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普陀打造沪上首所“社区工作者大学”
普陀打造沪上首所“社区工作者大学”
两年前刚踏入社工生涯的“90后”小伙蒋昕,对这个岗位留下这样的印象:“刚开始时,我并不抱有好感,感觉社工是低薪、等退休的状态。”
从当初抱着试试看、随时准备走人的态度尝试,到最后接纳这份工作,并实现自己价值,蒋昕从一名青涩的新人社工成为小区居民口中亲切的“小蒋”,这除了得益于小区这个天然的大课堂,更得益于真如社工职业化发展规划。
记者最新获悉,普陀区真如镇街道正积极与上海大学协商合作,将创办上海第一所“社区工作者大学”,推动社区工作者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年轻血液加入
在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的真光新村第四小区,记者第一次遇到蒋昕。这个个子高高、皮肤黝黑的年轻小伙,正拎着大药壶给小区的苍蝇笼子加药水除“四害”。24岁的蒋昕,是真光四居委会的卫生主任。
蒋昕毕业于法学中专,后又考取华东政法大学的本科。怀揣着法律理想的蒋昕做过游戏网站编辑,卖过机票,发过小广告,为私企做电话推销,最后公司倒闭。一连串走上社会的尝试失败后,蒋昕在两年前开始社工生涯。他说:“刚开始,我对社工这份工作并不抱好感,但自从当上卫生主任以来,才发现社区的工作没那么简单。”
“昨天我又被居民揍了。”两户居民因为清理楼道发生冲突,夹在中间落实清理工作的蒋昕遭了殃。“你这个小鬼,凭什么来管我家的事儿。”这种冷言冷语也常让刚上任的蒋昕灰心丧气。街道开展的一次次社工讲堂和团建活动,为蒋昕打开社工道路的大门。
“我还记得团建那天,老师给我们每人四张纸,让我们列举小区工作中的困难。在场所有社工都畅所欲言,在沟通中释放彼此的压力,也在专业导师帮助下寻找到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蒋昕第一次意识到,社区工作不是一份杂活儿,更是一份专业程度很高的职业。
“除四害,你要学习卫生知识;应急防火,你要学习消防知识;与人打交道,你需要懂得心理学知识;年终做财务报表,你要学习财经知识;小区里举行各种活动,还要有策划和组织的能力……”
真如镇街道面对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发展规划包含一本“社工手册”、一个“电子走访日志”、一份“青年导航计划”、一个“登高培训计划”,以及联合上海高校设立的一所“社工大学”。去年居委会换届,越来越多新鲜血液加入,目前真如街道共有94名40岁以下的青年社工。
“社区是一个让年轻人成长的地方,这里没钱少资源,年轻人必须要学会借资源,协调不同人群,策划和组织活动。”真如镇街道办事处主任孟庆源说,“社工职业化发展规划为初到社区的年轻人‘把脉’并发掘潜能,哪怕他以后离开社区,都是带着能力的提升和对社区的感情离开,将来还可以反哺社区。”
鼓励社工参加职业培训
两年前,蒋昕到真如镇街道办面试时,龚顺美是面试官。当时还在街道社管办任职的龚顺美,从去年3月起担任真光七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从过去管理社工到直接面对居民,居委会的一线工作让这个“80后”重新理解了社区工作者的意义。
真光新村第七小区是建于1995年的老公房小区,居民多是动迁户。21年下来,小区里人口压力大,违章搭建严重,火灾常发,久灾成疾,被称为“小久灾沟”。一旦发生火灾,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刚到这个小区时,压力真的非常大。”龚顺美说。
今年5月6日11时许,龚顺美正在走访居民,突然看见隔壁楼的三楼窗户有浓烟冒出。凭着在社工消防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她马上让居民拨打119报警,然后召集居委会7人来到楼前,协助消防员拉好警戒线,并疏导周边居民。“我把居委会成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调出整幢楼的居民信息,挨家挨户确认楼上每户居民是否在家;另外一组负责安抚围观群众,跟大家解释起火原因。”
“这个居民本身有收集修理旧电器的爱好,家里旧电器堆积如山,多次给他做工作都不听。当天他把刚修好的电扇插电吹风,就去逛超市了,没想到一出门就出事了。”龚顺美有条不紊地在现场指挥工作,“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把握好,就可能引发政府和居民的矛盾。”
“普通社区工作者对消防等领域专业知识一无所知,遇到紧急情况就会慌张。”龚顺美说,“其实害怕往往是因为无知。”社区的专业培训计划鼓励每一位社会工作者通过上培训班,考取全国性职业资格证。龚顺美的消防安全资格证就是通过由消防官兵授课的专业课程取得的。
街道高校合作办“大学”
三年前,真如镇街道开启对社工的培训计划,提供阶段性、贴近日常工作的实践型培训。“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建立一所专门的大学,给社区工作者提供专业课程和系统的业务培训,建立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标准,真正把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孟庆源说。
“街道与大学联手打造一所‘社区工作者大学’,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说。这个“大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授予学位的大学,而是高校将教学资源投入到社区,对在岗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专业授课,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
国外有专门的社会工作者专业学科,大多数社工都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学历。目前中国的“社工”,更多是指在居委会上班、管理居民小区的社区工作者。
“学历不高,没接受过专业培训,一线工作做得不少,但还比较粗放,这是目前社区工作者的普遍现状。”顾骏说,“社区工作者大学就是弥补目前人员的专业化缺失,在已有社区工作者群体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打造社区治理的精细化。”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的教授将为一线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课程,鼓励更多社工通过专业培训后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证书。顾骏也表示,大学的师资力量局限在大学围墙内是一种浪费,上海大学第一次打破校园围墙走上社会,接触到活生生的案例,这也让高校从中得益。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6/0711/268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