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手册 同理心是什么?社会工作者怎样合理运用

同理心是什么?社会工作者怎样合理运用

同理心曾被描绘成是一种融入他人感觉、了解和觉察其思考、感觉、经历与状况的过程。善于运用同理心技巧,是社会工作者能与案主拉近距离、赢得信任的一个重要职业能力。

同理心技巧的重点在于:正确了解案主,敏锐地觉察案主内心的感受,并能恰当地表达出社工对案主当时感受和处境的理解。社会工作者对同理心的运用,有助于建立并维持与案主的助人关系,通过这种专业关系,可以真正实现“以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特别是工作者面对非自愿的案主时,通过运用同理心技巧,可减轻案主的威胁感和防卫心理,传递社会工作者乐意提供帮助的关怀之心,创造出有利于案主改变的气氛。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同理反应时,要把同理与同感区分开来,同感反应强调情绪和认知的一致,以及对对方情绪给予支持和宽恕。例如:“假如我是你的话,我也会和你有同样的反应。”“我想你是对的。”而同理反应,则不一定表达出同样的情绪,而是指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处境。例如:“我感到你觉得……”“我听到你刚才说……”“你的意思是……”“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这件事……”如果社工仅是表达同感,可能让案主觉得没有必要检讨自己的行为与处境,而忽略了自我探索对成长和改变的重要性,有时案主甚至希望社工只要帮助其他人改变就可以,因为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把自己的问题推得一干二净。因此,社会工作者表达对案主的情感和处境的理解,并不表示赞同案主的所思所为,保持客观理性的分析态度,同样是工作者在表达同理心时需要正确把握的尺度。

同理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工作者口头的表达上,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对案主的理解,因此,要避免像某些工作者那样,只是对案主说:“我理解你的感受。”这样的反应有时恰恰让案主怀疑工作者的知觉能力,而影响案主打开心扉向工作者袒露自己的心迹。

同理心技巧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同理反应,工作者对案主所明显表达的感受,只是部分了解,作出的反应和案主的感受无关,并阻碍与案主间的沟通。工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改变谈话的主题,与案主发生争论,并提出不成熟的建议,甚至采用说教的方式,导致偏离案主求助的问题,这样做会让案主产生困惑,或出现防卫性的行为,使谈话难以顺利展开。例如:工作者说:“只要你照我说的去做,我想你一定会成功的。”(给予建议)“如果你去年努力的话,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说服案主)“你和上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关系如何?”(改变主题)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工作者是从自己对问题的解释作为回应的内容,而不是以案主的内在体验为主,反而有可能影响案主的思维,影响案主接受服务,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案主的反感。

第二层次的同理反应,工作者对案主表达的信息作出了反应,但却误解了案主的感受,或部分误解信息的真实部分。通常工作者用了不恰当的词语来形容案主的感受,或者错误地解释了案主的感受,例如:“我看到你觉得很乱,但你应该多点耐心。”这里工作者用“乱”来形容案主此刻的情绪,但比较模糊,若能找出像“焦急”、“生气”、“烦恼”等更具体的形容词,就可以更准确地反应案主的内在体验。又如:“你因为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想的成功,好像有点失望,但是服务是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很快显出效果来的。”这句话前一句很好,反映了案主的情绪,但后一句似乎是解释原因,又建议不要抱太高期望,相应就减少了同理的本质。

第三层次的同理反应,工作者能正确反应案主所表达的事实和感受,但仅限于案主表达的范围,未能超越案主表达的感受和信息。如“你对最低保障金的申请进度的缓慢好像很生气,而且对能否拿到钱也表示怀疑。”“我看得出来,你觉得很失望,甚至反问自己,儿子真的可以回到你身边吗?”这两个例子都是对案主陈述的事实和当时感受的正确反应,但还没能揭示隐藏在案主陈述背后的感受和含义。

第四层次的同理反应,工作者能正确反应案主陈述中隐藏的情绪和内容,使案主能觉察内在更深的情绪,但不探究行为的意义和目的。如“你对孩子抚养权的申请没有进展感到挫折,你也开始怀疑是否要和我这个年轻的社工继续合作,还有必要继续这个服务吗?”这个反应不仅表达了案主目前的情绪和抱怨,而且指出了案主内心深处对工作者和机构的怀疑。

第五层次的同理反应,工作者能够反应案主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并且随着案主情绪的变化,使用恰当的声音和表达方式,将工作者对案主外在和内在反应的了解,在正确的时机传达给案主。工作者的反应还可能为案主的成长指明方向。如:“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让你觉得很受挫折,从你的谈话中,我好像觉得你不太确定是否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甚至对我们有些失望,我希望你能相信,我和有关部门会尽我们所能地帮助你,而且只要你努力是有可能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工作者在反应情绪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未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同理心技巧是工作者与案主面谈过程中需要普遍运用的技巧之一。它不仅在接案初期有助于和案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且在以后的会谈过程中也有利于维持和案主的心灵接触,在面质案主之后或遇到障碍之时,运用同理反应,可以及时疏导负面的情绪,引发案主深入的探讨。当然,工作者有时会担心自己能否每次都正确地反应案主的感受,生怕因此而伤害到案主及专业的助人关系。事实上,在同理反应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工作者表现出了解案主经验、感受的真诚努力,即使有些时候反应不够正确,但工作者开放、非防卫性以及真诚地去理解案主的态度同样有助于助人进程,而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同理心

同理也叫同理心,是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工作技巧。它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在为受助者服务的过程中,面对受助者对自己困境的表达,社会工作者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也就是说,面对受助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应该像受助者那样去理解问题,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要能够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同理心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方面。社会工作者具有同理心,才能实现与服务对象的深度沟通,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我们在其他工作中有换位思考的说法,这比较接近同理心。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manual/2015/0730/231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