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从杭州下城区社工转型看创新社区治理

从杭州下城区社工转型看创新社区治理

原题:社工成长辟新径 从杭州下城区社工转型看创新社区治理    

项目社工交流会

“童梦奇圆”儿童成长项目活动

社工转型做项目,简单来说就是由社工牵头组建团队成立社会项目来服务居民,最后由政府买单的新社会服务模式。在杭州下城区,首批转型做项目的社工已在今年3月正式上岗。

作为首批转型社工之一的傅甄珍,2008年7月进入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社区工作。今年3月,参加社工转型的选拔后,转型成为了“童梦奇圆”项目的负责人。

“从岗位社工到转型做项目,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傅甄珍说,“童梦奇圆”这个项目主要服务长庆地区困难、残疾、外来务工等家庭7-14岁的小朋友。

说到这段时间的身份转换,傅甄珍想了想告诉记者,以前做岗位社工偏“行政化”,社区里的事务比较多,但是跟居民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

如今,自己出来做项目后,接触到一些困难家庭,看到他们的难处和不易,不由责任加重。傅甄珍回忆,两个月前,社区一个外来务工家庭8岁小朋友的爸爸被确诊得了难治的病,小朋友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之前,小朋友上学、课余活动都是爸爸带着他去的,爸爸生病后,所有活动都不参加了。”傅甄珍说,再加上学校的同学童言无忌,他开始不愿意与人交流。

面对这样的问题,傅甄珍多次找小朋友聊天、谈心,并带他进入服务小组,让他融入其中。

所谓服务小组,是“童梦奇圆”项目搭建的一个平台,小组服务每周一次,每组6-8人,互相交流需求,培养组员之间的互助意识。

傅甄珍的转型并非个案。

记者了解到,下城区目前已有16位社工转型做项目,优先承接了20多项社区公共服务。到2017年,下城区力争不少于10%的社工转型做项目,培养一支社会组织领军人才。

不仅如此,下城区社区工作者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的占比达49.2%,培育了92个特色品牌工作室,其中以社工和社区骨干个人命名的专业服务工作室16个。

其实,社工转型只是下城区创新社区治理的一部分。如今,下城区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治理、智慧服务的社区治理格局,正在全面打造下城3.0版基层治理新模式。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5/0915/237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