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三方联动改造前马厂胡同环境卫生

三方联动改造前马厂胡同环境卫生

背景介绍

旧鼓楼社区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社区属于老旧平房胡同小区,辖区东起旧鼓楼大街,西至甘露胡同和新开胡同口以东,南至鼓楼西大街,北至前马厂胡同和豆腐池胡同口以南。形成南北短、东西长的倒梯形状。社区管辖面积为0.238平方公里。户籍居民2287户,人口总数5714人。平房院落289个,8条胡同,两条大街,社区拥有居民小组20个,居民代表40人,楼门院长176人,社区内的团体组织有绿色种植小组,环境卫生志愿者组织,治安巡逻志愿者协会等。

旧鼓楼社区有历史悠久的胡同文化和新时代的“奥运人家”。在历史悠久的旧鼓楼大街附近,有很多具有老北京风情的胡同,像前马厂胡同、大小黑虎胡同、铸钟胡同、清秀巷、东西轿杆、西魏胡同,每一个胡同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

在旧鼓楼社区的胡同中前马厂是最主要的一条胡同,前马厂胡同由东向西几乎贯穿整个辖区,胡同内有1个楼房平房混合院,55个老旧平房院,院内常住居民有种花种菜的喜好,院外摆满各种花盆和自制的花池子,流动人口众多,流动性大,每次流动人口迁移都会遗留大量的生活废物,楼房混合院内空间狭小自行车杂物到处乱放。前马厂胡同为车辆可通行的胡同,因为胡同较宽所以大家纷纷安装地锁方便自己停车,造成胡同变窄对开行驶车辆经常堵塞。

以上的种种情况造成本来整齐的前马厂胡同变得越来越脏乱,为了提高辖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整治胡同内的环境卫生,旧鼓楼社区决定以社区,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三方联动,一起将前马厂胡同的面貌焕然一新。

案例分析

前马厂胡同中的居民有想要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以下是各项需求的分析

前马厂1号楼院内自行车随意摆放与院内环境过乱,空间狭小,开放型的院落存在安全隐患,和平房居民居住条件较差有关,社区需要各方调节,找到合理的摆放空间。曾强安全系数。

胡同里平房院堆积大量无主的生活废物,主要是许多老住户在装修时把大量废弃的家具堆放的院子里,外来暂住人口流动性大,租期满后经常遗留许多生活废物,因为自己无法带走就直接扔到胡同里,这里面有自行车,简易家具,儿童玩具等等。常住居民希望胡同可以还胡同本来的面貌!

前马厂胡同中有许多住户喜欢在院里栽种各种植物,但是居民们随意性较强,经常用捡来的各种水池子充当花盆,各式各样的花盆占据胡同,既不美观也显得杂乱无章。居民希望社区可以帮助统一绿化美化环境。

前马厂胡同因为居住的居民较多,胡同也算宽阔,所以附近许多居民都将汽车停在前马厂胡同内,胡同的地方有限,居民为了抢占车位,分分安装地锁,和各种充当地锁的废弃车辆家居,搞得整个胡同停车混乱不堪,前马厂胡同的居民希望胡同内的停车位得到合理的整治,不希望其他地方的车辆占用胡同的资源。

服务计划

根据旧鼓楼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社区,社区工作者,社区组织三方联动在改善前马厂胡同的环境建设方面一起努力,在改造前马厂胡同的同时挖掘胡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把人本、人文、人和的理念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推动和谐文明社区的建立和发展。

首先,关于前马厂1号楼的停车难和安全问题,社区要协调楼房和平房的居民,准备出合理的地方建立可以存放车辆的车棚子,关于前马厂开放的两个院门,准备为其安装铁质的院门,既方便出行,又杜绝了安全隐患!

其次,对于胡同内摆放的废弃无主垃圾,社区工作者需要多方面联系物主,现居住的居民的大件废弃家具,联系其妥善处理,不要在占用公共资源,已经搬走的暂住人口尽量联系其将遗弃的自行车带走,实在无法联系的无主物根据其废旧程度,由环卫部门清理。关于胡同内居民自家的各种花盆,社区会根据居民院落的布局,合理建设统一的绿地,除了达到美化胡同的目的,还可以为居民建设统一的花池子提高居民种植的兴趣。

最后,对于前马厂胡同内乱停车,经常堵塞的问题,需要社区与相关部门协调,一起治理整个胡同的出行问题,以达到长期有效缓解前马厂出行的问题。

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调查访谈需求评估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社区工作者通过社区巡查、小型座谈会、入户访谈、需求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居委会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对前马厂胡同的基本情况、胡同周边的资源情况,居住群体及生活现状等方面了解,从而对居民的需求进行评估。通过对居民的需求调查,进行分析主要包括4个方面:建立人本、人文、人和的宜居社区;前马厂胡同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改造前马厂胡同的出行难问题;居民之间共同维护胡同的环境卫生。

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3月)

(一)建立宜居社区

前马厂胡同1号楼的停车难和安全隐患问题,由社区同居民协商,将1号楼后面废弃的停车棚清理出来,改造为新的停车处,并且安装栅栏门,为需要在停车处停放自行车的居民发放门钥匙,对于1号楼两个门年久失修社区联系制作院门的单位,为1号楼的居民院从新更换两个院门,便于居民出行方便,保障安全

前马厂胡同一共有平房院落55个,这些院落中的居民有许多都是老住户,大家几十年居住在一起,互相之间都非常了解,居民之间已经基本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邻里氛围,社区工作者本着人本、人文、人和的精神协调居民之间的资源,居民们主动帮助社区工作者清理了胡同和院落中的无主物。

其中前马厂17号是一个单位产权院落,院内有一间非常大的老房子,居民现在就居住这件大房子中,这间老房子采光较差,居民们因为居住条件较差,把许多废弃的大件家具堆放在门口,导致出行的通道越来越窄,而且老房子为砖木木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们协调,除了居民自己愿意妥善处理的垃圾,剩余不要的废弃物都由社区联系环卫清理干净!

前马厂19号院本身有一个很宽阔的门楼,但是居民长期将不要的废物堆积在门楼中,导致垃圾越堆越高直接与院内的电箱相接处,居民出来进去都能看到隐患,可是堆放物不是一个居民的,所以大家都不好管,这次社区,和社区工作者与居住户协调将不要的堆放物处理干净,需要留下的都妥善放在固定的地方,以避免隐患的出现。

前马厂许多院落门前的空地都随意摆放自行车,电动车和三轮车,有些非机动车是居民的,有些是暂住人口的,有些根本就无人认领,还长期所在墙角,久而久之成为了一个垃圾卫生死角!社区经过前期调查贴出了整理自行车的通知,有主的自行车在看到通知后都自行认领了,在通知有效期过后,社区工作者协同环卫工作人员清理了长期无人认领的自行车,三轮车,并在居民长期摆放自行车的地方安装了自行车存放栏。在清理的过程中,无主认领的自行车先行存放到旧鼓楼社区居委会,如果有主人出现可以直接到社区居委会认领,认领的同时社区工作者会劝导车主将自行车摆放到固定的存车栏,其中堆放杂乱的三轮车中有一辆卖煎饼的三轮车长期无人使用,在社区工作者将煎饼车放到居委会后,车主立即出现了,煎饼车的车主是一名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刚来北京的时候没有固定工作,就靠摆摊卖煎饼赚钱,后来找到工作没有时间摊煎饼了,就将煎饼车锁在胡同内,长期占用公共资源,在社区贴出相应治理通知后也不闻不问,直到煎饼车被清理走才出面向居委会索要。社区工作者经过多方劝导,煎饼车主答应不再将煎饼车乱停乱放,并且车主刚刚失业,以后打算继续以摊煎饼为生,居委会就将煎饼车还给了车主,并且监督其将煎饼车摆放到固定的存车栏。前马厂胡同的自行车摆放混乱的问题通过这次集中治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有了固定的存车栏居民,摆放自行车再也不会随意停放了!

(二)胡同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

前马厂胡同早在元朝的城市规划时就已经出现,所以现在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这些院落都是独门独院的私人住房,一直保留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文化传统。

前马厂2*号的Z老师家的四合院就非常具有代表性,Z老师本身就是历史学教授退休,爱人也是高级研究员,所以两位老人都非常重视四合院的文化内涵,身处Z老师家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四合院浓浓的历史厚重感,通过Z老师的讲解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才对许多之前不在意的建筑细节有了深刻的了解,包括Z老师家的摆设都十分有学问,随便一对摆件都有一个文化故事。所以社区联合有摄影爱好的居民到Z老师家中听取Z老师为大家讲解四合院建筑文化历史知识,并且请Z老师在假期为更加年轻的学生讲解胡同历史文化知识,通过这种居民亲历的文化讲解,使身边的年轻居民对胡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前马厂4*号的J老师家J老爷子已经是90几岁的高龄老人了,经历过民国到解放,讲起古老的胡同文化还是侃侃而谈,前马厂还有许多院落的居民都可以为大家讲解胡同文化,社区将继续开发这方面的文化资源,将胡同文化传承下去。

(三)改造前马厂胡同出行难

社区工作者前期做了大量的调查问卷,充分了解了前马厂胡同居民停车的位置、数量等问题,通过座谈和入户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前马厂的居民都希望拥有合理的停车位,如果居民都自觉的停车大家都不想自己安装各式各样的地锁,社区居委会在得到居民的反馈并且经过论证和调查后,决定联系城管部门拆除地锁,并且按照居民的意愿将前马厂胡同改造为由西向东的单行线,在得到居民的认可后,将这一方案报送交通队备案,在通过审核,公示后最终通过交通管理部门的认可,并且安装了相应的标识与监控探头。

准备拆除前马厂地锁的之前社区居委会张贴了限期自行拆除的通知,到了指定时间后,社区工作人员协同城管大队一起将前马厂胡同的地锁进行拆除,一些类似于地锁的装置和破旧自行车也劝解居民自行拆除。

经过这一系列的出行改造,前马厂胡同的停车难问题得到改善,胡同变更为单行线也大大降低了拥堵的可能性。

(四)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通过前期的社区巡查和入户走访,社区居委会将一批喜爱绿色种植和有群众威信度的居民组织起来成立了绿色种植组和环境卫生志愿组,社区组织同社区一同携手将居民喜欢种植的兴趣发扬光大,在居民集中种植的地方由种植小组同社区工作者一起与居民协商,将各色占用胡同资源的花盆统一免费置换为相同的木质花池子,并且由社区牵头从绿色种植公益组织请来了种植人员,为胡同的花池子种上了穿心莲和大叶薄荷等绿色植物,并且采取包种植的方法为喜欢种植的居民院安置一样的木质花池子,居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种植蔬菜花卉。比较以前居民“各自为战”的种植方式,现在统一绿化更加美观干净卫生。

胡同中的环境卫生志愿者因为是从居民中选出的,所以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一旦出现破坏环境的情况出现,志愿者会第一时间加以制止,如果制止无效会立刻向社区居委会反映,社区工作者就会马上出现加以干预。这种志愿者联动的方式比以前更加有效,以前社区工作者在胡同中发现一批垃圾的时候往往找不到人,现在有志愿者第一时间发现,大大加快了整治的效率。

案例评估及结案

在近五个月的时间里,通过社区、社区工作者和社区组织的共同努力,前马厂胡同综合治理已经初具成效。前马厂胡同的硬件设施及软件水平都有所提高,社区居委会的服务能力也变的更强。

一、社区建设方面

经过这次改造,前马厂1号楼的居民有了自己的停车棚,因为停车棚有了大门,自行车停放也更加安全。1号楼安装院门后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清理院内无主垃圾使得居民生活环境有所改善,降低了火灾等隐患,安装统一的自行车架,使得胡同看上去更加整洁。

二、提升胡同文化内涵

通过胡同中有文化知识的居民为大家讲解胡同文化历史知识,使得现在年轻的居民对自己居住的胡同更加有认同感,居住在胡同的同时也有了一份保护自己居住环境的历史责任感,在提升自己文化知识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文化保护的传承人。

三、解决出行难

前马厂胡同变更为单行线后,大大方便了居民们,提升了居民的出行时间,以前为了抢停车位而发生的邻里不和没有了,在胡同中对开行驶发生堵塞的情况没有了,这种在胡同中探索停车和行车的模式还将继续完善下去,以便适应越来越多的机动车问题。

四、胡同环境卫生

经过这次前马厂的改造,成立了绿色种植和环境志愿者的组织,整个胡同的面貌焕然一新,整齐划一的花池子,格式各样的鲜花绿植,装点了整个胡同,为胡同绿化添上了浓绿的一笔。在环境志愿者的监督下,绿色种植组的美化下,前马厂胡同换发了新的活力。

专业反思

一、三方联动

在服务实施的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三方联动的工作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提升了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三方联动的模式下,服务居民,联系居民已经成为有效的工作方式

二、专业理论

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用自己的专业理念和方法改变社区的现状,并且通过调研的方式发现居民的需求,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在服务中通专业部门协调以更加合理合法的方式为居民进行服务,让居民在服务中体会到社区自治的优越性。

三、改造后的遗憾

这次前马厂的改造过程也会留下一些遗憾,例如社区考虑到居民喜欢种植蔬菜,所以为大家准备了各种菜籽和穿心莲,但是有些上年纪的居民喜欢养花,是这次绿化疏忽了的地方,虽然后期开始补种一些观赏花卉,毕竟是开始的时候考虑不够全面。

这次前马厂大改造虽然时间跨度较长,还是给社会工作者留下了许多可以继续完善的方面,通过这次服务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才更加方便社区以后继续开展工作,将优秀的工作经验运用到其他的胡同改造中,最终使旧鼓楼社区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大社区。

【评语】

本案例体现了社区、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三方联动在前马厂大改造中发挥的有效作用。案例分析了前马厂胡同楼院环境较乱,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人口流动性较大等问题,并以叙述了居民希望拥有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这一根本需求。

本案例服务计划的制定立足居民的需求,通过组织三社联动改善了前马厂胡同的环境建设,同时挖掘胡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了社区邻里之间的交流互动。结案部分,本案例从社区建设、胡同文化挖掘、社区出行、卫生环境等几个方面对社区工作效果进行了有效叙述。

建议,理论指导实践,可适当丰富前马厂胡同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为案例提供理论支撑。此外,对三社联动如何操作、如何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进一步叙述。

本文为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度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二等奖获奖作品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旧鼓楼社区 步甲佳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6/1027/275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