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惠州首个医务社工示范点 落户第一人民医院

惠州首个医务社工示范点 落户第一人民医院

心理辅助、法律咨询和功课辅导之外,这个示范点的社工们想做的事还有很多。  

社工在跟病人聊天,纾缓他们的情绪。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滚蛋吧!肿瘤君》中的熊顿,面对癌症依旧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感动了万千观众。然而,在更多的时候,身处病患的人,往往心理情绪也较为低落,而这又会对病情的治疗和身体状况的恢复造成负面影响。此时,更需要家人、医生、社会的关心。然而,在公立医院中,面对不断增多的患者,医护人员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对于病人在身体诊疗之外的多方面需求往往有心无力。

10月13日上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点”举行揭幕仪式,市首家医务社会工作示范点找到了“婆家”。医务社工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和社会服务,可以说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

为孩子辅导功课,为老人提供心理辅导

50多岁的林先生看起来苍老了很多。老家在湖南,不久前到惠州时遇到意外,不得不在惠州住院治疗。然而,由于老家距离遥远,家人还要处理意外导致的赔偿问题等法律纠纷,他只能一个人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住院部19楼康复科住着。

用“孤老”形容林先生并不恰当:医院的护工给予日常的生活照料,同房的病人也不时能聊上几句。但缺乏家人的关心,赔偿事宜未获解决导致的心忧,都让他愁眉不展。来自惠州市友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改变了这一情况。

在得知林先生的困难后,社工朱名如和同事来到病房,陪他说话,给他做心理疏导工作,还主动联系社会资源为他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援助服务。前段时间,为了便于照料生活,他被剃了光头,精神却比之前好了。

明亮是这个市首家医务社会工作示范点的负责人,他向记者介绍,该示范点由惠州市友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主要目的是为医院有需要的病者带去合适的服务与帮助、促进健全医院的全面服务,同时探索惠州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模式。

题目说的不小,落到实践中,却往往是小到不起眼。

对意外受伤的老年人是心理辅助加法律咨询,对年龄小的儿科患者,除了心理辅助之外,还要辅导功课。现在该院住院部10楼治疗的一对姐弟俩,也是因为一次意外受伤住进了医院。8岁的弟弟在上周刚接受手术,情绪波动比较大。有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朱名如,这段时间经常过来照看孩子。由于姐弟俩的父母文化水平比较低,辅导功课又犯了难,朱名如主动接过这一“额外”任务,病房里响起读书声。

朱名如告诉记者,在这个示范点,目前主要有三名社工,其中明亮是“社工督导”,她是固定的医院社工,另一名社工颖乐和其他来自友爱的社工轮流到医院驻点。

将建立“个案库” 发展病友会

心理辅助、法律咨询和功课辅导之外,这个示范点的社工们想做的事还有很多。除了没有夜间值班之外,他们每天与医院医护人员一起上班、下班,照看已经发现有明确需求的患者,在19个住院楼层中各科室病房来回巡视,以发现患者困难。

明亮介绍,他们正在与各科室建立个案转介系统,发现有需求的个案后,为病患及其家属提供经济援助、资源链接、情绪支持、心理减压、潜能发展等方面的个案辅导服务,全方位为病患提供康复支持。

在心理压力中,疾病是一方面,治疗产生的经济压力则是另一方面。

很多病人为“看病贵”而苦恼,但实际上国家可能早有相关减免或报销政策,只是因为不知情,就承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这让不少家境不好的患者家庭雪上加霜。朱名如在巡视病房中发现有因为慢性病住院的患者,就会记录下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帮忙搜集、了解相关政策消息,联系患者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和各种公益基金,尽力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说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朱名如表示,准备选取慢性病患者、癌症患者等同类别的对象,协助相关科室建立互助病友会,然后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提供不同的服务。“对小孩子可以做些室外活动,对老年人可以在室内开一个茶话会。”朱名如说,当记者提议可以组织个“医院好声音”,朱名如笑起来,直赞:“好提议!我们回去可以想想。”

朱名如还表示,与医院的合作目前订约一年,还只是刚开始,很多患者的情况正在逐步了解中。等到时机成熟了,除了组织病友会之外,还将参与临终关怀服务,并将医院社工服务引入出院之后的社区,进行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此外,医护人员本身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受到重视,长期工作在高压力环境下,不仅对自身健康不利,还可能导致诊疗效率的下降。在示范点的计划中,社工们还将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减压活动,针对医护人员家庭开展康乐活动,如组织医护人员家庭开展亲子聚会、外出郊游、娱乐等。

医生护士为他们点赞

示范点是10月16日开始正式运转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7日,朱名如他们就得到一次表现的机会。当天,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组织了一场患者的户外活动,社工早早主动联系科室,忙前忙后地接送病人,还表演了两个节目,活动结束后又积极收拾会场。

这一切,都被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市第一人民医院社工部主任吴丽琼就为他们的积极表现点了赞,她说:“社工参与为患者服务,是一种很好的新方式,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很多实际困难。”

患者,尤其是住院患者,往往越是需要获得外界信息和帮助时,越难以与外界取得联系。这个时候,社工的作用也就格外明显,如上文中的林先生就是明显的例子。然而,患者问题的提出往往已经说明工作进展的一大步。如何取得患者信任,让其愿意表达自身需求,才是社工首先面临的问题。对此,吴丽琼说:“能不能帮助到患者,关键要看能否走到患者的心里去,如果能,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正因此,朱名如和她的同事只要有空,就会在各个科室之间转悠。社工裘智霖告诉记者,由于穿着印有“社工”字样的统一服装,对病人自我介绍后,一般都能得到信任,而熟悉患者状况,了解患者需求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了解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如何给予帮助的过程。在他们跟进的十来个患者中,唯一出院的,也是他们觉得比较成功的:一位老人因为急性疾病入院治疗,在陌生的环境下心情变得急躁,情绪变得忧虑,甚至于见到医护人员就会很紧张。在护工们的心理辅导下,心理状态得到好转,四五天之后就顺利出院了。

虽然是医院社工,他们的服务却不限于医院内。对于一些在心理辅助、费用报销等方面存在需求的患者,他们会和其所在居委会取得联系,这也是吴丽琼非常支持的一点,她说:“能跟踪病人的心理状态到出院,这体现了真正为患者考虑。社工作为政府支持的一种服务形式,也是一项真正为老百姓考虑的民生工程。”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5/1027/242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