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从社工系教师视角看关于大学转专业这件事
从社工系教师视角看关于大学转专业这件事
原题:路从来都是自己走的:关于大学转专业这件事
关于道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鲁迅的那段文字: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近来,因为我工作的缘故,对之又有了多一点认识。
我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我正在备课,但是一件事情始终萦绕在我心头,让我再次思索人的道路,思索工作:思索自己这件事该怎么办——学生转专业。2013年8月底-2014年2月,虽然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学生找我转专业这件事却不少,到现在有十几个案例,大致情况如下:有的一入学就想转专业,有的第二学期一开学就通知我说“我转了专业,需要你签字”,有的自己提出转专业的想法,经过谈话最后放弃了这种想法。
学校《学生手册》上《学生管理暂行规定》一文列出了转专业的基本条件和程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学校组织考核证实,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者。3、经学校组织认定,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转专业更有利于继续学习者。4、学生休、停学后复学,因特殊原因学校无原学生所学专业的对应年级接收者。如果严格按照这些条件,我想一所近4万人的大学也没有几个学生能够顺利转专业,但是每一年却有很多人转,人们从有偏差的世俗的观念如“知名度低”“没有发展前景”或“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转到“热门的”“就业前景好的”的专业,比如,从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转到法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专业。
有一本书,叫《迈好大学第一步》,在书的第7页有一个小贴士,介绍了看专业冷热的三个维度。
一个是自我的维度,即自我意识中的专业冷热。专业的冷热以个性为导向,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个同学,他对某一专业有非常强烈的兴趣,那么,不管这个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如何,其未来的工作环境怎样,他都认定了这个专业热门,不会改变和动摇。目前,我国大学生很少一部分大学生以此来选择专业,有相当多的学生,要么经过应试教育的扭曲,已经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么由于报考大学的现实利益,已经顾不上自己的专业兴趣。相对而言,国外的大学中,持自我我唯独的学生相当普遍。
二是需求的维度,即专业冷热有社会供求关系决定。供大于求则冷,供小于求则热。社会供求关系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变化、相关专业学生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前几年某一专业热门,比如财经类、管理类,但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因为高校看到他们热门,扩大招生,改变了社会供求关系。
三是职业维度,与个人兴趣无关、与社会供求关系无关,只与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社会意识有关。专业的冷热由职业薪资待遇高低、工作环境优劣、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工资高、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则热,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则冷。比如金融专业。
这篇文章还谈到了就业的三种类型,一是专业密切型、一是专业相关型、一是专业无关型。顾名思义可知其含义,不赘述。
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也多次推荐学生认真阅读,但恐怕只有一部分人认真读了。客观来讲,确如这篇文章所分析,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中国有多少所大学?中国有多少大学生?我查了一下,不包括军事院校的普通高校1000多所,2014年中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659.4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9万。中国的大学培养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大学培养了多少“大师级”和“妖怪级”的学者和大师?标准不一,具体数字也不同。我知道不能用这样的标准来评判一个国家的大学,亦不能用简单的数字去评价大学的意义。现在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化教育,本科生,突出传授基本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大学在为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做贡献。这样讲,肯定有人觉得浅薄。以我仅有的30年人生经历尤其是拿到大学通知书后从来没有萌生过转专业想法的经历,是太过浅薄了。
中国有名的大学,屈指可数。近年来大家所熟知的985、211工程、小211工程所包括的大学有多少所,中国有多少大学适龄人口?中国有多少人?从教育资源讲,僧多粥少。从前面的维度来讲,多数学生因为应试教育,因为争取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不得不被迫丧失自己的兴趣。所以,有些同学说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其实,一般没什么意外,都能够顺利毕业。
转专业后一定好吗?
我和自己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不确定,不一定好,也不一定不好。跟好多因素有关。家庭环境、个人自我调适、社会环境等。有的同学转专业后,说不定多年之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当年自己的决定而庆幸。也有可能不好,转专业后因为同学不熟悉,社会交往出现问题,考试出现多门不及格,打击自信心的同时亦后悔自己的决定,但因为怕丢面子也无法再次调回原专业而愤懑半辈子甚至一辈子。
我把我知道的,会告诉同学们,不一定对,但也有可能是对的。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情形不同。我认为同学们不应该把心思花在到底应不应该转专业、到底能不能转成专业上,把时间花到这件事上,有多少大学美好的事情等着大家去享受呢:图书馆、新同学、看电影的周末、美妙的约会、令人激动的课堂和八卦不完的新进老师…..也就是应该“既来自则安之”,人生,我们自己能够左右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些,或许只有当大家自己遇到一些事情碰的鲜血直流时才会体会到。随遇而安,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呢?被现实碰的头破血流时,现实中并没有私人定制来为你实现梦想。
学生不这样想,我告诉他转专业的规定,告诉他我的所见所闻、观察和思考、分析,他只给我一句话:我想转,为什么你们都不想让我转?!
我很是无语。当然,这些学生起码告诉我他想转专业,让我知道他的想法。更有甚者,一个电话过来:老师,我已经转专业了,需要你签字。这个时候,我惊愕,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和痛心。
一个是,我说的,学生可能不信。一个是,我自己的学生,自己留不住。留住半年,只是留住了身体,没有留住心。一个是,我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了个问号。一个是,学生以后会不会埋怨我。一方面是学生转专业成功,但毕业后发展不好,他会不会埋怨我当初为什么没能阻止他转专业,从内心深处说:哎,这个老师,不称职,明知道转专业不好,还不强力阻止我。一方面是学生转专业成功、以后发展也不错,但因为当年有我的思想,差点没转成,从内心深处说:哎,这个老师,幸亏当初没听他的。
当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学生培养专业认同成功的怀疑时,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现在为什么要写下这些文字?
或许是社会工作者经历给我留下的财富,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尊重、平等、案主自决的价值观让我这么说、让我这么做。
路,从来都是自己走的。最终的决定权很大一部分在学生自己。如果真心想转,为什么要有“希望自己的学生留在自己专业学习?”“什么是自己的学生?是自己的学生吗?”这是社会工作给我留下的深深的烙印,反思,深入的反思自己。包括我为什么担心学生会埋怨我。我的工作和付出到底值不值。我能做的,我想我做了。至于最后怎么样,我不知道。
现在,我只是、只能祝福他:一路走好!一切安好!
2014年2月25日 于随遇斋十一号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5/0701/226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