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创新 企业社工新服务—员工子女课后托管探索之路

企业社工新服务—员工子女课后托管探索之路

社工中国网消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来深建设者选择了举家迁徙的方式进入深圳,流动儿童的数量也是大幅增加。深圳市龙岗区中南社工服务社(以下简称“机构”)通过对龙岗区近50家企业的已婚员工进行走访调研时发现,由于企业员工下班时间与学校放学时间的不一致,学龄初期(3——6岁)的员工子女四点半放学后无人照管,这成为了不少企业员工不得不将子女留在老家接受教育,甚至离职回老家照管子女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稳定性。

2014年8月,中南社工进驻龙岗坪地街道美高塑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在企业内开发“安馨家园”——企业员工子女课后托管项目,并得到龙岗区民政局2014年度社会组织优秀项目的资金支持。该项目免费为员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食宿照顾、才艺培养、能力提升、亲子互动、城市融入等服务,为他们搭建安全、快乐、健康的成长平台,减轻企业员工对子女课后无人照顾的顾虑和压力,使员工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更好地服务企业。社工通过链接龙岗区总工会、南方都市报、曼哈顿艺术学校等公益资源,针对企业员工子女和企业员工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

本项目在企业建立的托管中心有32名儿童,年龄在3到7岁之间,均为外地户籍,其分别就读于坪东儿童园、和谐儿童园、四方埔儿童园、育才儿童园、坪地二小等五所学校。托管中心目前有教室、玩具房、睡房等三个场地用于开展服务。 

一、服务模式

企业搭台、社工唱戏。以企业或工业园区为平台,利用企业空闲的活动室等空间建立托管中心,解决项目场地。本项目主要的直接服务对象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企业上班的员工子女(年龄是3——7岁的健康儿童,7岁以上的儿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并且可以在企业所在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接受“四点半课堂”服务)。社工与托管儿童所在学校对接,儿童放学后直接由校车送到企业托管中心,社工负责安排员工子女课后生活,直到企业员工下班后将他们的子女从托管中心接走,实现了员工子女安全照顾从家庭到学校间的无缝对接,保证了学龄初期流动儿童的安全问题。

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项目的服务时间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16:30——21:00,周六、周天08:00——18:00。社工每天在接到儿童之后,先进行点名,将请假的儿童进行登记,备注请假原因,将未请假且没来托管中心的儿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具体原因。儿童在离托时,社工与家长也是当面交接。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生病不能入托的儿童,家长应提前向托管中心社工请假。如带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告诉社工,以便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待儿童病愈之后通过医生开出的证明单方可入托。

项目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社工与企业、家长达成一致,由家长为入托儿童购买少儿疗保险,同时企业为儿童购买人生意外保险。并规定了儿童的活动场地,由公司保安负责照看,禁止儿童爬上楼梯、进入生产区域和独自出入厂门。

经历近一年半的服务探索,机构在学龄初期企业员工子女课后托管服务方面初步建立了以“基础功能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城市融入服务”为一体的社工托管服务模式,形成了以企业或工业园区为平台,社工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二、服务内容

(一)基础功能服务

企业员工子女(3——6岁)课后无人照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距离远等缘故,无法融入企业所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四点半课堂”,因此,社工将四点半课堂“移植”到企业,进行社工服务深覆盖。基础功能服务主要包括课业辅导、食宿照顾。通过链接义工资源,辅导托管儿童的课后作业、对比较薄弱的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企业员工子女更好的理解和吸收课堂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并与企业对接,通过企业食堂解决员工子女托管期间的食宿问题,为其提供全方面照顾。

(义工对托管儿童进行课业辅导)

(二)能力提升服务

托管儿童跟随父母来到深圳上学,但是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与子女疏于互动,加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提升托管儿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项目通过开展创意手工坊、益智游戏、才艺教室、儿童讲堂、亲子乐园等服务,训练儿童动手能力,丰富儿童课后生活、培养儿童才艺,促进亲子沟通,同时增进与他人的关系,打造托管中心儿童服务品牌。

(社工为企业员工子女开展亲子读书会)

(社工开展彩沙手工坊)

(三)城市融入服务

所谓城市融入是指流动儿童通过改变对生活地域的自我认同,在角色、身份、生活模式、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面对城市中的结构性制度规定逐步接受和适应。企业员工子女到深圳就读,对城市文化、生活习惯、角色转变、语言等方面都存在融入上的障碍,因此项目开设社会探索、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儿童对深圳的探索和了解,提升儿童志愿服务意识,增强儿童综合素质。

(社工链接公益资源,为企业员工家庭开展影像活动)

(四)企业员工服务

项目以托管服务为主,辐射员工服务。1、社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定期在中秋、妇女节、端午等重大节日为企业员工开展康乐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提升企业人文关怀文化;2、宿舍走访,及时了解员工需求,将员工需求向企业领导进行反映,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并敏锐发现异常员工,同时对其进行主动帮助,对有心理需求的员工开展心理访谈;3、为企业员工建立社团,发展和发挥员工兴趣特长,增强员工自我价值感。

(社工为企业如员工开展中秋节活动)

三、阶段性成果

2015年,项目推动企业建立托儿所1个,入托32名学龄前儿童,开展专业活动40场,个案服务31个,常规服务5600余人次,累计服务6400人次。项目运作期间,安全事故发生为0起,项目在最大限度的确保儿童课后安全同时,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托管儿童的家长)稳定性为85%,项目在增强企业员工稳定性和归属感的同时,也实现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目标。

四、服务反思

(一)了解学龄前期儿童的发展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生命八阶段理论中提出学龄前期儿童的主要危机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因此社工要在日常照顾中时刻要注意其言行举止,并给予托管儿童的偏差行为正强化,鼓励日常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其中“荣誉榜”对于托管儿童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社工通过考评托管儿童的学习、纪律、吃饭、卫生以及日常表现等一系列情况,建立托管儿童档案,并定期给予小红花的奖励。

(二)整合资源。托管服务需要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与效果,仅凭社工个人能力是很难满足项目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社工在开展托管服务中整合了龙岗区总工会、视觉公益映像计划、南方都市报以及曼哈顿艺术学校等众多公益资源,为托管服务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三)建立支持系统。基础功能服务需要社工有极强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照顾儿童的食宿和课业,还要注意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出勤,因此需要建立以“社工+家庭+企业+学校”为一体的支持系统。

五、未来的展望

“安馨家园”——企业员工子女课后托管项目以社工主导,立足企业,免费为学龄前期的员工子女提供课后托管服务,满足员工的刚性需求,保障学龄初期流动儿童的课后安全。在项目推广方面有以下三方面展望:

(一)机构积极申报政府公益项目,为服务筹集资金。目前,该项目参加了龙岗区坂田街道首届社会建设特色项目评选并荣获“四星级”优秀项目,这也是本项目在服务推广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企业自主购买社工服务。一般的公益项目在项目周期完成后,都存在资金断链,项目难以延续的问题,而企业完全有自主投入资金持续运作的强大动力,项目的延续性强。

(三)机构开办非盈利性托管中心。机构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在企业内从事经营性学龄初期员工子女课后托管服务,收费标准不得高于同类营利服务的平均水平。经营性服务所得利润,除了支付社工工资和日常的办公费用外,其余应作为项目运营及公共服务项目拓展所需经费的来源。机构开展运营收费服务项目,须提前向区级主管部门上报备案审查。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中南社工服务社企业社工,督导助理。)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innovation/2016/0325/254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