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风采 记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总干事范惠娟
记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总干事范惠娟
带着对社会工作的无限好奇和热情, 2004 年,作为上海市首批注册社工师,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综治办主任的公职, 投身于当时还处于初建阶段的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成为上海市第一批青少年事务社工。因为她知道, 在一个还未发展的新领域, 一个新行业的兴起一定需要一些敢为天下先的人。她叫范惠娟,现任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中心”)的总干事。2003 年,范惠娟成功通过了上海首批注册社工师考试,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具有专业中级社工师资质的一员,并从此踏入了青少年社工的道路。多年来,范惠娟在自身成长的同时还带领着团队不断探索、辛勤耕耘,逐步将阳光中心打造成了专业领衔、职业领先、管理创新、群众美誉的专业青少年服务机构,确立和巩固了阳光中心在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的领先地位和规模优势。
倾心投入机构建设
为了增强机构的运营效率,2008 年,范惠娟在团队中开展了年度考核评优工作,树立了一批优秀工作站、优秀站长、优秀干事和优秀社工的先进典型,极大地激发了站长、干事以及广大基层社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她还经常深入走访基层,了解基层社工工作情况,切实帮助基层社工解决实际工作,大大增强了机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了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在她的推动下,阳光中心建立了多层面的培训体系。针对站长、总干事,开展“管理人员培训班”,有效提高了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针对优秀社工、骨干社工,开展“骨干培训班”“赴港交流”等,有效开阔了骨干社工的眼界;针对全体社工,开展“三年梯度全员培训”,课程范围涵盖“青少年与社区”“社会调查知识”“价值观澄清”“青少年与家庭”“案例研析”等十余门课程,鼓励社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课,提高了整个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针对新进社工,开展“新进社工封闭式培训”,在提高新进社工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新进社工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注重培养品牌项目
在做好社工基础工作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阳光中心的生存能力,范惠娟还非常注重培养中心的品牌项目。自2008 年以来,她领导团队开展了“考查教育”“阳光下展翅”“‘青苹果’禁毒计划”“阳光乐园”“‘我要爱阳光’灾后重建项目”“守候花季”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小海豚”来沪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培训计划等项目,部分项目逐步实现了自主化运作的模式,并取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高了阳光中心的生存能力。知易行难,工作的开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但雷厉风行的范惠娟带领着她的团队依次贯彻完成了“三年成长计划”“四年增能计划”的目标与任务,目前正在实施机构“四年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推进,使阳光中心在短短十年发展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荣获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社会工作示范单位”“上海慈善奖”等多项荣誉。范惠娟本人亦获得了“上海市十大社会工作突出贡献人才奖”“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和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良好的工作成绩使阳光中心在行业内也取得了一定的知晓度,香港、台湾等地多次邀约范惠娟赴当地开展学习交流工作,并合作研究课题与项目。深圳、福州、大连等地也先后与阳光中心进行往来学习和考查交流,新疆喀什、云南迪庆、云南鲁甸等地也都留下了范惠娟和阳光社工们的足迹。
“社会工作的自身性质决定了它不会成就一些轰轰烈烈的事迹,也很难有惊心动魄的功绩,有的只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努力与执着。”范惠娟就是这样执着地把青少年事务工作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在经营。范惠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打造成上海最大、最具专业性的青少年服务机构,做出经验型、可复制型的模板,走向全国,为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开展贡献绵薄之力。因为她坚信,中国社会工作的春天已经来临。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tyle/2015/0728/231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