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自律 访清华博士后褚蓥 公益从业者首推职业精神
访清华博士后褚蓥 公益从业者首推职业精神
关于公益行业,坊间一直认为做公益就是献爱心,因此将公益从业者与捐赠人、志愿者等同。由此也就引出了一系列以讹传讹的误会,包括:“做公益就不能喝咖啡”,“做公益就不能有体面的收入”,乃至于“做公益就不能提管理费”,等等。凡此种种,都是误将捐赠者或志愿者的公益精神等同于公益从业者的职业精神的表现。
另一方面,公益组织自身也经常不能分清公益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区别,乃至于通常以爱心天使自居。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社会公众顺理成章地将公益从业者等同于志愿者,将公益从业者的职业精神混同于公益精神。
上述两种情况其实都有违于现代公益所倡导之现代慈善家精神,因为现代慈善家精神的最突出的内核就是职业精神。所谓职业精神,无非两项内容:
第一,公益从业者从业的最基本原因是在公益方面学有所长,希望在公益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一点所倡导的是公益从业者应该首先是公益方面的专家,即在公益行业的某一个细分领域中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该领域的专业工作。仅以笔者所研究的募捐领域为例,募捐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需求传播学、心理学、品牌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诸多专业知识背景。因此,其绝非一般人士所能从事,从业者必须经过很多年的专业系统的学习,并在专业的导师的带领下,手把手地指导和实践。
第二,以公益为谋生的手段,通过从事公益行业领取专业人士所应获得的体面的薪资待遇,过一个体面的专业人士所应该拥有的生活。这一点所倡导的是公益从业者应是以公益为自身职业的。既然是一项职业,自然应该领取报酬,而且该报酬的数量应该与职业者的专业水平和劳动付出相匹配,否则就属于不合理。如上所述,公益从业者是公益方面的专家,其所领取的收入数量自然也应该是一个专家所应获得的。鉴于公益行业的特殊性质,该收入不可能非常高,但也应十分体面。
以上是公益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公益行业大力倡导公益精神,而丝毫不提及职业精神,因此搞得公益行业的从业者们的收入水平普遍过低,特别是在大城市工作的一线从业者们,收入水平明显要比其他行业从业者差了一大截。
这种情况会导致很多恶性后果,至少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公益行业无法吸引一流人才,导致公益行业越做越小,越做越低端;第二,公益行业从业者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他们普遍认为在公益行业工作没有什么意思,有本事的人才纷纷跳槽到其他行业;第三,公益行业剩下的人员由于职业能力欠缺,只能以低水平维持机构运营,比如在筹款方面,只能主打“眼泪攻势”,导致全社会对公益行业出现审美疲劳,由此进一步压缩公益行业的生存空间。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以为,公益行业急需调整自己的思路,摒弃既有的公益精神,把它还给捐赠者和志愿者,而大力倡导职业精神。如此,公益行业或将迎来整体改观。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control/2013/1213/25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