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行业要闻 [浦东时报]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与国际融合
[浦东时报]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与国际融合
第十届浦东社工节于日前开幕,国内外学者和社区实践专家以“本土与国际:浦东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并与来自浦东各社会组织和机构的社工、社区居民、高校社会工作系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经验,总结浦东本土的实践和思考。
浦东社工“十年磨一剑”
十年来,浦东以人才为先,用专业化引领本土化与国际化,为社工人才创业发展、参政议政、实现自我价值等提供平台和机会,努力营造社工人才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响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浦东社工协会会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东辉表示,自2006年以来,浦东每年都举办社工节,以当下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为主题,不断向社会公众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和理念。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工机构发展、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社会工作督导服务、社区治理等主题,清晰记录着浦东社工工作的发展历程。
浦东是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务的发源地,是当仁不让的“全国社工第一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浦东就率先在全国开始了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探索和实践。2011年,浦东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试点示范区,2014年又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2015年,浦东围绕市委1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成果。经过“探索起步、职业化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浦东为上海社会工作本土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国际经验本土转化
本届社工节以“本土与国际”为主题,主办方邀请海内外社工领域专家共同分享和商讨,共同探寻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反映上海市情、切合浦东实际的社会工作路径。
顾东辉在演讲中介绍了本土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本土导向、本土特性。他认为,社工工作是从西方引入的一种工作方式,国内老百姓可能比较陌生,如何让社区里的老太太也能明白社会工作究竟是做什么的,这就需要本土化的实践和探索。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张曙则认为,政府、社会组织、高校等都引入了西方社工工作研究方法,但理论还需与中国实际相匹配,因此,西方理论需要在国内多个社区中进行“实践循证”,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国际经验的作用。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Shirlry教授认为,社会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共享原则,由于政治文化信仰的差异,社会工作的方法在实践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全球社会工作的未来趋势必将是共同探索、着眼本土。
经过讨论,第十届浦东社工节达成共识:社会工作是以本土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打通国际通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沟通屏障,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接下来,浦东将在人才队伍、工作方法、工作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融合。
责任编辑:郭华峰
文章来源:http://news.swchina.org/industrynews/2016/0518/263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