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看“夏洛特烦恼”学做“个案工作”

看“夏洛特烦恼”学做“个案工作”

社工中国网消息:不同的人看同一部电影,或许会用不同的视角,得到不同的解读。笔者看完“夏洛特烦恼”之后,不自觉的以一个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去理解这部电影。笔者觉得这部电影对于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都是有一些启发和帮助的。

一部电影,名字很关键,首先来谈一谈电影的名字。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笔者一直觉得主人公是“夏洛特”,看过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夏洛”,可见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啊!这个电影的名字起得非常好,为什么呢?“夏洛特烦恼”涵盖了整部电影的故事发展情节。

梦想实现之前的夏洛——特烦恼:其一,夏洛没有追到自己一直喜欢的梦中情人,却娶了一个非常爱自己,但是自己却一点都不喜欢的女人,“这是夏洛情场的烦恼”;其二,婚后夏洛一直痴迷于弹吉他唱歌,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但结果是马冬梅所说的“婚后没有为家里挣过一分钱,四肢都快躺退化了”。夏洛身为一个男人,却靠妻子的辛勤劳作养活自己,“这是夏洛事业上的烦恼”;其三,婚后与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在一起,夏洛整天与马冬梅吵架,“这是夏洛生活中的烦恼”。这就是梦想实现之前的夏洛——感情、生活、工作,都充满了烦恼!

梦想实现之后的夏洛应该不会有烦恼了吧?答案是NO,夏洛依旧——特烦恼。其一,夏洛实现了与梦中情人在一起的梦想,却发现这个女人只是贪图自己的财富,最后还与别人私通;其二,夏洛实现了歌手的梦想,但最后却宣布永远退出歌坛;其三,夏洛实现了生活中丰衣足食的梦想,但他却变成了“孤家寡人”。在夏洛悔悟没有珍惜马冬梅的那一刻,夏洛想到了去找她,但是马冬梅却早已嫁为他人妻。在夏洛愿意用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换马冬梅时,自己却得了艾滋病,生命已画上句号。大家说夏洛是不是特烦恼?

作为一个社工师、心理咨询师,接待的案主是不是也有像夏洛一样的烦恼呢?夏洛的烦恼来源于“感情、生活、工作”,这几乎包含了人生烦恼的源头。有的案主是在感情上遇到了问题;有的案主是在工作上遇到了问题;有的案主是在夫妻琐碎的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有的案主可能这三方面都遇到了问题。这些问题有案主实现理想前的,也有案主实现理想后的。所以夏洛的烦恼,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烦恼,也是其他人的一生中所同样面临的大部分烦恼。

电影开头夏洛去参加梦中情人的婚礼,喝了很多酒,之后妻子大闹婚礼现场。夏洛把自己关进一个屋子里,酒精发挥了作用,夏洛在梦中得到了又一次的“重生”。这个情节其实和弗洛伊德大师的“精神分析”本质上是一样的。“精神分析”疗法在给案主治疗时采用一种方法叫做“自由联想”。让案主躺在“弗洛伊德榻”上,全身放松,进入自由联想的状态。如果剧情安排成夏洛不是去婚礼现场,而是去寻找社工师或者心理咨询师,那么后面的情节还是可以一样的。

当然社工师的治疗方式和心理咨询师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案主分析烦恼,帮助案主解决心理问题。社工师可以在分析确定案主问题原因之后,帮助案主共同面对心理上的困难和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案主链接资源。例如电影的主人公夏洛,如果是社工师服务的案主,社工师可以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让案主想象梦想实现之后的场景,然后用引导的方式启发案主,即使梦想实现之后,随之而来的依然会有很多烦恼。社工师要让案主明白,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会遇到烦恼。我们不能痴迷于未来的梦想,而忽视了当下的努力;不能痴迷于得不到的爱情,而忽视了现在拥有的幸福。在案主心态转变之后,立足当下,社工师可以帮助案主重建“社会支持系统”,使案主从颓废消极中走出来,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重塑生活的希望。

笔者觉得“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对于我们生活的态度有很大的启发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烦恼是一直存在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梦想实现之前,还是追求实现之后;它告诉我们人要脚踏实地,立足当下,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它告诉我们在梦想实现之后,不能迷失生活的方向,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夏洛特烦恼”就像一个“警示牌”一样,时刻告诫着那些执着追逐梦想的人;时刻告诫着那些梦想实现之后的人;时刻告诫着那些颓靡消极不懂得珍惜善待关爱自己的人。

“夏洛特烦恼” 对于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来说,也同样具有很多专业助人的启示和思考。当面对这样的案主时,不妨顺着案主梦想的生活展开联想,引导案主领悟生活的真谛,解决案主内心的困惑。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5/1130/245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