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唱出健康 唱出快乐---军休干部歌唱兴趣小组

唱出健康 唱出快乐---军休干部歌唱兴趣小组

                  唱出健康  唱出快乐---军休干部歌唱兴趣小组

作者:派驻济南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槐荫服务处社工  胡良 (济南社会工作协会)

济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乔世东

小组基本资料:

名称:“唱出健康  唱出快乐”军休干部歌唱兴趣小组

性质:开放式、兴趣发展型小组

对象:济南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槐荫服务处军休干部

人数:20人

节数:共6节

小组缘起:

笔者为派驻到济南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槐荫服务处的工作员,服务对象为分散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按照军休槐荫服务处分散安置军休干部“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计划,通过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借助对问题与能力,行动与资源的分析,结合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军休干部歌唱兴趣小组,试图丰富服务对象的晚年文体生活,展示才艺,唱出自信,唱出健康,全面提高服务对象的自我认同感,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引导服务对象对分散式服务管理模式的认同,做好社会化角色转换,做好心理补偿和精神慰藉,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适应从军队到社会的新环境,树立正确的休养观,促进相互间的心理支持和日常生活中的自助互助,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更好地融入社区和社会。

小组目标:

1.创造一个军休老人参加活动的环境,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兴趣,让他们从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充分体现老有健康、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念。

2.在活动中宣传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让服务对象认同接纳社会工作者,遇到问题困难时会想到寻求社工的帮助。宣传分散式服务管理模式,让服务对象理解认同这种模式,从而更好的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融入社区和社会。

3.在活动过程中通过鼓励和赞美,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分享和理解。提倡互助互爱,形成互助网络。

4.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并培养小组领袖和积极分子,推动小组领袖能够自行组织成员参与正式表演,期望小组活动具有可持续性。

小组理论依据及设计理念:

一、社会撤离理论

认为超过一定的年龄,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能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的撤离,无论这一过程是因老年人资源还是由社会起动,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凯文的活动理论

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三、符号互动理论

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积极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小组内容及流程:

第一部分:小组计划

1、招募方法:张贴招募启示、派发宣传单、电话邀请等

2、活动周期:每周二下午14:00-16:00

3、活动地点:戎秀苑军休支部社区活动中心二楼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改变)

4、小组活动内容:

(1)组员及工作员的相互认识,了解需求、建立关系、取得信任。发掘领袖人物,并引导其组织歌唱兴趣小组活动。初步沟通,让组员清楚小组目的及活动内容,并澄清他们的疑问,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规范,使得他们对小组更有归属感及承担责任。邀请组员表达参加小组活动的感觉,让工作员明白他们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并能从中改善。

(2)开展增能训练。开展“快乐大合唱”活动。分为六节: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节,促进工作员与组员之间的进一步相互认识;第二节,协助组员进一步建立自信心,以愉快的姿态放声练习;第三节,练习中声区的发声基础;第四节,练习中高声区的发声基础;第五节,练习高声区,并练习合唱一首歌;第六节,结束小组,总结和巩固学习成果,并鼓励组员持之以恒。每节以经典老歌的回忆和演唱练习为主,加以新歌的学习。邀请专业声乐老师加以指导,学习发声、气息、形体、基础乐理等知识,并穿插国际国内演唱比赛视频资料的观摩。

(3)提升小组内部凝聚力。通过多次引导和讨论,共同决议成立艺术团。命名“戎秀艺术团”,同时,交流歌唱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并用集思广益的方法去想应如何处理,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4)平时作为歌唱兴趣小组活动,需要的时候进行强化训练,使其能够运用自身能力,自主组织参与正式表演活动,推动军休文化建设,促进政府构建社区共融的文化氛围,为政府开展文明城市增添亮点。

第二部分:小组发展状况

本案例的工作员在开展小组社会工作之初,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工作知识宣传与普及活动,曾与服务对象进行过详细的交谈,电话联系,并进行了健康养老问卷调查,以评估他们的真实需要。

工作员不但详细而又全面的了解了服务对象的具体信息,还了解到了服务对象以往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同时还包括服务对象的亲属以及朋友的一些信息。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许多军休干部退休后产生失落感,对分散式服务管理模式的不理解,离开军队到地方的失落情绪加之有的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很多军休干部也表示热爱文体活动,希望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但又难于找到合适的组织。

工作员试图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调适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帮助服务对象适应从军队移交到地方的新环境,改善人际关系,互助互爱。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与社会集体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实现精神生活的满足,使其晚年生活更为充实。

一、前期准备

在前期的准备中,工作员共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了解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进行预估和需求评估,共招募20多位军休干部参加歌唱兴趣小组。具体开组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加入或在旁边围观。另一方面,是制定符合小组成员实际情况的歌唱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书。经过两个月,本案例中的小组工作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

二、小组初期

小组初期过程中,工作员与服务对象进行了较为初级的互动。因为工作员前期对社会工作知识的宣传普及,所以与服务对象之间,比较熟悉,这也有利于歌唱兴趣小组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小组成员聚集起来之后,互相介绍熟悉,探寻小组目标和规范。

在这个阶段,小组成员之间尚未完全的具有专业性的彼此熟悉,成员会出现对小组怀疑的态度。组员对小组缺乏信任,于是工作员针对这些问题,协助组员进行了澄清,认识个人需要。面对小组成员的彼此陌生感,工作员尽快的通过一系列与歌唱有关的游戏互动,打开局面,促成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工作员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小组领袖,使小组顺利过度到成熟阶段。帮助组员顺利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小组领袖的地位尚未巩固。

三、小组中期

小组中期分为两个方面,小组重整和归纳阶段。组员开始关注自己在小组中的权利与地位,关心自己被小组和他人接纳的状况。成员个人的“本我”暴露有所增加,组员出现了一定的负面情绪:不安、有超越他人的意愿。但是受到前一段活动的影响,小组成员不断的确定小组对他们的意义,再度选择投入和承诺,是分化之后的小组,出现整合现象。

小组中后期出现了相互信任、小组静距离和归属感增强,彼此坦诚交谈,互相分享唱歌经验。在这期间形成以军队退休干部吴老师为团长,3名军休干部为代表的核心领袖团体;经过多次统计,招募人数达到80名,其中比较固定参加活动的人数有30名左右;组成了歌唱队,舞蹈队,太极拳队、器乐表演、模特表演队,此阶段小组内小组领袖地位确定,规范被大家接受并遵守,小组已经能够初步的有效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在小组中期,随着组员的沟通和互动增强,组员之间互相磨合,歌唱发声整齐,能彼此注意,注重组员间的协作。小组进入凝聚与和谐阶段。

四、小组后期

小组活动成熟后,工作员带领大家就前几次活动进行回顾,引导小组成员反思自己的收获和变化,大家表达自己参与小组活动之后的收获。小组成员彼此交流心得和感受,还互相提出了许多建议和对今后的打算,小组成员都希望以后可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经过增能训练,自主联系了广场舞资源,认识了舞蹈老师并获得其帮助,最终学会了两个舞蹈,组合成了一串可以表演的节目。

整个小组活动的气氛都十分融洽,最后更是表达了对小组工作的认同。与第一次活动时比较,大部分组员无论是仪表还是神态都更加自信和爽朗。小组成员彼此建立了关系,而且已经开始了互相间的关注和支持。小组活动中发掘出的领袖人物和积极分子,他们在小组活动结束后与我们进一步的深谈,他们都表示我们撤出后要发挥作用,把歌唱兴趣小组活动继续搞下去,这也达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目标。

小组评估与总结:

一、小组评估

(一)评估方法

1.在小组开始前以及小组最后一次结束时,组员安排完成同一份问卷,以比较他们在参加小组前后对对方的沟通模式以及技巧有否改变。

2.小组过程中,各活动环节中的经验和感受分享。日常小组活动每进行一次就总结一次,比赛或演出后要及时做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日后的活动中改正,找出优点加以发扬。

3.工作员在小组进行时的观察和分析。

4.从出席率以及参与、投入程度作评估。

5.通过与组员的倾谈来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6. 年终成果展示。举行迎春联欢会。

(二)评估结论

根据社会工作者的调查和统计,经过了歌唱兴趣小组的活动,服务对象对社工工作的认同感增强。从军队移交到地方的不适应感逐渐消除,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心情愉悦度、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小组活动之前与小组活动之后,服务对象行为活动有明显区别,互助互爱、社会参与、自信心有所改善。并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活动理念为指引,坚持长期开展这一兴趣小组的活动。

二、专业反思

由于服务对象的老龄以及生理、心理特点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群,小组工作的活动设计以及技巧运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摒弃批判的态度而多接纳案主。

2.工作员要相信服务对象能够改变自己,要保持主动参与和真诚的态度。

3.抓住服务对象的特点开展服务。小组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工作员应该做相关的社工知识宣传,让服务对象了解社工是做什么的,能够帮助协助他们做些什么。工作员应该充分了解参加小组的服务对象的需要、期望以及兴趣,开展有针对的专业服务。

4.每次小组活动前,工作员都要预先准备好活动内容和所需物资,并用示范的方式具体、简单地引导组员如何参与。每次活动后,工作员要多用启发的方式协助服务对象把参与活动的感受表述出来,并把这些体会与小组宗旨联系起来,加速服务对象对小组的认同。

5.工作员对服务对象要多用称赞的技巧,以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小组的积极性。

6.持续服务的开拓和再拓展。通过社工的半年跟进,在文艺氛围相对较少的社区中,克服种种困难,发掘和协助培养了一批军休干部文艺队伍,并在协助小组成熟的过程中,成功举办了迎春联欢会,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晚年生活。

督导点评:

这次小组工作实务,在小组成员的遴选、小组组成、小组目标制定、以及每次小组活动内容安排上都符合专业的视角。活动完成后能够较好地达成小组目标。但是小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利用小组内部资源,小组动力(小组成员的沟通、互动、问题解决、决策、冲突等),来提高小组成员的“自助能力”,能力建设一直是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所强调的,在助人中忽略了能力建设,那就失去了社会工作的根本。

作者简介:

胡 良,30岁,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助理社会工作师。现服务于济南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槐荫服务处。分散安置军休干部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负责人。

服务心得:我相信改变的力量,相信服务对象是可以改变的,同时环境也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这个行业很特别,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磨练。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踏实地把它做好,放慢心,就会看到变化和希望。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5/0625/225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