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学历教育 高校人才是该个性化培养还是该类别化培养?
高校人才是该个性化培养还是该类别化培养?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都有不少人在倡导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但说的多做的少,在全国高校的数百个专业和专业方向中,真正做到了个性化培养的寥寥无几。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不好、方向不对,而是因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现阶段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招生人数都在三四十、五六十人以上,甚至在八九十人以上,不少还在100人、200人以上,有限的师资、有限的办学条件,面对如此多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怎么可能做得到个性化培养呢?
笔者认为,较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类别化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笔者所说的类别化人才培养,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将高校某一学生人数较多的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区分成几大类别,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尤其是他们不同的就业取向和意愿,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有所侧重。
自1999年在广东省和整个华南地区率先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以来,华南农业大学几乎每年都是全省招收该专业学生最多的高校,我们的做法是,在第二学年下学期通过座谈会、填表等方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主要区分出三大类学生:
第一类是“准备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根据笔者的调查,这部分人的比例一直保持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总人数的15%左右;
第二类是“决心以社工为职业”的,即对社会工作有强烈兴趣和热情,准备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并且以社会工作为最终职业的。这部分人的比例,从2003年约35%上升到2012年的约70%;
第三类是“打算毕业后跨专业就业”的,即对社会工作兴趣和热情不大,毕业后工作去向以企业、公司为主的。这部分人的比例,从2003年约50%下降到2012年的约15%。
从第三学年开始,对这三大类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也就是实行类别化培养。
针对第一大类学生,即“准备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学生,在课内外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均重点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学术探索意识,指导他们积极撰写并公开发表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实习报告和相关文章,同时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学风,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具体做法主要有三点:
一是对他们实行“导师”制,即为他们配备一对一的指导老师,为他们提供相关咨询,重点指导他们围绕拟报考或留学的专业进行深度学习;
二是安排有兴趣的学生做有科研课题的老师的学术助手;
三是采取措施确保其中的优秀学生至少能申请到1项有经费资助的院级、校级科研项目或校外的科研项目,并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一直有进行科研的传统,他们积极申请校内外的科研课题,撰写学术文章,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迸发学术火花。
针对第二大类学生,即“决心以社工为职业”的学生,重点是强化其课内外、境内外、国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力图把他们培养成视野宽阔、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使其一毕业就能在相关社会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地工作。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纯理论性学科,它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针对案主(即社会工作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的实际议题,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和出路,并努力提高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的适应能力,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达到他们的目标,这是社会工作的主旨。因此,实践性、实务性是社会工作最本质的属性。社会工作只有在介入实践、实务中才能得到发展,任何社会工作理论也都必须在实践、实务中进行最终的验证。根据公认的国际标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时间不应少于800个学时,而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学时超过了1000个。我们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五点:
一是严格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充分利用学院的5个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以及学院的中心实验室,确保学生完全掌握本专业的各种实验技能;
二是所有学生除了要多次到本专业的6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实践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在相关实务部门“挂职”(比如到街道或居委会做“社区助理”)锻炼至少一次,“挂职”时间不少于两个月;
三是所有学生至少要到香港的社会工作教育或实务机构考察交流一次,部分优秀学生还要去台湾考察交流一次。经由10多位香港兼职实习督导老师的牵线搭桥,我们同港台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同他们的互访交流已经制度化、常规化;
四是部分优秀学生要去泰国、加拿大等国考察交流一次。比如,我们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王学院社会工作系正式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双方互访交流的学生已超过20人;
五是同“广州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0余家社工机构合作,对部分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北斗星”不但已经成为华南农业大学社工系师生实习实践的一个重要平台,而且已经招聘该系30多名毕业生为专职社工。
针对第三大类学生,即“打算跨专业就业”的学生,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不但不因这类学生“心有旁骛”而歧视他们,而且还“投其所好”地为他们额外开设有关课程。具体做法是: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程之外,为他们设置一个企业管理方面的“选修课程模块”,共9门课程:生产管理、公司法、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案例、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国际贸易。学完这9门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课程之后,学生毕业后去企业、公司工作就具备了良好基础。
对第三大类学生的各种实习也都坚持“就业取向”的原则,即不论是课程实习、教学实习还是毕业实习,都把他们的就业摆在第一位,以他们的就业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不一定考虑专业建设的需要,不一定符合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在选择实习机构时,首先考虑的是能否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能否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的就业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督导老师首先立足于培养学生在很多领域尤其是企业管理岗位可以通用的工作能力,而不一定是社工专业方面的素养。(张兴杰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degree/2013/1213/25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