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灾害社会工作反思:服务因灾而生 在实践中发展

灾害社会工作反思:服务因灾而生 在实践中发展

 

 原题:赴川救灾社会工作服务培训交流心得暨学习考察报告

2016年9月26日至9月30日,我作为深圳市灾害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参加了由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为期五天的四川救灾社会工作培训交流与学习。

五天的行程中,我们分别在走访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温江区涌泉街道瑞泉馨城社区、都江堰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都江堰华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与都江堰社会工作协会进行座谈交流、走访雅安群团组织服务中心、走访了成都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雅安乡工培育项目及成都益多公益服务中心的居家护理员项目的发展情况;参观了成都高新区益众社区发展中心所开展的乡村旅游项目与农村生计发展项目、锦江区水井坊街道水井坊社区,并针对城市社区防灾减灾管理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学习,同时参观了街道道路上的防灾减灾标志。

经过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培训交流,感受颇多,但若要对这五天做一个总结,只有一句话:出发时伴随轻松的心情,一心寻找向往的知识;过程中行色匆匆,也生怕漏掉些许感悟;归来时行囊沉甸,反思收获与今后的责任。

五天的行程让我们对四川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期望能够借助这个机会对深圳的灾害社会工作进行更多的反思和提升。对于此次培训行程主要有如下三点体会:

(一) 服务因灾而生,在救灾实践中发展

在经历了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4·20”芦山地震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群众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社会秩序受到了极大冲击,而原有的物资捐助的单一救灾模式,并不能解决灾区所产生的的“情感”问题。为了使灾害心理支持服务、灾后恢复重建服务有效推行,更好的解决因灾而起的社会矛盾,促进灾区的社会稳定。四川的灾害社会工作就是在这时开始萌芽并初步发展的,而伴随着专业社工力量的介入,一些社会问题慢慢得到解决,这也使得政府部门开始更加重视灾害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1

图1:壹基金工作人员讲解壹基金在当地所开展的防灾减灾社区服务的演变情况

(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齐参与

在几次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后,四川省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也呈现出了一些鲜明的特点,例如政府主导整个救灾进程以及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包括组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召集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专家、学者进入灾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而专业服务机构作为重要的实施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力量,也越来越多的在政府主导之下,参与灾区的心理救援服务、灾后重建服务,同时也和更多的基金会以及慈善组织合作开展灾区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因此在参访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和政府以及基金会的关系密切,并合作开展服务项目的情况。

QQ截图20161028095417

图2:“政府搭台,社会组织唱戏”促进防灾减灾基层社区服务的合理、有序发展

(三)顶层设计、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在整个的参访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在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同的单位及组织所承担的角色,我们甚至在其中也能看到类似于“环形网络”的概念:

各级政府作为指挥者的角色,也是这个网络的顶层设计者,承担对于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规划、实施、协调、监管、评估的角色;

各地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作为实施者的角色,对于政府部门所提供的不同的灾害服务项目进行实施与落地,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收集需求、提供服务、向上反馈服务情况、接受利益相关方的评估和监管;

3

图3:雅安群团组织服务中心展示作为枢纽型组织所开展的资源与项目对接工作

而政府资金、企业捐助、基金会资源在这一环形服务网络中,承担“加权者”的角色,通过资源的合理投放,促进外界的捐赠资源合理有序的进入灾区,并投放给社会服务机构,让社会服务机构有更多的方式可以去开展服务,因此外界资源的介入,很多程度上让灾区的困难群众和组织,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达致改变。

4

图4:依托于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社区基础信息得到使用和共享的最大化

在这环形网络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资源,灾管学院在这个环形网络中承担着为政府角色提供技术支持、为不同的社工组织提供培训指导,同时也能够对现时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进行很重要的研究,并分享国内外重要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知识与技巧,这个学术研究资源是现在很多城市在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所不具备的。

 

五天的行程当中,我们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对四川灾害社会工作服务进行参观和学习,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四川的发展情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思考,四川的灾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对于深圳,尤其是深圳市灾害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借鉴意义”以及指导作用有哪些,期间我认为有几个很重要的问题有待回应:

(一) 界定深圳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参与角色

在目前的四川灾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中,灾害社工服务广泛存在于社区服务当中,有一些社会服务机构在社区开展灾害类专业服务,而有一些社区,则是契合在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的日常服务当中,因此服务有广泛的基层基础,灾害的服务主题也可以很好的结合到日常社区服务当中。而深圳市灾害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作为一支专业社工力量参与的志愿者组织,如何与遍布深圳的社区服务中心联动及合作;与政府的基层救灾及民政部门相回应;在其中组织、协调、引导、监测等环节需承担的角色如何界定,还需要后续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5

图5:瑞泉馨城社区副书记讲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的社区服务构建与实施

(二) 界定属于我们的“服务对象”

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所针对的服务对象应包括有需要的社区民众、有需求的社区组织,甚至于政府基层部门,都有可能成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服务对象。深圳有700多个社区工作站,其中存在有近680多家社区服务中心,在目前的情况来看,救灾服务大多还是由政府部门统筹、基层民政部门实施,社区服务中心还尚未把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项单项服务来开展,因此深圳市灾害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能否在此项服务的发展中承担角色,为中心提供能够对外灾害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能力建设和技术指导工作。

(三) 如何规划深圳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环形网络”

四川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让我们看到,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服务组织、资源提供方、学术资源等不同的角色,有了很好的互动和协同,以至于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很快的介入“服务”状态。这其中的互动模式以及职责分工,也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和梳理。深圳的现时情况是我们已经有了有力的政府部门,大量的社会服务组织、丰富的政府资源、积极的基金会资源等角色,而从微观层面,我们需要做好不同的社会服务组织在介入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时候,更好的分工协作和权责划分。从宏观层面,为了深圳的灾害社会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规划属于我们的“环形服务网络”,对相关的角色进行梳理,以促进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四) 所有规划、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落地实施

我们在参观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瑞泉馨城社区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社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也能够感受到社区行政服务与社会服务的有效契合;在锦江区水井坊街道水井坊社区,我们能够看到在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中,不同部门、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参与;而在都江堰市,上善社工、华巡社工所开展的社区服务,也在社区内得到了居民的好评;而雅安的“乡工培育项目”、农村生计发展项目,在芦山县开展的乡村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项目,在天全县开展的“乡村旅游”项目等,都很好的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和居民的生活习惯,都有很浓厚的落地基层的影子。因此在深圳的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我们也需要找到我们自己的载体和基层,让服务更加接地气。

6

图6:参观在地服务项目“芦山县乡村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项目”

五天的行程,让我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感受到了许多,但时光总是短暂,说说笑笑过后,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任重道远,唯有个人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促进组织的进步。

7

图7:繁忙的参观学习之余,小伙伴们依旧热情满满的参加防灾减灾主题沙龙

最后再次感谢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参加这么好的交流和学习。也感谢在此过程中,一同前行带给我欢乐的志愿队伙伴们。

(作者单位:深圳市志远社会工作服务社)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6/1028/275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