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风雨同路人
风雨同路人
跟进社工: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矿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杨昌己
我待业在家休养,谁懂我?我沉迷烟茶,谁懂我?我放任自我,谁懂我?谁,能更懂得现在的我?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有那么三五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挫折,心情低落时,能陪伴左右,听听自己的倾诉。我,38岁,正值人生黄金期,本应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然而却长期待业在家中休养,至今只身一人,身边没有朋友。
原本我出身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母均有份稳定的收入,虽不富贵尚且可以让家人衣食无忧。我有两个姐姐,作为家中的幼子,是父母的宝贝,虽然父亲对我有时严厉点,只要我要求不算过分,他们对我还是有求必应的。就这样在家人的呵护下,我无忧无虑的长大了。
90年代中,我二十出头,步入了社会,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当时,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敢闯敢拼,一心想着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慢慢我发现事与愿违,很多事情需要人脉,需要技术,需要资金,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得更加努力,储备更多知识。于是,这期间我完成成人大学学业,考取驾证当司机,做过销售跑过业务,尝试了各种不同工作。但是,正当我为理想四处奔波劳碌之余,一个噩耗传来,医院的体检结果出现“大三阳”三个字!那年,冬天特别冷,西北风整天鬼哭狼嚎地肆虐着大地,枯黄的树叶被吹得满天飞舞,甚至连天空都是灰沉沉的。
我不甘心,去其他大医院做了全面的体检,却发现肠胃、肾都出了问题,肠胃炎及肾炎。由于身体状况较差,医生建议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养好身子再工作。现在回想可能是以前做业务时在外面过多的应酬,不注意节制,搞坏了身体。事已至此,唯有听从医生嘱咐,在家休养。家人见我日渐消沉,也不敢过多责备,反而更加呵护关心我。虽然休养在家暂时没有工作的压力,但是之前工作上的不如意,身体上的各种毛病足以令我心灰意冷,慢慢开始沉迷烟茶,吸烟量越来越多,现在一天差不多3包,茶也喝得越来越浓了,浓到足以解掉医生开的药物。眼见自己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无精打采,除了买烟要外出,我基本与外界同学朋友没有任何联系,跟他们的关系慢慢的淡了,以至现在都没任何联系。而父母只会责备我没用,我们的关系开始变差。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患上了抑郁症!
其实,我多想有个人能陪伴在我左右,哪怕只是静静地陪同。幸运的是,一个小伙子进入了我的生活,慢慢理解我,陪伴我,他就是社区的社工。
长期在家休养,除了家人,我不愿与任何人接触,尤其是陌生人。我记得有一天,我待在房间休息,外面来了好几个安装纱窗的人,一个自称是社工的人在外面跟我父母拉家常。他也了解了我的情况,表示想见见我,父母叫我出来见见客人。但是,我现在这副模样,谁也不想见。在他们安装好了纱窗就回去了,当时那位素未谋面的小伙子还跟我道别了。从母亲那里得知,他是社区的一名社工,据说是一个叫“幸福小屋”的项目链接了社会的资源,给社区部分弱势群体安装纱窗。虽然我当时还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但是从电视稍微有所了解,他们就是做好事的。
自从那一次安装了纱窗之后,那位小伙子社工每个星期都会过来家里一次,每次都是关心我的情况。前两次,我对他们视而不见,社工他们过来了,我要么待在房间要么到外面社区躲避。原本想着过不了几次他们应该就不会过来“骚扰”我安静的生活,但是,他们坚持每个星期过来,过来看看我最近身体怎么了,关心我各种情况。直到第三次,社工登门拜访,我才肯出去跟他们聊几句,仅此而已。然而,社工他们锲而不舍,每周坚持过来看望我,甚至有时一周两次,令我甚是感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逐渐向社工敞开了心扉,与他们聊聊自己的兴趣爱好,过往的一些经历。每次都是社工积极主动问我,我才会回答一两句,有时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会多说一两句。
在与社工接触前期,社工并不是十分了解我。残障、评残、工疗站等等是我很反感的字眼。即使我在服用某些精神药物,但是我心智各方面都没问题。在接触过程当中,社工也慢慢觉察到,并不再提及这些话题了,并与我一同制定了共同康复计划:按时服药、减少烟茶摄入量、每天外出散步锻炼身体。
有那么一幕,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为了协助我养成外出散步锻炼的习惯,社工坚持每星期带我到居住地附近散步。记得有一次下午,我们两人从家里走到财富广场,再走到西村好又多,逛超市,最后走回家,整整2.5小时,走了将近15公里路。一路上,即使我们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除了社工偶尔问下我走得累不累啊,是否需要休息下,另外还不时鼓励我身体棒,步行这么久还可以走得这么快,还调侃说你再不休息下我可要休息了。可要知道,社工的膝盖受伤才康复不到半年,能坚持过来看望我,还陪我一起康复锻炼。
直到现在,我认识社工快一年半了,基本可以做到按时服药,每隔两三日也外出散步锻炼身体。另外,我也感觉父母开始理解我了,不再一味指责苛求,关系也开始好转了。
社工,一路风雨同行,感谢有你!
社工感悟
在个案跟进初始阶段,我也曾迷惘过无助过,长期面对案主冷漠的态度,不知从何介入,幸好有督导、同工的支持,解答了我的困惑,我也本着专业的服务理念,相信案主会走出目前的困境。到了中后期,虽然建立起专业的服务关系,但面对案主不够积极的态度,社工给的建议过多,往往不利于发挥案主的潜能来解决困难。经过督导及同工提点,社工意识到需要引导案主多思考,共同寻找走出目前困境的办法。在此个案跟进中,我深深体会到,陪伴让社工更懂案主。同时,案主也陪伴了社工的成长!
督导评语
在开展个案服务的过程中,常常会提到一个词语“建立专业关系”,而这个彼此信任的专业关系对于一个个案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社工在开展个案服务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各种不愿意接触人的服务对象,而与这些服务对象建立关系,有时候除了靠兴趣、技巧外,也很靠社工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相信人是会被改变的信念。
督导—李淑恩,女,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广州本土督导。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6/0108/249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