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多动症患者的蜕变----残障人士辅导个案

多动症患者的蜕变----残障人士辅导个案

作者:莫素琼 江门市江海区天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社工

一、案例背景:

 基本情况:案主小海,男,19岁,多重残疾一级(智力和精神),需长期吃药,2002年经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的多重残疾。其父母10年前离异,一直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居住环境较差,属于低保家庭,母亲靠买卖水果维持家庭开支,案主由于大脑功能受损等原因,经常对着陌生人傻笑或大叫。由于家中无人照看案主,母亲逼于无奈只能将其一个人锁在家中自己外出做生意。案主独自被锁在家中,无人交谈,时常对着窗口或站在阳台上傻笑或大叫,严重影响到了邻居的正常休息,邻居曾多次到居委进行投诉,居委无奈,将个案转介给社工。

据其母亲反映:案主在夏天时情绪较难控制,经常不满意就容易发脾气,专注力较差。见到人群时表现兴奋,经常对着人多的地方大声傻笑。由于正值青春期,对异性十分好奇,有时在社区走动见到异性会主动亲近不认识的对方,甚至会作出一些过分的亲近行为,导致现在邻居见到他们都不敢打招呼。

曾做出的调适:案主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多动症,母亲定期带案主去医院检查,若出现大笑或异常兴奋时,医生会开出相应的用药分量来控制案主的情绪。案主吃药后会昏睡至少2个小时以上。此外,为了生计,母亲曾带案主去某托管中心,希望中心能接收案主作为日间照料的对象,但中心以其病情严重为由拒绝接收案主,最终母亲无耐又将案主锁在家中。

生活环境:见到社工之前,案主常常傻笑,喜欢走来中去,不能坐在椅子上超过10分钟,不会显示任何的焦虑,不听从母亲的指示做任何的工作,基本不怎么和母亲交流。案主的爸爸已有新的家庭,几乎不回来探望案主。案主姐姐对案主较好,经常回家探望案主及母亲。

暴力風險若案主超过2天不服药时,便会发脾气、情绪有时会失控,严重时摇自家的大门或防盗网,会对着阳台大叫或傻笑(大声的傻笑),但不会打人。对家里的物品非常好奇,经常玩家里的电器等物品,有时不小心会伤到自己。

个案优势:1、案主有一姐姐和案主关系较好,愿意听从姐姐的指示。2、案主会观察母亲的情绪,母亲要求案主不能动的东西案主不敢动,担心母亲骂。3、案主喜欢自己动手画东西,对一些新奇的东西非常感兴趣。4、案主喜欢吃糖,有糖给他能让他坐在座位上半个小时。

二、问题分析:

1、案主的安全存在隐患。案主的母亲经常将案主独自一人锁在家中,案主缺乏用水、用电等的安全知识,据其母亲反映,案主曾多次自己去玩插座、风扇等家电用具,幸好及时发现没出意外。

2、案主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缺失。母亲对案主的过分呵护,让案主无法实现独立。案主在家都不干任何的家务活,母亲只管他吃饱就行,正值青春年华的他,连自己吃饭都不会,穿衣、穿鞋等日常技能全依赖母亲。

3、案主的多动行为有待改善。经与精神科医生了解及社工观察,案主的行为并非是先天性行为,而是受其情绪影响而导致的多动及傻笑等行为,案主由于无聊及无人关注,喜欢触动一些“物品”或制造一些“声音”,引起周围人关注。

4、缺乏人际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家庭生活中,案主每天只能与母亲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缺乏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到中心起初表现出沉默无言、害怕中心的其他学员,甚至因害怕而出现失禁的现象。

三、介入理论: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非常注重服务对象的人际沟通状况,认为人际沟通是打通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桥梁。它将关系到案主的家庭关系、社区环境和社会角色扮演,对案主的自我意识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工作员要对案主的社交技能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对于可能与案主有交集的个人和单位采取多层面的介入,为案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沟通环境,提升其自信心。

依据认知行为理论,个人的看法与想法决定自己的心情以及行动。个人之所以感到情绪困扰,主要是由于他对事、对人、对己的不适当的看法;悲观的看法将导致悲观的情绪与消极的行动,乐观的看法将导致快乐的情绪与积极的行动。因此,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应协助案主的妈妈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引导母亲学会发现案主的闪光点,提升她对自己以及小海“变好”的信心,从而尝试逐渐放手让按照多接触外界,多学习,锻炼其独立的能力。

四、服务目标

1、即时评估案主独自被锁在家的安全风险;同时与其母亲沟通,独锁案主在家容易产生的安全隐患及行为后果。

2、了解庇护中心的相关政策,协助家庭搭建资源平台,倡议案主的妈妈将案主送到庇护中心进行庇护性就业。

3、协助案主适应庇护中心的生活环境,鼓励案主主动与学员交流,提升社会交往技巧。

4、通过“五位一体”的服务内容,发掘案主的潜能,提升案主的生活自理能力。

5、构建朋辈支持网络,协助其改善不良的认知及行为。

五、介入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接触案主,了解案主需求;同时与其母亲展开辅导,给予母亲情绪的支持,同时让其母亲意识到案主独居的安全隐患。(20154-20156月)

在案主母亲方面,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1、我们更多地给予这位辛苦的母亲情绪支持,倾听她的困难、她的无助,教她放松自己,引导母亲认识到独自将案主锁在家中的危险性。提升案主母亲重视案主的日间照顾问题。

2、经了解,案主符合条件可进入xx庇护中心(社工的服务点)接受服务。社工建议其母亲可考虑将案主送到该中心。一开始案主母亲担心各种问题及困难,社工的建议并未得到母亲的认可,社工耐心倾听案主母亲的困难及担扰,与其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经过多次的面谈及带其母亲到中心参观,案主母亲答应尝试。

在案主方面,此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社工/导师与案主做“朋友”建立信任关系,充分利用中心的资源,让案主感受到社工的信任和使其对中心产生好奇,案主和母亲相信社工会以“陪伴者”角色与案主及其母亲共同面对辅导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提升对自我状况的关注度。

第二阶段协助案主适应中心的环境,营造中心互助友爱的氛围,减少案主的不安(20156-20158月)

1、加强母亲对案主的过度呵护的错误认知,让她开始放手让案主开始独立。

在与案主及母亲建立互信的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开始引导母亲逐渐放手让案主学习一些生活技能。

2、社工邀请案主及母亲到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服务体验,让案主感受来自中心大家庭的关爱氛围。由于案主第一次离开家里较长的时间,其母亲非常担扰,社工在辅导的过程中,建议母亲及案主共同到中心“上班”,在中心的学员感染下,案主非常喜欢在中心的生活,社工则引导案主母亲逐渐离开案主的视野。

3、在辅导的过程中,社工发现案主能在较短时间内记住了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大部分学员的名字(中心有30个学员),社工通过鼓励、表扬等技巧让案主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案主表示自己很喜欢在中心,希望妈妈能让他天天来中心。

第三阶段:发掘案主的潜能,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案主,巩固辅导效果(20158-201510月)

1、经过为期一周的体验后,案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母亲在社工的辅导下开始相信儿子有潜能,能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2、社工充分利用案主快速记忆名字这一优点,每天安排他协助工作人员对学员进行考勤。案主接收到这一任务非常高兴,每天都准时出现在中心。同时,导师找来一些画册训练引导案主画画,社工通过鼓励、物质奖励、支持等技巧让案主由一开始只能坐10分钟到目前可以坐40分钟。

3、有意识地训练案主的日常生活技能。根据社工对案主的行为能力测评结果,社工和导师通过为案主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如自己吃饭、洗碗、穿衣、穿鞋带等,让案主自己动手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活动,这一过程中,社工经常鼓励、表扬案主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在中心的例会上表扬案主,得到了其他学员的表扬,大家都主动和案主交流,案主的社交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4、此外,社工定期邀请精神科的医生为中心的学员开展青春期性知识方面的讲座,让学员学会自我保护。同时,为了改善案主对异性的不良行为,社工邀请了中心的一名男学员与案主进行结对,通过学员之间的监督来督促案主不良行为的发生。

第四阶段:鼓励案主回家后多参与家务活,不断巩固案主自我生活能力(201510-201511月)

回归家庭:社工开展了一系列的亲子课程,邀请案主的母亲参加,回归家庭后,社工鼓励案主将在中心学习到的知识回家与母亲分享。母亲也鼓励案主做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巩固案主在中心学习到的生活技能。

此时的案主回家后也能自己吃饭,自己的生活基本能自理。母亲也开始意识到案主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社工的引导下,经常鼓励案主做家务活,亲子间的沟通更加密切了。

六、评估情况:

在本个案服务的过程中,案主母亲已放心将案主留着中心接受服务,可以安心地去做生意维持生计;而案主也适应了中心的日常生活,在行为及认知上都大有改善,目前能记住中心所有人员的名字,并能主动打招呼,在中心画画能坐下来40分钟以上,不再出现大笑或大叫的行为;现实生活也能初步学会了照料自己,下班时可以自己和同伴一起坐公交车回家。全部目标已达成,社工于2015年12月10日结案,后续,社工继续会关注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技能的情况。

七、专业反思

从本个案中,社工更多的是运用聆听、陪伴、表扬、鼓励等工作技巧关注案主及母亲的当下,帮助案主母亲排忧解难,协助案主适应中心的生活,发掘案主的潜能,让其初步学会了如何照料自己,如何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在社工的帮助下,案主从一个被困于家中又叫又傻笑的状况到现在的积极到中心参加活动,接受训练,这种变化一如破茧成蝶,让人欣喜。看着他的每一个进步,让我更有信心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儿。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5/1230/249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