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风采 涉外社工:洋居民了解上海第一扇窗
涉外社工:洋居民了解上海第一扇窗
原标题:涉外社工:洋居民了解上海第一扇窗
涉外社工李越甦(左一)和外籍居民一起认领爱心心愿。 陈凌燕 摄
她本来是一名英语老师,没想到七年前却走进了社区,服务对象多是洋居民。“小时候爱看港剧,对剧中的社工印象最深。谁知现在自己也成了国际社区的一名社工。”说这话时,陈凌燕扬了扬胸前的标识牌“外事联络员”。在花木街道联洋新社区涉外服务站,这个职务有个更官方的称谓——“涉外社工”。
外语能力仅是敲门砖
老外到上海,需要去当地派出所办理“外国人临时住宿登记”。而在花木,老外到家门口的涉外服务站就能登记,“涉外社工”通常就是迎接他们的第一人。
这个涉外服务站,是集入住登记、咨询指导、沟通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服务站配有8名涉外社工,都是学有专长的“80后”。陈凌燕是站长,英语达到8级水平;徐佳具有日语二级能力;何莺雯曾留学韩国;孙肖俊韩语四级水平;其余几位也都拥有英语八级和口译中级以上水平,堪称是语言能力很强的团队。
在这儿,出众的外语能力仅仅是敲门砖。花木街道与浦东新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处、花木派出所等合作,还要对涉外社工进行全面业务培训,包括社工服务、涉外政策动向等专业知识。
走进小小的服务站,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墙上挂着一张张洋居民的活动照,8名涉外社工的信息也一目了然。书架上放着宣传册,其中《出入境服务指南》、《安全防范小贴士》 等材料有序摆放,国际电话、国际传真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
一人负责两三个小区
“你的房东叫什么名字?”陈凌燕询问前来登记的澳大利亚籍人士皮特。皮特会说中文,但不会写,指着手机通讯录里的房东名字拼音给她看。为了信息不出差错,陈凌燕立马登录信息系统,查询皮特先生提供的租房地址,不一会儿就查到房东的准确中文姓名。
居住在联洋地区的外籍居民,多以公司职员及其家属为主。他们在华居住时间从三个月到两年不等,最长的不超过五年,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给涉外社工的服务带来很大挑战。作为上海首家社区涉外服务站,很多事都要先行摸索。
有位美国人找陈凌燕咨询他的孩子能否读公办学校?他是否享有医保待遇?陈凌燕查询相关政策,“打听下来,持有国外引进人才居住证就能享受上海市民待遇。以后遇到此类资质的外籍人员,我会主动告诉对方这项政策。”
服务站就像中枢,功能辐射整个街道。8位涉外社工分别安排在四季雅苑、仁恒河滨等18个小区的6个居委会,1人负责2至3个涉外小区。陈凌燕介绍:“老外办好证,我们给他送上一本《社区活动记录册》。告诉他,每参加一次社区活动,就会在记录册上盖一个章,积满5个章,将被授予联洋荣誉居民的称号。”拿到记录册的洋居民,一开始既有几分惊喜,也有几分疑惑。因为,他们对中国社区管理的基本生态有点隔膜。“我讲居委会,他们不大理解,但跟他们说我是这里的social worker,他们就懂了。”陈凌燕知道,自己有必要帮助洋居民更好地理解中国。
这份工作需要高情商
35岁的新西兰人贝塔初到联洋,第一个认识的就是陈凌燕。将孩子送往幼儿园后,贝塔打电话问陈凌燕:“为什么幼儿园一定要我女儿参加体检,还要打防疫针?”贝塔所在的国家并无此项要求,她想不通。陈凌燕耐心跟她解释,这是幼儿园为保证全体儿童健康的一道必经程序。贝塔考虑后接受了这个做法。
“这份工作需要高情商,有时我们也充当国际老娘舅。”1986年出生的孙肖俊擅长化解各类矛盾。一次,有居民跑来投诉,说邻居韩国人喜欢自制泡菜,但气味酸辣,弥漫整个楼道。希望精通韩语的孙肖俊去帮忙提醒一下。孙肖俊上门,用一口流利的韩语进行婉转交流,说得韩国居民连连称是,很快楼道里再无泡菜味。
又如人口普查,之前居委干部敲不开的门,涉外社工却敲开了。他们拿着普查资料登门,用国际惯例和洋居民沟通、解释,大家都很配合。“垃圾分类”在小区试点推行时,特别受洋居民欢迎。国际妈妈俱乐部的洋太太精心制定环保倡议书,贴在海报墙上求居民签名支持,“他们提的活动方案很精心,我们全力支持!”
琐事之间建立起友谊
细心的社工发现,一样是参加志愿者活动,洋居民的关注点很特别。有一天,几位洋居民带着红袖章加入啄木鸟行动。看到地上乱丢的果皮纸屑,一位英国籍老外总是“慢半拍”。原来,他在测量垃圾桶和石桌、石凳间的距离,“如果垃圾桶的位置太远,居民乱扔的概率必然大,该从源头上合理规划环保配套实施。”
每逢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社工就会举办自助餐、晚会及狂欢派对。“这些活动看似简单,但一点都马虎不得。”陈凌燕说,涉外社工需熟悉各国宜忌。比如,食物的准备、花卉的装点就很有讲究——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都会准备素馅的,以备素食主义者食用;送花不能送黄色的花、菊花或者杜鹃等等。
陈凌燕的书桌不大,却透着异域风味,迪拜的椰枣、新加坡的捞面、别致的美国丝巾……每件小礼物都诉说着一段跨国友谊。
美国人麦克和陈凌燕相识于一起钥匙事件。“麦克的钥匙丢了,和物业沟通困难,他就找到服务站,我去菜场帮他配了一把新钥匙。”一次,小区换了电子门禁卡,被困在门口的麦克又想到了陈凌燕,求助电话打过来事情得以顺利解决。慢慢地,他们成了朋友。麦克回国前对陈凌燕说:“公司还会派人过来住,希望你同样能帮助他。”临走前,他留下了一条精心挑选的丝巾。
孙肖俊热情活泼,韩国人崔先生犹如“他乡遇故知”,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中国朋友就是她。小孙帮崔先生孩子推荐幼儿园,还成了他生意场上的好参谋。《来自星星的你》 在中国热播时,崔先生和小孙聊天中得知,年轻人中流行“炸鸡和啤酒”,他便趁热打铁开了家烧烤店,炸鸡、啤酒卖得特别火。
社工精神是助人自助
有时,洋居民会关心地询问:“服务站的社工为什么都是女孩子?”其实,服务站也曾有过两个男生,但后来都辞职了。“相比一般的社工,我们的收入每月只高出1000多元。而这份工作的外语能力门槛并不低,有这样的外语能力完全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若没有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哪能坚持下去?”在陈凌燕看来,涉外社工和普通社工一样,现阶段有其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只要用心,小天地同样能有大作为。
每年,澳门百人人才计划中的社工会来联洋新社区涉外服务站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给人很多启发,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陈凌燕说,社工精神就是助人自助。以前,服务站组织的活动更多是复制其他社区的涉外版,现在服务站致力于搭建大平台,让洋居民自己发动力量、自己设计活动,从而提升参与度。
【记者手记】
拿较低工资的“职业雷锋”
在上海,服务社区外籍人士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物业、社会组织、涉外社工。花木社区涉外服务站属于第三种。花木社区现有常住境外人员1.73万,约占整个浦东的1/5。其中,7000余人居住在占地4.4平方公里的联洋国际社区,涉及81个国家和地区。
社工是急需人才,却面临待遇偏低、流失严重等诸多成长的烦恼。因而,有人称社工是拿较低工资的“职业雷锋”。但是,不少人依然克服重重困难,选择在这一岗位上坚守,只因为他们更关乎价值。
几年历练下来,涉外社工的口语更地道、视野更开阔,与老外的交流也更有底气。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心服务,每个人都收获了弥足珍贵的跨国友谊。她们的阳光、温情,以及善用专业方法预防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也给洋居民打开了解上海的一扇窗口。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tyle/2015/0616/224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