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献爱心莫透支自己 献给奉献着的志愿者们

献爱心莫透支自己 献给奉献着的志愿者们

志愿者,献爱心莫透支自己(图) 志愿者,献爱心莫透支自己(图) 志愿者,献爱心莫透支自己(图) 志愿者,献爱心莫透支自己(图) 志愿者,献爱心莫透支自己(图) 志愿者,献爱心莫透支自己(图)

12月5日,公益群体迎来了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这样一个日子,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志愿者的纪念日、是志愿者获得荣誉和赞许的日子。但事实上,对于这些社会公益活动的主体而言,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烦恼,尤其在助人过程中,因为遭遇各种情况,而使自身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时,这些助人者会不会遭遇心理问题?由谁来帮助?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本报近日对志愿者群体展开问卷调查,呈现出的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从事志愿者工作时,你会因为被救助者的处境而感到悲伤吗?

当内心沮丧时,你会寻找宣泄情绪的出口吗?

你认为志愿者群体有必要接触心理疏导以及相关课程吗?

心理问卷

折射志愿者的困扰

志愿者内心的烦恼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面向天津义工服务队的90名骨干队员发出了一份心理问卷。记者发现,相比繁重而又琐碎的工作,给队员带来困扰的,其实是心灵上所积累的忧虑与烦恼。其中,志愿工作不被理解;因受助者的悲惨处境而悲伤;因无法改变受助者的命运而产生心理落差;难以平衡工作、家庭以及公益事业这四项成为了志愿者最大的困扰。

天津市义工服务队队长李永表示,目前队内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共有8万人,但坚持参加每次活动的骨干队员却只有1千多人,其余志愿者只能提供流动的力量。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因为无法承受心理负荷而退出的队员。

悲伤的情绪

常会影响志愿工作

人总有悲伤的时候,而作为义工队队员,在面对一些悲伤甚至是生离死别的场面时,情绪出现波动其实是常有的事。悲伤是人们最常见的情绪表达,但在义工队进行帮扶活动的时候,这样的情绪却是一种破坏力量。

李永曾经带队到和平区帮助一名孤老户,这名老人居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内,取暖要靠生炉子。为了省钱,老人时常在外捡拾木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破旧平房周围的高楼大厦。这一情景,让当时队内的一名新队员情绪失控,在帮扶的过程中哭泣。事后,李永和老队员通过交谈和劝导得知,义工队队员的生活条件还算优越,当一些前所未见的疾苦场面出现时,会给其心理造成冲击,继而产生悲伤的情绪。另一方面,在一些敬老爱老的活动中,新队员很容易触景生情,思念自家逝去的老人,落泪、情绪低落、失语甚至影响整个敬老活动的效果,都是悲伤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李永直言,在帮扶活动中,血研所的白血病患儿是最容易让新队员心痛甚至自责的群体。“每次听患儿的父母交代孩子的病情时,都有个别新队员会被对方的情绪带动,轻者会哭泣,严重者则无法面对患儿家长,需要老队员单独对其进行安抚。”李永表示,这种情景是患儿不愿看到的,而诸如“我们一定要治好你”“放心,你肯定会康复”这类未必能兑现的诺言,都是情绪不受控制的队员容易犯下的错误。“志愿者应该尽一个善良者的所能,送给孩子微笑和快乐,但自己应该清楚,你不是救世主,你要做的是尽力,而不是自责。”

简单的宣泄

成为平复心情的主要方式

“参加公益活动是自愿的,我无权左右队员的去留,尤其是对情绪出现波动甚至因此离去的队员。”李永感觉到,无奈的放弃时常发生在情绪受影响的义工队队员身上。

李永承认,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志愿者常常以最简单、朴素的方式来疏解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劝捐过程中遭遇误解而产生愤怒,队员就会以抱怨、吐槽的方式来化解情绪;而感到悲伤和失落时,有人会提出去看电影,也有人提出一起看漫画,甚至有人会刻意开慢车,尝试让自己的心情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复。

“合格的志愿者,不是天生内心强大,而是有一颗能自主调节的心。”李永说,自义工队伍成立至今,由于工作太过繁忙,几乎每个人都处在被工作裹挟着前行的状态中。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帮助他人这件事上,根本没有时间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更别提为自己组织一场心理疏导活动。在资深的义工队队员中,“被习惯”是一种工作常态,甚至可以说,工作的接踵而至有时就是消除坏情绪的一种“好办法”。

但是,仅靠自身的调节,有用吗?

专家提示

有了压力

多和朋友聊聊

天津良友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郭宁认为,尽管志愿者队伍具有公益性和相对松散的特征,但对于一个长效且对社会有益的团体而言,建立心理督导机制是必要的。而这种督导机制,未必是专业而又耗费金钱的。最实用的方式,莫过于朋辈督导,例如特意在志愿者活动期间进行工作交流,在各抒己见打通思路的同时,也达到了彼此分担心理压力的效果。

当提到“志愿者无暇顾及自身心理状况”的话题时,郭宁认为,保持自身心理状况的良好,最重要的前提是保证清醒的自知。这种自知,需要当事人能够时刻关注自己的感受。例如出现了疲劳、烦躁甚至影响饮食睡眠等症状,则需要自问:“这些不适是因为工作太繁重还是因为自己不适合?”心理不适若因工作繁重所致,可进行短暂的休息,例如短期中断志愿者活动,调整生活的节奏和步调,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或是为自己前期付出的努力提供一些小小的奖赏。另一方面,如果是因自身的性格特点导致心理不适,选择放弃公益活动也未尝不可。

最后,郭宁也提出,心理救助与公益救助并不相悖,在进行公益活动的同时,志愿者组织完全可以和社会信誉好的心理咨询机构多进行交流合作,在助人的过程中发现和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3/1212/24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