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与社区公益项目化运作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与社区公益项目化运作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与社区公益项目化运作路径探索

——以“‘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实现微愿望”为例

颜琼瑶  

(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16级MSW,广州,51017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梳理“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发现微愿望公益项目的运作实施情况,运用整合模式,对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及项目运作的多方位多层次性视角进行探索、剖析和研究。采取各种措施对失独家庭成员进行深入了解,认真分析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各种需求,并根据其特有的需求进行有效针对性的帮扶。通过项目的开展缓解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而项目运作过程中力所能及的服务诉求,引导失独家庭形成良好的自助和互助的氛围,搭建起多元文化的互助平台,带动新加入项目的失独家庭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为暖心家庭带来独有的嘘寒问暖和人文关怀。携手同行,帮助暖心家庭更阳光地拥抱生活中的苦难与美好,力图在实施社区社会工作及项目化运作的过程中,为特定服务对象失独家庭建立个别化服务目标体系,进而解决失独家庭具体问题,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不断改进社区治理方式,促进失独群体共融及和谐成长。

【关键词】社会工作;失独家庭;公益项目运作

Exploration of Social Work and Operation of Public Welfare Projects:

A Case Study of the Heart Warming Action With Help of Social Workers for the Lost Only Child Family to Achieve Micro Aspiration

Yan Qiongyao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16 MSW

Abst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combing the project operation of heart-warming action of social workers achieving lost only child family micro aspiration, applies the thought model of integration and the project multi level perspective to guide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so that we can get,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social power of the lost only child family, on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on the various measures to deeply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ervice demand. Carefully analysis their living situation and needs,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fic requirement, make our social workers’best to satisfy their reasonable demands through the project operation process to alleviate a variety of problems. Building up multicultural cooperation platform to guide the lost only child families alone to form a good atmosphere of self-help and mutual aid, driven by new project they alone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team, Being unique and humanistic care, hand by hand, heart warming to help more family embrace the suffering and beauty of life positively. Trying to proc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work and project operation, to construct an individualized service target system for specific lost only child family alone and then solve their specific issues,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guide the lost only child family independence groups communion and harmonious growth.     

Key word: social work; lost only childfamily; operation of public welfare projects

一、政策背景及相关研究

1973 年中国全面推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1980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2],提出:“为争取本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 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社会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在以往长至36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型已经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3]。数据显示这个过程中至少少生4 亿多人,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制实施控制了中国的人口总量,提升了人口质量,同时有效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3]。伴随只生一胎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群体。姚远指出,8%-9%的独生子女会在55岁以前因患病或非正常原因而死亡[4]。在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上,人口学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易富贤指出,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不久之后的中国,预测会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4]。

张友琴另辟蹊径地探索基于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提出把支持与被支持视为一个持续的互动过程,以整合社会支持资源、建立弱势群体自身的社会网为目标,协助解决支持传递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跟进各种措施,推动弱势群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是以社区为基地,培育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公益团体,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等是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5]。

在张友琴学者看来,社会支持工作模式的设计从整合支持资源开始,通过支持与被支持双方的平等互动,使弱势群体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因此这是一种网络互动式的社会支持工作模式[5]。比如失独家庭还应该被建设成帮扶其他失独家庭或者新近失独家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由于独特生活经历所引致的同伴帮扶作用及效果在很多时候是社工不可替代的[6]。最后,社会支持工作模式还要求一个平台来支撑社工构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的可持续性,这个平台可以是社区或是社会组织。在这个平台里,社工可以较稳定和较长时间提升服务对象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可以加速政府、社会及民间多元力量对帮助服务对象职能的进一步分化,同时有利于推动服务对象所处社区成员养成自助互助的精神[5]。

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须以合适的场域为基础,并且要以项目运作管理为策略[5],进而研究需求与寻求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知识支持。

 

二、项目运作路径策略探索

“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实现微愿望的项目中,专业社工服务介入失独家庭服务项目运作管理的路径方法与策略选择如下:

(一)探索政府部门资金支撑,以社工机构为平台实施立项支持工作模式

Salamon(赛拉蒙) [6]提出任何非盈利组织在结构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例如运营管理特殊化、资源供给不足、管理业余性以及家长式运作等等,而这些不足在政府组织层面则恰好是其优势[6]。因此,政府组织基于自身特征和非盈利组织存在的互补性,从服务成本的角度考虑,建立起与非盈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并让渡出一部分项目的具体管理和运作。克莱默和纪德伦等学者则基于组织筹集服务资金以及相关授权层面,以组织提供的实际服务为出发点,认为政府组织和非盈利性组织之间存在的具体的模式有4 种,分别是:政府支配模式,非盈利性组织支配模式,共同支配的双重模式和合作模式[7]。

“社会工作”之下的“项目管理”,指的是相关社会组织机构的具体管理人员通过全方位综合考虑,规划社会组织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开展全局性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策略谋查,立足于项目化管理相关的技巧和思路,引入对应的工具,例如WBS 等,对社会工作相关活动以及服务中可通过项目化开展运作管理的一系列服务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和全方位评估[8]。

“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实现微愿望的项目采纳的是政府与非盈利组织共同支配的合作模式,以民政局福利彩票公益资金为输入支撑点引入60%的资金支持,项目主办方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等部门担任服务资源的提供者及项目实施的监督者角色,新跨越社工机构担任项目实施平台角色,同时向社会力量如企业或爱心人士等募捐40%资金,任命拥有资深社会工作实践实务经验的社工师担任项目运作管理人员,统筹整合项目人力、场地、物资、服务对象、社会力量支持、爱心资源链接等多方多元多维度的资源。

社工师作为社区服务项目的管理者,在特定社区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理论及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项目的设计和申请、项目执行、项目结束和评估等环节[8],促进项目的循序渐进健康良好运作和发展。社工在为失独家庭提供关于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资源整合、物质援助、家庭关系调适、自我和互助发展等多元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项目运作社工团队对于失独家庭的需求反应敏感,服务的方式以及方法都较为灵活专业,提供社会支持的服务具有匹配服务需求的人性化,服务对象感觉社工的服务相对于政府行政服务来说更舒服、温馨,更容易接受[9]。

项目管理被称为一种具备较强适应性且十分灵活的社会工作组织开展服务的有效管理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模式,既可推进社工组织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失独群体的各种需求,又可拓展社工组织资源来源渠道,从而推进社工组织本身的良好运行与发展[10]。

(二)需求决定服务,建立项目目标体系

失独家庭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不同的需求因时间维度的变化而变化。社工秉承着专业价值观,对失独群体入户调研探访, 建立平等互动的专业关系,评估失独家庭的具体情况与不同需求,进而为保护弱势失独家庭与尊重需求提供依据。

在入户探访中,社工得到了不同失独家庭具体的实际需求,社工需要将不同失独家庭的具体问题放在不同区域社会与文化情境中去评估他们的需求、资源与社会环境,建构外在力量与失独家庭内在力量互动、平等乃至动态循环的社会支持工作模式。

以下是社工在对96户新加入项目的失独家庭进行问卷调研所获得的关于失独家庭基本信息、情绪及情感反应、等方面的一手真实数据统计:

1

如上表2-1,参与项目的失独家庭里女性占60.7%;年龄60-69岁期间的失独家庭占比最高,为46.4%;居住情况方面,与配偶同住的占71.4%,独居的占21.4%;文化程度方面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比最高,为48.2%;婚姻状况里离异的占17.9%;工作情况方面,退休的占比最高,为73.2%;收入状况里,收入少却稳定的占比最高,为44.6%;收入满足生活需要方面,基本满足的占比最高为51.8%;存养老金方面,有46.4%是没有存钱的;享受政府失独金津贴中有21.5%没有享受;夫妻支持照顾方面,有60.7%显示是全力支持;身边如父母照顾方面有71.4%是没有得到照顾。

2

如上表2-2中,失独家庭在情绪和情感反应频度统计方面,做事必须确保正确方面,有大多数时间检查的占比最高,为33.9%;无缘故害怕的,有一些时间和不害怕占比都最高,均为30.4%;经常自责的、感到比不上别人的小部分时间占比最高,分别为35.7%、32.1%; 感到不自在、感到心神不定的基本没有占比最高,分别为30.4%、35.7%; 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50%没有如此想法,而3.6%所有时间都有这样的想法,是失独时间较短,还沉溺于失独悲伤中难以自拔的需要紧急介入的人群;感到孤独、对事物不感兴趣的小部分时间占比最高,分别为35.7%、33.9%。

 

3

如上表2-3中,失独家庭对自身身体状况测量评分统计情况,视力、听力、感到累程度、对未来乐观程度中等程度的占比最高,分别为32.1%、25%、21.4%;睡眠情况较差、身体较为疼痛程度、弯腰屈膝困难、参与能量消耗较大的活动,3分占比较高,分别为21.4%、21.4%、16.1%、19.6%;担心未来没有经济收入的特别担心的占比最高,10分,为23.2%;特别担心年老无人照顾的比例最高,10分,为71.4%;特别担心未来没有监护人就医困难的比例最高,10分,为69.6%;特别担心未来没有担保人很难入养老院的比例最高,10分,为62.5%;

4

如上表2-4失独家庭社会支持获取程度统计表中,得到夫妻全力支持的占比最高,为60.7%;没有得到父母支持的占比最高为71.4%;与邻居互动父母,互不关心的占比最高,为54.7%;倾诉烦恼的方式中只对1-2个亲密人倾诉占比最高,为49.1%;遇到烦恼求助方式很少请求别人帮助的占比最高,为45.3%;群团活动偶尔参加的占比最高,为62.3%;过去遇急难获助来源最大占比的是配偶,为52.8%;遇急难获得经济支持的来源为亲戚占比最高,为45.3%,而28.3%的失独家庭表示遇急难时无法获取经济支持来源。

综上所述,失独家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经济援助、养老服务、精神慰藉、身体健康、家庭关系等方面,但不同的失独家庭面临的困难层次的主次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社工须与服务对象一起坐下来共同评估他们面临的困境,这样才能在采取专业行动的时候做到更贴近服务需求,有的放矢。在这一过程中,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的良好专业关系是整个助人活动实施的灵魂或基石[9]。良好的关系可以增强社工的影响力及服务效果,也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安全有利的服务条件,使失独家庭有机会更好地省视自己,分析问题的原因,与社工一道学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说,社工与失独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本身的过程对失独者的情绪和心理均具有一定康复或修复作用。

“暖心行动”项目在服务过程中,定位于广州市户籍的失独家庭,该群体属于城市失独家庭,其困境与需求整体上偏重于情感支持及社区融入[9]。问卷调查了解服务需求的过程中,社工总结了失独家庭有以下的生活状况:在遭受失独事件重创之后,几乎所有的城市失独家庭均出现不同程度地精神状态不良反应,甚至发现有6位阿姨是长期服用抗抑郁症的药物来帮助自己正常地生活作息。一些失独家庭家庭关系出现紧张乃至破裂;一些失独家庭长期自我封闭,一直沉溺在追思早逝孩子的漫漫苦痛之中;一些失独家庭选择逃离社区,不愿去接触自己的亲戚及社区的熟悉人群,卖掉原住的家园,另外找一个僻静的新社区落脚迁移,不愿与新邻居陌生人提起关于孩子的事情;一些失独家庭只能在网络里跟同类人群聊天,倾诉彼此苦楚和衷肠;还有的失独家庭常到寺庙聚会,为早逝的孩子立牌位,定期访视诉说思悼之情,聆听僧人的祷告与慰藉。同时,社工也欣慰地发现,有些失独时间较长的家庭自身经过时间的淡忘已经较好地调整了不良情绪,开始了较为平稳和有规律的正常生活,他们已然放下曾经的悲痛与苦难,释放自我能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乐意投身参与社区的一些公益事务,一些失独家庭父母还向社工表达了愿意参加义工去帮助其他失独家庭走出困境的想法。在赞赏和鼓励他们的积极心态的同时,社工根据项目的运作思路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整体服务方案,在社区失独群体的同类融入和志愿服务中帮助取得较好的服务成效。

(三)品质重于形式,提升项目运行服务

很多失独家庭服务对象在经历了失子之殇的苦痛后,已经逐渐建构了自己的无能感与无力感,之前所有的生命优秀品质尽遭忽略和屏蔽[9]。

在“暖心行动” 的项目实施中,社工努力引导失独家庭意识到,失独的过程具有伤害性,但同时亦是生命过程的挑战与机遇,失独群体在其中所迸发出来的责任感、担当意识、抗逆力、关怀与照顾、社会支持等优势都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9],社工从一个关注服务对象的能力、品质、知识、希望与经验的视角,充分挖掘失独家庭的优势与资源, 建立服务对象自我发展与互助能力。

失独家庭失独的过程也是家庭功能与社会功能受损的过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的重新构建是失独家庭重建的核心步骤,亦是建设失独家庭互助能力的有效途径。“暖心行动”项目实施之后,不同失独家庭原本零散、简短、个别化、多元维度的诉求被社工合理地规制起来,成为一种可以向正式支持机构合理寻求帮助的专业行动。失独家庭可以在这个社会支持模式中感受到温暖与同类群体之间的真情,同时可以利用自己的时间与经历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四)以评估促服务:注重服务对象满意度

项目评估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评估主要由民政局与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来主办,新跨越社工机构按照评估流程的要求来进行积极参与,并通过梳理和整合项目运作过程的相关文档资料进行系统地汇报项目运作的实务情况以及财务情况,以便项目主办方对项目实行监督和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评估的目的是了解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目标以及投入和产出的情况;评估指标包括服务质量、满意度、资金使用、社区居民参与率、可持续性等指标。评估方法包括访谈、调查问卷等。

以失独家庭服务对象对项目运作的满意度为例,可从以下表的数据来得以了解。如下表2-5中,失独家庭对家访及电访非常满意占比为92.7%;对赠送小家电非常满意占比为92.6%;对短途旅游非常满意占比为96.2%;对集体聚会非常满意占比为98.1%;对活动场地安排非常满意占比为95.1%;对活动时间非常满意占比为90.6%;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占比为98.7%;对服务专业性非常满意占比为97.8%;在今后服务类别期望中,集体外出活动占比最高,为32.3%,其次是物质与经济帮助,为29.4%,且值得可喜的是,有9.4%的失独家庭更是希望能通过做志愿者来帮助更多的失独家庭获得愉悦感。这一满意度统计表为后续项目运作的方向调整以及服务类别的选择和资金配置比例调整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从而更好地贴近失独家庭的真正需求所在,体现“需求即服务所在”的服务理念。

QQ截图20160923100930

(五)为失独家庭群体诉求发声,倡导社区关爱共融

项目积极参与社工同行主题论坛分享,向项目主办方民政局、市社联等部门定期汇报和反馈项目进度及成效,倡导政府部门给予失独家庭群体更多关注以及资源配置,进而为政府部门、社会各阶层民众更多地接纳失独家庭,传递人文关怀精神,促进社区共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失独家庭服务逐步形成常规性政府购买服务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三、项目运作经验小结

(一)项目运营背景

2014年6月,广州市第一届公益创投拉开序幕,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跨越”)的社工们总结以往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中服务的失独家庭的经验,开始了为失独家庭群体发声,策划和构思服务方案:通过为荔湾区50户失独家庭实现一系列小愿望为切入点,达到为失独家庭开展情感慰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社会关系的目标,项目取名“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实现微心愿”(简称“暖心行动”)。“暖心行动”用小愿望做为介入失独家庭的资源链接点,搭建起了与失独家庭接触、深入沟通、交往、服务的桥梁,倾听失独家庭的心声,为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寻找支持……

2014年新跨越社工开展的尝试性失独家庭服务“暖心行动”项目获得初步的成效,引起了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的关注,并成功承接了2014年12月由广州市民政局政府购买服务的荔湾区失独家庭服务专项,进而为“暖心行动”项目运作的深化服务获得了坚实的客观有力条件。

2015年6月,第二届公益创投“暖心行动”项目再接再厉,又为未参与过第一届公益创投的非荔湾区新的92户失独家庭实现了微小心愿;而每个失独家庭实现若干个小愿望的服务过程,使获得小愿望的失独家庭与社工和志愿者有了多次接触机会。慢慢地,QQ服务号、微信服务号也开始有了失独家庭的参与,甚至有些失独家庭还会主动和社工聊起心中隐藏的痛,失独的经历。

2016年6月,第三届公益创投“暖心行动”项目继续为非荔湾区的新加入项目即2015年未参与项目的失独家庭,进一步调研其服务需求,并为其实现贴切需求的微愿望。而在运作的过程中,第三届“暖心行动”更注重通过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通过原有的服务对象带动新加入的服务对象,深入开展响应失独家庭群体精神慰藉和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服务需求系列服务。

“暖心行动” 在与失独服务对象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专属微信暖心互助群,并有了近百名热心粉丝;在这里,失独家庭都互称“暖心家庭”,开始了他们自己的“饮茶吃饭”、“观光旅游”、“陪同就医”等私伙局,社工开展的相关服务活动预告都会通过微信群与暖心家庭进行及时互动沟通收集报名意向及暖心家庭对活动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并作出相应的人性化调整。

(二)项目实施概述

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实现微愿望第三届公益创投项目[11],把在2014年、2015年公益创投服务和荔湾区失独专项中获得的经验及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法,为广州市荔湾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如越秀区、海珠区等)的161户失独家庭提供与其需求匹配的社工服务,其中新挖掘失独家庭服务对象98户,为其提供相关的购置小家电微愿望计划、快乐出游及相关文娱社交活动等微愿望服务,同时维系以往两届63户失独家庭服务对象,以“四个计划+一个聚会”的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通过志愿者DIY制作节日贺卡宣传倡导服务计划、“快乐邮差”上门探访义工培育计划、居家养老“送平安”GPS定位手机及配套社工落地服务或居家环境安全设施配套改造服务计划、快乐出游及文娱活动计划、月度寿星生日会+义工嘉奖会,为失独家庭开展“暖心行动”服务,一方面通过社工主动关怀失独家庭,以社工+义工的关怀抚慰失独家庭心灵的创伤,促进失独家庭走出家门,重建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协助其搭建起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另一方面通过链接社会公益慈善资源帮助失独家庭,特别是困难的失独家庭,通过为帮助他们实现 “微愿望”,在为失独家庭注入关爱和希望的同时,力尽所能为失独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尽一份力。

“暖心行动”的服务还在持续的推进中,我们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失独家庭,尤其是经济困难、孤立无援的失独家庭,期望更多的失独家庭能够获得关注、理解与尊重,失独家庭对外界筑起的这道厚而且寒的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融化。

(三)项目目标完成情况

第一,针对新挖掘的98户失独家庭服务对象中,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家庭,实施帮其实现购置小家电如微波炉、电磁炉、助行器等生活常用品,并通过“快乐邮差”上门探访义工培育计划链接和培育志愿者团队,通过上门探访服务对象为其送上相关公益创投项目资金资助物资,为失独家庭提供人文主动关怀和情绪抚慰,宽慰其在失去孩子后长期孤独、伤心而产生的心理抑郁情绪,为其实现微愿望,此服务受到失独家庭普遍的欢迎和喜爱,且失独家庭相互之间的小圈子交往服务对象也会由旧带新,滚雪球式的抽样发展,一起加入到项目的服务对象队伍中来。

第二,为失去独生子女后,封闭了社交圈的失独家庭群体,提供快乐游园会及互助家庭聚会、集体唱K、生日会、一日游等文娱活动服务,服务493人次,满足失独家庭之间互动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需要,帮助其了解政府对失独家庭在生活、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照顾政策,充实其日常生活,帮助其走出失去孩子的心理阴影。

第三,为已经成功走出“失独阴影”并加入志愿者团队的失独家庭,通过志愿者DIY制作节日贺卡宣传倡导服务计划、“快乐邮差”上门探访义工培育计划、月度寿星生日会+义工嘉奖会等社工落地服务,维系失独家庭的人际交往社交圈,邀请失独家庭志愿者们在月度聚会中分享心得,增强失独家庭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被尊重和认同中,以优势视角充分发挥失独家庭的潜能和优势,满足其某方面为他人或组织所肯定的需求。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项目运作财务管理方面安排有专职财务人员进行做账和报销流程的管理,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报表,内容完整,数字真实,准确;同时按照公益创投项目核算的要求,单独分项目设置二级科目及成本费用类别明细核算,有按照规定核算的,数据真实正确;财政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公益创投项目规定的范围列支,无超标准开支,总体资金使用进度同项目进度一致,自筹资金来源按照《立项书》和《申报书》要求时间和进度到位。

第三届公益创投“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实现微愿望项目立项时间是2016年4月底,项目执行期是从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项目申报资金总额为416,660元,资金来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财政资金250,000元,占总资金额60%,自筹资金166,660元,占总资金额40%。截止2016年9月20日,已收到财政拨款100,000元,收到马鞍山俊才公司捐赠款100,000元,并通过腾讯乐捐平台募捐64453.96元。截止项目中期评估项目7月31日财务核算中,支出总额为148,458.46元,预算完成率为36%,其中政府资金开支95,225.11元,预算完成率为38%;自筹款开支53,233.35元,预算完成率为32%。资金使用方面,严格按照《第三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项目实施规范指引》及《项目申报书》要求使用资金。各类费用开支有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名。财务审批流程规范,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及项目的资金预算使用范围严格审核费用报销单据,会计人员,财务主管,出纳等人员签名完整,资金的使用符合预算表的开支内容。资金使用进度达到中期评估的要求。

(五)项目运作成效亮点

项目运作过程中主要通过整合大学生专业志愿者资源、社会企业爱心志愿者、暖心失独志愿者等人力资源,帮助失独家庭实现购置小家电、集体文娱活动、参加志愿者聚会活动等微心愿,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失独困难家庭面临的困境,并通过提供集体参与性活动,有效促进失独家庭走出家门,与外界建立沟通与联系,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孤寂消极的精神状态,而社工和志愿者持续的关怀,更是让失独家庭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对生活意义正向的感知。项目运作成效主要可总结为如下方面:

1.成功培育了多元力量组成的项目服务志愿者队伍

项目运作过程中,社工成功培育了由专业社工、大学生、社区爱心志愿者、失独家庭等多元力量组成的项目服务志愿者队伍,截止9月20日,项目志愿者队伍共吸纳了46人参与,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如期正常运作和服务深度发展。

2.在失独家庭群体中提供社交互助渠道,营造良好口碑

项目通过集体娱乐活动、实现微愿望的渠道为失独家庭提供了社交互助渠道,并在以往第一届、第二届服务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口实相传,第三届项目运作的过程中,以原有服务对象的带动,滚雪球式的发展,招募了新的失独家庭服务对象加入到项目服务受益对象队伍中,并在持续性的服务开展中,赢得了服务对象一致的好评称赞和对未来服务的寄以更多的期许和冀望。

3.依托“暖心互助群”微信群沟通平台促进项目运作

项目组建了独有的“暖心互助群”微信群沟通平台,加强失独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目前也有98位暖心失独家庭加入群中,以旧带新,将项目服务辐射到更多失独家庭身上。

4.厚积薄发,为失独家庭发声

项目社工结合开展服务的需要积极参加机构内外部培训以及内部督导服务,内外兼修,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准,积极参与同行论坛交流会,为失独家庭群体发声,倡导社会更多关注和正向能量注入失独群体。

“暖心行动”于8月28日成功获得在中山大学主办的“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妇联工作改革与实践研讨会”上展示项目运作经验海报的机会,与同行收入交流项目运作成效,促进共同成长。

(六)存在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实施计划

1、困难与问题

第一,项目社工在对广州市非荔湾区失独家庭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与各区各街道沟通了解失独家庭情况时会受到一些人为信息传递的阻碍,在招募项目新的服务对象方面,项目需进一步加强与各区各街道计生办、居委工作人员的互动和联动,进一步为失独家庭提供多方位、多空间、多维度的便利服务。

第二,项目社工在与各区各家综长者领域社工进行联动招募服务对象的过程中,收效甚微,目前共与83个家综开展了QQ、邮件、等沟通渠道,收到的申请微愿望的新加入项目的失独家庭的人数共8人,此部分仍需加大力度,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下一步实施计划

第一,继续开展服务完成出游计划、GPS定位手机智慧养老申请服务、为陆续加入项目的新服务对象实现微愿望服务。

第二,加强与各区各街道居委、计生办等工作人员的沟通和联系,联动多方资源,为失独家庭搭建更为便利的资源互助平台。

第三,进一步加强失独家庭相互之间的沟通与感情联络,加深互助人文关怀精神的传递和氛围的营造。

四、结论

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年6月,2013年底,入选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 2014年12月获评荔湾区首批4A级社会组织。自2014年以来,新跨越机构社工将失独家庭服务作为重点服务人群,至今已服务广州市失独家庭600余户,新跨越“暖心行动”作为一种责任与使命,将一致延续下去,与失独家庭携手共进,并力图引起广州市民政局的关注,争取凭着扎根社区、脚踏实地的服务精神承接面向广州市失独家庭的专项服务。

社工陪伴着失独家庭,引导其探索“暖心互助社”组建模式,鼓励失独家庭互相帮助、互助互爱,而服务对象也感叹:“不管是社工机构还是再多的各种志愿者团队,都不可能分分钟全天候在暖心家庭出现问题时就即刻出现并解决问题,只有暖心家庭相互依靠相互帮助才是最实际的,小到头疼脑热时有人斟茶倒水,大到寿终正寝时有人擦身换衣。”虽然这样的想法显得有些迫于无奈,但从中也看到了失独家庭为获得情感慰藉和社会生活支持上的所做出的努力,相信失独家庭自身拥有的智慧与能力,能迸发出异样的精彩,社工与暖心家庭共成长,在政府资金支持、社会力量的爱心灌溉下,共创和谐家园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注释:

[1]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J] .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7 (3) .

[2]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0.9.25

[3] 齐鲁.低出生 低死亡 低增长——我国步入低生育率国家行列[ J] .《新青年》,1999(12)

[4] 陈义平. 我国人口形势与政策选择.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11.12

[5]张友琴. 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 [ J] . 厦门大学学报, 2002 (3) .

[6]SalamonL.M.andAnheier H.K.,Defming the Nonprofit Sector:Across-national analysis,Manchester and New YorkiManchesterUniversity Press, 1997,(3);

姚远 . 对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问题的深层思考 [ J] . 人口研究, 2004 (1) .

[7] 吴琪.社会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J] .东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44-45

[8] 杨林 .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化研究 [D]. 河南 :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2,P8-9

[9]黄耀明.失独家庭重建的社会支持工作模式研究[ J] .北京社会科学,2014(7).

[10]杨荣 . 专业服务与项目管理 : 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索——以北京市 G 社区为例 . 探索·社会建设 ,2014(4)

[11]新跨越微信平台. 失独家庭的微愿望,社工帮其实现,2016(6)

作者简介:颜琼瑶,女,1988-,中山大学2016级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中级社工师,担任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第三届公益创投项目“暖心行动”社工助力失独家庭实现微愿望项目负责人,负责整合相关人力、经费、物资、服务对象等资源独立运营和管理项目;曾任职广州市越秀区GPS智慧信息助老服务中心的中心主任,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白鹤洞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家庭服务部服务部长,广州市俊才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商务经理等;2014年荣获广州市荔湾区优秀社工称号;独立设计社工服务项目申报及运作经验丰富,曾独立策划社会服务项目成功申报5个项目累计485000元经费资助;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于《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发表2篇社工专业实践文章,于“社工中国网”平台的发表6篇社工专业实践文章,积极参与社工圈专业交流论坛分享工作心得,与同行社工共勉,立志将一己之力贡献于广东社工行业的发展历程。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我们:

网址:www.swchina.org 注册网站会员,点击页面右侧“我要投稿”进行会员投稿。

投稿邮箱:edit@swchina.org

电话:010-65000594

传真:010-65016220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6/1010/274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