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张家港市:“本土化”助推社会工作“落地生根”

张家港市:“本土化”助推社会工作“落地生根”

苏报讯(记者 雪冰)张家港市积极推动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人才队伍、服务机构、购买模式,增强社会工作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服务队伍本土化。通过各类专题培训,壮大本土社工服务人才队伍和选拔培养本土社工督导。2008年以来,张家港市每年都积极组织人员报考,并通过考前培训辅导、考后实务培训和项目实施培养建立起一支1600多人的社工人才队伍。注重本土优秀社工人才的选拔和培养,2013年,张家港市就启动了“社会工作督导养成计划”,连续3年选拔优秀社工赴深圳、香港等地开展培训,着手培养本土督导。

二是服务机构本土化。创办了苏州市首家社会组织孵化器——张家港市公益组织培育中心,培育孵化多家专业社工机构。在卫生、民政等系统成立了社工科(部),30多个社区(村)设立“社工服务站”。出台了《张家港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若干意见》,培育扶持社会服务重点部门和各镇(区)成立专业社工机构,鼓励引进外地优秀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在张家港兴办专业社工机构,通过项目化运作、政府购买机构服务,初步形成了一批服务领域多样、专业特色突出的社工机构。目前,张家港市共有33家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服务涵盖青少年、老人、社区矫正、医务、禁毒等十多个领域,覆盖锦丰、金港、南丰、凤凰等镇区。

三是购买模式本土化。张家港市通过政府购买,推进本土社工服务。投入160多万元开展了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工作,购买了20个项目;举办了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暨公益慈善项目征集活动,27家社会组织的35个项目惠及60000多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带动市妇联、团市委、金港镇、锦丰镇、南丰镇等相关部门和镇(区)采取“公益微创投”的形式,向社会组织让渡公共服务空间,撬动资金达200余万元,实现了“公益+”的放大效应。同时,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对政府购买项目实施开展监测、评估、指导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公益服务项目的检测、督导、评估、问责等机制,提升本土社工服务的专业水平。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5/1202/246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