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专业导师助力社工推动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

专业导师助力社工推动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

当不谙世事的青少年犯了错,当天真烂漫的孩子遭遇家庭变故,社工能够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燃希望。可是如果社工是个经验并不那么丰富的年轻人,谁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在团北京市海淀区委,一支专业的导师队伍站在社工背后,和他们一起带需要帮助的孩子尽快回到正轨。

案例一:小凯,二年级,父母离异,和父亲生活。后父亲因诈骗入狱,小凯来到母亲身边。因为和母亲不亲,又常被奶奶灌输“你爸进监狱都是因为你妈”,小凯不肯听母亲的话,亲子关系十分糟糕。奶奶还常对他说:“你爸欠的钱将来都得你还。”导致小凯小小年纪竟然“不想活了”。

接到这个个案,海淀区彩虹之家的社工郭茗轩有点“懵懵哒”。“一个孩子给我了,我该怎么办?”虽然自学考取了社工师资格证,但郭茗轩处理个案没什么经验。于是,她向“导师”发起求助。

案例二:五年级的小娜严重厌学,焦急的母亲求助于彩虹之家的社工。当时,梁栋正在彩虹之家实习,他和社工共同参与了小娜的个案。

经过了解,梁栋发现,小娜就读的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而小娜家庭条件不错、学习成绩很好。母亲常对她说:“不要和穷人家的孩子玩。”老师常对她说:“别和学习差的同学在一起。”导致小娜“不知道能跟谁交朋友”。

社工们把小娜带进团体活动,鼓励她和小朋友们分享、交流,成为朋友。慢慢地,这个原本就很活泼的小姑娘重新露出笑容。

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梁栋敏感地意识到,小娜的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体现了本地社区居民和外来人员之间的矛盾。“海淀团区委和高校建立联系,就是为了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探讨青少年发生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个案表面上。”梁栋说。

什么?社工还有“导师”?

有这样一群“导师”,作为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在海淀区彩虹之家和社区青年汇等机构的社工们身后,就有一支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导师团”,指导社工开展工作。

谁来给社工当导师?

海淀区学校众多,教育、科研资源丰富,这是他们的“先天优势”。海淀团区委请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马凤芝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童小军教授等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大拿”,以及资深教师、心理咨询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组成“导师团”,从不同领域为社工们提供支持。

导师告诉郭茗轩,要解决小凯的问题,仅凭她的一己之力远远不够,必须借助专业力量。于是,郭茗轩联系了心理辅导老师,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终于修复了小凯和母亲的亲子关系,小凯也活泼开朗了很多,变化十分明显。

他们为什么愿意来当“导师”?

海淀团区委书记尹鹤灵介绍,除了课题研究的经费和讲课费,老师们担任社工“导师”没有工资。可他们仍愿意做这份额外工作。

一方面专业导师在各个学校都开设了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平时,导师与自己的硕士生、社工一起参与到彩虹之家的管理中,一起管理个案,做课题,写报告。对大学生来说,提供了这样一个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的渠道,让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对社工来说,也能够得到专业理论上的提高。

另一方面这些常年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对彩虹之家所在地清河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因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经开展过著名的“清河实验”,这对今天的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仍具较高的解剖研究价值。受“清河实验”的影响,社会学系的老师们都有着这样的情怀,愿意参加到彩虹之家的个案管理当中。

导师做些什么?

社工小刘遇到一位在社区美发店打工的年轻人,她提出要求,希望小刘帮忙开展技能培训,“想让更多的客人能到店里来”。

然而,听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童小军老师的讲座,小刘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作为社工的职责。

独生子女“脾气大”,特别容易打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彩虹之家社工任建雄和同事们一起走进校园,开展小组活动,北大社会学系的学生作为实习生也参与其中。每次活动后,实习生会把活动记录带回学校,给马凤芝教授“交作业”。

起初,由于“不专业”,活动记录写的特别简单,无法体现小组活动的目的、意义、专业方法。经过“马导师”的指导,任建雄的活动记录写得越来越好。

导师们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和一对一指导相结合,帮助社工开展工作。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个案管理,只不过社工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成为了个案帮扶对象。

“导师”们还会主持学术沙龙,开展课题研究,多角度提高海淀区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专业化水平。

除此之外,导师们还把自己的“正牌弟子”带进彩虹之家,让这些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社工专业学生和年轻的社工一起工作,共同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社工专业教师梁栋,在做王思斌教授的研究生时,就曾经在彩虹之家“潜伏”。

“导师制”效果如何?听听大家怎么说

郭茗轩:从前不敢接的复杂个案,现在毫不犹豫的接了。遇到困难和困惑,都可以向导师寻求帮助,做个案心里有底。

任建雄:以前总是搞不清楚需求,现在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青少年参加活动前后效果特别明显。

梁栋:我们实习生和社工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经常一起讨论和分析问题,一起实践。在理论方面我们可能对他们有帮助,但他们的耐心、爱心、巧思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可以说在生命的成长方面,我们的帮助是相互的。

尹鹤灵:有了这支导师队伍,不仅对于社工管理个案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够有效推动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

目前,团海淀区委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合作,研究制定了一套个案帮扶档案,每年帮扶对象有40~60个,还与超越社工事务所、睿博社工事务所、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6/0523/264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