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冯山:基于实务基础上的社会工作理论创新

冯山:基于实务基础上的社会工作理论创新

与很多现代学科一样,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也是一个舶来品,以至于至今国内有关社会工作的研究、教学、实务,大多都是在借鉴学习西方的知识和经验。但是,由于国情民情社情的巨大差异,西方社会工作经验在本土化过程中频频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大力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已经成为业界和学界包括政府和社会的共识。本文即致力于以建构主义的视角,尝试从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梳理出社会工作的理论逻辑结构,从而为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创新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范畴和可能路径。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其一般过程可以如此描述:服务对象出现某些问题和需求,这些问题和需求经过社会议程设置上升为一种社会决策,然后由社会服务机构介入并提供具体的服务产品,从而解决该问题或满足其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其核心要素不外乎四个: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机构、服务产品。如果以此四大元素为互相垂直的维度画一个坐标轴,那么就会出现四个象限(如图1,四个象限分别以A、B、C、D标示),在此分别将其命名为:社会服务研究范畴、社会议程设置范畴、社会工作行政范畴、社会工作实务范畴。这四个范畴,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即包括了社会工作的全部过程及内涵,也包含了社会工作理论诞生及创新的可能和路径。 

图1 社会工作理论的四大范畴

1.社会服务研究范畴(A区)

从“服务对象”到“服务需求”,这是社会服务研究的范畴。界定清楚谁是服务对象,这是第一步。厘清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界定其需求,这是第二步。正因如此,社会服务研究的基本议题都是相对比较具体的,比如:服务对象是谁?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何原因导致的?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和需求?这些问题是个例还是普遍的?如何对其进行评估?采用什么策略?如何寻找切入点?……这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可以衍生出许多值得也是必须深究的议题。

但从过去的情况看,社会工作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有术无学”的尴尬境况,其指导理论或者是来源于社会学,或者是借鉴于心理学,始终难有自己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前者过于关注宏观层面,后者过于凸显个人主义,这与既重视个人因素又关注所处环境的社会工作服务显然不尽吻合。而这不正是社会服务研究理论的创新源泉吗?

需要特说明的是,在社会服务研究的过程中,是可以借鉴现有学科知识、理论成果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研判的,包括理论假设、介入视角、服务手法与工具等。而且,这种跨界的研究越广泛,有关社会服务的研究成果就会越深入,而后期进行服务介入的途径就会越多元。

2.社会议程设置范畴(B区)

从“服务需求”到“服务机构”的介入,这是社会议程设置的范畴。议程设置原本是一个新闻传播学概念,即新闻媒介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本文嫁接了这个概念,如何将社会上的普遍问题和共性需求反映出来形成社会关切,促使其被纳入公共政策的讨论,并上升为社会议题乃至政府议题,以谋求问题的解决或需求的满足,这其实就是一个议程设置的过程。

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精英政治体制,社会议程的设置往往以政府议程为主导,因此一个公共问题能否提到政府机构的议程之上是该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但是,自本届政府执政以来,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社会组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社会力量得到了集中有效的释放。在此背景下,更多的社会议程通过社会组织的渠道,有效地进入到政府议程之中,并被得到重视和落实。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需要发挥三个角色:社会问题的发现者、社会议程设置的参与者、社会政策的建议者。

3.社会工作行政范畴(C区)

从“服务机构”到“服务产品”的诞生,这是社会工作行政的范畴。社会工作行政,简言之,就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如何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筹资、公关、督导等诸多因素,具体而言比如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社工职业发展路径狭窄、督导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服务的指标化与行政化、社工服务的多头管理、服务机构资金来源单一、公信力不高、公益产权归属与处置等等。

这些内容归纳起来,无非有两类: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运营与服务管理。而这,无疑是有关社会工作行政理论创新的优先课题。

4.社会工作实务范畴(D区)

从“服务产品”到“服务对象”的接受,这是社会工作实务的范畴。如前文所述,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术”的学科,是一种有科学方法和社会目标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截至目前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以社会工作实务为主力,绝大多数的精力投放和研究成果都集中在这一范畴。中国学者文军教授,曾较为全面的介绍了21个当前国际上主要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几乎全部属于社会工作实务范畴。

而中国本土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港澳台地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但其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也较为有限,且多集中在微观层面,多是对既有理论的修正或细化,完全的创新亦十分有限。较之于港台地区,起步晚、发展不均衡、业界与学界割裂较深的内地在这方面就更是乏善可陈了。但是,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环节,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安身立命之本,是看家本领,围绕其进行再多的研究与创新都不为过且都是不够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些结论:在社会服务研究范畴,已知的经验大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切入的,我们不排斥这一现象,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建构一个基于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导向与服务研究体系;在社会议程设置范畴,本土的社会工作更是鲜有涉及,多是被动的响应于政府的号召和社会的呼吁;在社会工作行政范畴,由于政府大包大揽的兜底传统,使得部分社会服务机构成为“二政府”或政府的“伙计”,在“一刀切”的背景下几乎是千篇一律,乏善可陈;在社会工作实务范畴,指标化和行政化影响严重,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但这些问题恰恰是每一个矢志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有志之士的用武之地!

那么,在以上逻辑框架之下,如何在实务基础上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创新?理论研究虽然抽象,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着力点,不妨从以下几条路径进行思考:

其一,优化完善。通过一系列的发问就可以掌握其要领,比如既有的理论在本土实践中运用的成效如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或不适?在何种情况下出现这种不适?是否可以规避或优化?如何改良?每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这个理论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

其二,推陈出新。既有理论明显不符本土实际需求,可在原基础上进行逆向思考,以求新知。比如近些年流行的“资产为本”的概念,即是在打破了过往“问题导向”“需求为本”的服务惯性逻辑而衍生出来的。

其三,自主创新。此处主要是指加强对本土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炼和归纳整理,形成理论素材,进而有所创新。比如在台湾地区盛行的“社区营造”概念,中国本土学者王思斌教授提出的“嵌入”“叠错”等社会工作发展概念等。

其四,重视经验萃取与分析归纳。对于广大大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而言,掌握着个案、小组、活动、项目等很多第一手的实务资料,如果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必能有所斩获。

其五,要有大数据意识。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乃至整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数据库和分析应用。通过对实务资料的研究梳理,可以产出诸如服务手册、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等溢出成果。

总之,基于实务的社会工作理论创新,一定要“从实务中来,到实务中去”,切忌闭门造车。不妨先从梳理经验教训开始,然后尝试从中提炼出一些基础概念,再逐步求证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实践理论的雏形。当然也有一些天才社工,基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系统思考,先创设一些理论假设,然后再通过实践予以证明,这一种是相当了不起的。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6/0722/268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