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背后的战士 那些在灾后社会服务的“战斗队伍”
背后的战士 那些在灾后社会服务的“战斗队伍”
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思考系列篇之(十一)
2016年赴川学习报告(人物篇)
——背后的战士
正式加入深圳市灾害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已有半年的时间,一开始选择要加入这个队伍单纯是因为内心的一个小小的期望:在灾难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破坏时,我希望能参与到抗灾救助服务行列中去。但在此之前,我从未参与过真正的救灾服务,缺乏专业的救灾经验,也不知道我是否真的做好随时参与救灾服务的准备。所幸的是,市民政局、市社协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发展成长倍加关心,半年来,链接了各种与救灾服务相关的学习资源,为我们开展了大大小小十余场的培训和训练。2016年9月,更是为我们提供了赴四川——这个经历两轮重大地震灾害劫后重生的地方——学习参访的机会。在川五天的学习行程,呈现给我的除了是经历2008年汶川、2013年雅安两场特大地震之后的四川社会服务和社会组织遍地开花、蓬蓬勃勃发展的情景,受灾乡村重建美丽繁荣新村之外,还有那些陪伴灾害一路走来,默默奉献,或功绩卓越、或平平凡凡的人,他们就是帮助两场震灾的四川由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走向蓬勃繁荣的一些背后战士。
一、潜心研究、推动灾后社会服务发展的引路人。——记“灾院”的学者们。
“灾院”执行院长顾林生
9月26日,行程的第一天,我们来到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参加关于灾后重建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灾院”执行院长顾林生教授、韩自强教授、郭虹教授等几位名师专家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内容向我们分享介绍了四川地震灾害过程中的抗灾经历和经验;国内外在灾害预防和应急体系建设、志愿者资源建设和调动方面的做法。“灾害社工”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一个新领域——这是我从郭虹教授的口中听到的第一个关于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定义,非常受触动。从汶川、雅安地震发生以来,除了深入一线的救援服务,像郭教授、顾教授这样的众多社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还同时兼顾做理论研究。他们在服务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潜心思考,丰富学科体系建设,上下努力,多方推动,终于在政府和学界的支持下建设和丰富了灾害社会工作这一全新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支撑。“灾院”的建立和其专业教育实践的开展,向我们展示了这群学者专家在专业服务中的探索和创新成果,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在专业学术的发展道路上孜孜以求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在专业服务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二、默默奉献,一路陪伴,一路坚守的好伙伴。——记那些在灾后社会服务一线的工作者。
在此次学习过程中,碰到了很多为救灾及灾后重建服务的一线工作者,他们有的是社会组织的组织者、区域工作负责人,有的是一直默默行走在村巷、农场之间的社工和志愿者:
孙兴,曾经是深圳社工的一员,2008年,他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社工来到深圳,购置了各种家电等生活用品,正准备在深圳开启自己的事业。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他内心难以抑制对家乡受灾人民的挂念,积极响应参与上海、香港等高校专家组建的志愿服务队,回到家乡四川,投入到都江堰——汶川地震重创地参与灾后社会工作服务。越服务深入越离不开,因为受灾乡亲和家乡社会服务发展的需要,他不得不辞别深圳,在都江堰专职投入到灾后服务之中。伴随着灾后的重建和四川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他现在已经是四川社会工作服务行业的中流砥柱人物,并积极带队参与鲁甸等多地的灾后社会工作服务。
魏明涛,壹基金在雅安灾后重建援助工作的事务负责人,非雅安人,在雅安地震发生后几天内,随着壹基金的第一批援建工作组进入雅安。与灾难同行,伴着灾区人民一步一路,现在,距离雅安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三年多的时间,救援、援建服务人员轮班交替,而后进入的很多服务人员都一批批地撤走了。可是魏明涛不但没有准备撤离的想法,反而把家人接来,在雅安租房居住,扎根下来,一直承担着壹基金在雅安的援建对接事务。
周赛,河南人,成都益众社区发展中心的一名公益服务工作者。他原先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志愿者,在参与救灾服务过程中,接触到社会工作服务,在社会工作服务人员的培养和带领下,周赛渐渐成为了一名专职的公益服务工作者,在芦山县龙门乡这个地方从事着乡村灾后重建和乡村发展工作,主要是农村青年创业、农合组织培育支持,陪伴和支持了一大批乡村创业模范代表。
和周赛、魏明涛这些工作者相似的还有成都心家园仁加村和大同村社工站的主任以及他的社工妻子。他们都是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服务前线的战士。别问他们的决心有多大,单就从他们改变原来的发展计划转战四川,或者是远离家乡,来到四川扎根落地,就可以感受他们那份务实、坚守、奉献的决心。
三、乐观进取,不惧困难,自力自强的乡村发展带头人。——记庐山龙门乡的乡村旅游和合作社项目代表。
来到雅安地震的震中区——龙门乡,我们参访的是灾后重建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合作社项目。雅安420地震发生后,白伙村以及周边的几条村受到了最强烈的震创,居民房屋严重破损。灾后重建,在政府、公益组织和企业的帮助下,乡村统一规划建设。其中,康源企业在这里建设了龙门基地,以白伙新村、河心新村及周围一带为中心,发展农业科技和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为配合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以白伙新村为代表的附近村子都搞起了民宿、餐饮、休闲养生等旅游配套产业。白伙新村的骆主任和河心新村的骆叔就是其中的代表,参访时,骆主任和骆叔都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带我们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也是他们正在开放民宿的地方。骆叔是个教师,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比较快,为了更好地宣传拓展他们家经营的“滨江客栈”,骆叔很快就接受了益众社区发展中心的服务引导,积极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推广客栈的住宿预定业务。古城村益古家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长骆良庆骆大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难以忍受在城里打工的束缚和压力,借着成都益众社区发展中心在这里开展乡村发展支持计划,支持和培育农村青年创业、农合组织的服务引领,和妻子会到家乡办起了益古家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社长。现在他的个人收入和在城里打工时相比下降了,但是换来的收获是其他村民的共同提高收入和乡亲之间朝夕相处的浓浓亲情,所以他仍然感觉很值得,并表示会一直坚守下去。
作为一名灾害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队员,我们的任务和工作角色跟这些“战士”们不一样。但是,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服务在面对灾难时增添了更长远的希望。他们是灾后重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受灾地区活力复现的源源动力,他们在这趟赴川学习中让我钦佩、让我感动、让我对救灾和灾后重建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好专业的灾害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我们需要重视、关注、发掘、支持这些身边的“战斗队伍”。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 )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我们:
网址:www.swchina.org 注册网站会员,点击页面右侧“我要投稿”进行会员投稿。
投稿邮箱:edit@swchina.org
电话:010-65000594
传真:010-65016220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6/1104/276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