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矫治 科学矫正助改过——广中路司法所教育成果初探

科学矫正助改过——广中路司法所教育成果初探

科学矫正助改过 以人为本促回归

——广中路司法所集中教育成果初探

(张蓓蓓  张祯祺)

社区矫正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服刑人员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步骤。为科学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进一步推进我所社区矫正工作,根据两高两院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两年多来试点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了35场次主题集中教育,共计近千人次,成效初步显现,并受到各方肯定。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把重犯率有效控制在最低之外,更促使社区服刑人员消除抵触情绪,对回归社会有了更积极的改造态度。

一、打破传统 创新形式

1、多方力量集结互动,共促和谐。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更有效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社区服刑人员才能逐步融入现实社会中,成为社会中健康的一份子。我所也正是以此为目的,按照十八大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强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培训,拓展志愿者队伍,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吸引了几家民营企业、社区团队,以及来自律所、国企与外企的青年志愿者、统战人士等参与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刑人员积极互动,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2、多彩形式贯穿呈现,主旋律突出。

2013年8月,我所与大宁国际社区“老哈贝”团队针对社区内特殊群体,共同举办“从头再来”慰问演出,节目包括散文朗诵、女声二重唱、大合唱、现场题词、人生经历漫谈等环节,呼唤特殊群体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同年还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观“城市·迈向法治完善——‘法治上海’建设成果掠影展”、1933老场坊、李白烈士故居,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把党的十八大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上述活动,鼓励社区特殊群体勇于面对生活困境,走出人生低谷。

3、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他教激活自教。

我所以人性化的帮教消除对抗,不仅化解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矛盾,还尝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通过禅修与社区文明讲座、美丽广中行之人物篇、行动篇、创卫篇、创文篇等集中教育,在特殊群体中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风气,他教与自教相结合,努力使社区服刑人员主动自觉投身和谐社会建设中来。在2013、2014连续两年的年终总结座谈会上,社区服刑人员畅所欲言、深入剖析,进行自我评价,将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社会知识内化,不断调整自我认知,学会做人、做事和生活,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提升自我实现的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4、矫正工作团队自身建设,影响带动服刑人员融合社区。

社区服刑人员由于有“前科劣迹”,被社会标签化,很难保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他们在就业、工作、婚姻等方面会遇到比平常人更多的困难,承受的社会压力增大,甚至会对公众谴责和特殊化标签产生消极认同,从而产生更严重的犯罪行为。为推动服刑人员去标签化、去特殊化,我所通过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团队自身建设,尤其是以2014年广中社区第五届“双十佳”评选活动为契机宣传社区矫正工作者日常开展工作的情况,引导社会对社区服刑人员包容与接纳。同时,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弱势群体代表、志愿者代表等共同参加由公益禅修活动一宿觉禅修营负责人主讲的《禅修与社区生态文明》,促使服刑人员融入社区大众,共同推进文明建设。

二、综合思维 打造“集中教育”三大品牌

1、法治思维——“警钟长鸣”

为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法治意识,我所打造“警钟长鸣”法治集中教育品牌,邀请检察官、法官、派出所民警等,通过宣讲管理规定、以案释法等方式,向社区服刑人员传授讲解《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刑事民事法律知识。通过《新消法》、《新消条》大型宣传讲座、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决定主题宣传等活动,将与社区服刑人员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法治集中教育传递给他们,树立法治思维,杜绝再犯罪,重塑人生。

2、新统战思维——“从头再来”

为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我所与大宁国际社区“老哈贝”团队举办慰问演出,开创了“从头再来”心理健康集中教育品牌,让特殊群体从心底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呼唤他们回归社会。自2013年8月以来,我所运用新统战思维,在矫正工作实践中形成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根本主旨的独特思维,每季度举办一次“从头再来”心理健康集中教育,目前共开展12场次,活动现场服刑人员有的感动流泪,有的与志愿者主动交流心得,有的还参与助演。

2014年8月,组织社区服刑人员代表和安帮人员家属在大宁影城开展“从头再来”系列教育活动之《后会无期》影视赏析。参与人员表示能通过电影人物从中看到自己,那些犯过的罪错、经历过的低谷、围绕的孤独、绝望,都应该后会无期。自己更应该向前看,向前走,努力寻找幸福和快乐,不言放弃,在跌宕不凡的人生路上,寻找静谧平凡,回归社会。

3、社区社会治理民生思维——“美丽广中行”

2013年11月,我所以“美丽广中行”之人物篇开创了“美丽广中行”社区社会治理集中教育品牌,结合“创建卫生城区”、“创建文明城区”等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正在身边发生的事情,向特殊群体宣传社区社会治理模式,一起针对最直接、最现实的社区陋习和问题,共同出谋划策付诸行动。引导社区服刑人员关注民生,成为社会治理的特殊补充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培养社会责任感,将改造自己、改造他人与改造环境做了有机的结合。

三、成效初显 教化回归

1、因材施教,青少年服刑人员个性化差异教育。

作为集中教育的有效补充,我所还结合青少年服刑人员身心特点、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教育主题。一是性格叛逆,对于亲情疏远的特点,带领青少年服刑人员重阳节前慰问广中托老所的老人,并与老人合唱歌曲。从社区老人做起,逐步唤起关爱父母,回归家庭的理念。二是刚入社会,一时难以适应,从而导致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情绪的特点,通过组织攀岩活动,鼓励培养不怕困难,走出低谷的勇气。在参加集体活动的同时,既要锻炼自身能力,更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三是责任心不强,遇难则退的特点,要求其养成储蓄的习惯,不做“月光族”,做到对自己负责,在力所能及时尝试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参与试点的两位青少年服刑人员,一位已经顺利解矫并有稳定的工作;另一位则已通过大专学历自学考,正在完成本科阶段自学科目。

2、助人自助,高级专业技术服刑人员个别化结对教育。

一个人只有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所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社区服刑人员同样如此。为此,我所坚持“助人自助”理念,针对具有专项特长技能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个别化结对教育。国家一级运动员服刑人员朱某与社区孤儿李某模拟家庭关爱结对,北大学历背景刘某与社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帮困结对,高级数学教师顾某与社区孤儿李某结对中考升学辅导,不仅指导学业,而且为将来职业规划指点方向,最终促使李某成功考取了中专护理专业。

3、互助帮扶,服刑人员创业共赢回馈社会。

对于社区服刑人员来说,就业是最大的问题,更不用说创业。社区服刑人员赵某却得到一位特殊“贵人”结对相助,那就是同样身为社区服刑人员的周某。她一边为赵某创业的甜品店生意出谋划策,一边出资购买小赵甜品店的甜品外送给志愿者,帮助店铺提高人气,优惠出售甜品的行为也让小赵以自己的方式回馈了社区。

通过“从头再来”心理健康集中教育,原对政府怀有抵触情绪的社区服刑人员周某改变了想法,消除了敌意,不仅与自主创业人员携手互助创造共赢,还通过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以捐款方式向困难人员家庭以及未成年子女进行关爱,爱心回馈覆盖全市。

服刑人员周某将改造意愿化为行动,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助到助人,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转变,社区服刑期间累计三次获得表扬并被评为2014年度上海市社区矫正积极分子。解矫后,主动将户籍迁回广中社区,成为了一名普法志愿者。

4、携手共建,服刑人员重建信心意于奉献。

我所通过三大品牌集中教育学习,引导社区服刑人员回馈社会、重建自尊,洗刷污点。经统计,至今社区服刑人员向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捐赠累计3600元、向上海市虹口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捐赠累计1000元、社区就业资助累计1000元、社区帮困累计600元。在我所召开的2013年度司法工作总结评比暨新春答谢会上,社区服刑人员还现场助演,以一首高亢嘹亮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展现了特殊群体改过自新的决心,该人员解矫后更以锦旗形式向司法所和矫正社工表达了感激之情;有的则携家属共同参与游戏环节,与志愿者积极互动,解矫后表示愿意与家属一起成为我所志愿者。

四、自强不息 开拓创新

30个月来摸索和尝试,收获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意识到到有更多方面需要完善和规范。今后,我们将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瞄准时机,对接主题,共创法治城区。

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出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为切实增强推进法治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年我所将以法治城区创建为契机,对在矫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思维养成与集中教育三大品牌项目相结合,努力实现特殊人群法治教育常态化、生活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共创法治城区。

2、科学规范,分类施教,共谋持续发展。

为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不断调动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我所将根据每个社区服刑人员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入矫时间、犯罪原因、犯罪类型、改造表现、特长特点、再犯罪风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具有不同情况的社区服刑人员,进一步实施分类个别化教育矫正作为集中教育的有效补充,确保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安全、有效、持续发展。

3、立足矫正,着眼开发,共迎社区矫正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矫正的效果,结合社区矫正工作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我所将继续注重开发一支高素质、专职稳定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队伍。一要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倡导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和社工师资质的社工,运用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服务社区同时为自身事业发展创造新的机会和舞台。二要拓展志愿者人才队伍。运用各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吸收体制内、外各行各业热心公益人士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针对青少年服刑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自尊心强,抗挫力弱,易产生逆反心理等特点,借助驻区单位资源优势,发动在职青年加入集中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三要挖掘社区服刑人员中积极回归社会、服务社会的典型,以点带面,巩固和促进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互助自治,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效果,最终形成社区共治、居民自治的新局面。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特殊人群的管控和开发是社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挑战和新命题。补齐特殊群体这一社区短板,有助于打造文明社区,有助于营造宜居宜业的和谐社区氛围,有助于早日共圆新广中梦,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015年12月7日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jz/2015/1218/247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