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百家争鸣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讨论的实务意义检讨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讨论的实务意义检讨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讨论是当下时兴的学科话题。社会工作是拥有一整套价值体系和理念的学科与实务工作,一个社会工作者也被描述为“价值注满的个人”(高登斯坦),而这一套价值理念必须切合于社会工作开展服务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西方土生土长而嵌入中国社会的实务工作,其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及所持伦理等工作相关因素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转变和发展。伦理是中国学者自古以来的学术兴味所在,故而自新世纪以来也已有不少学者都对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做了充足的探讨,可这些探讨中有多少观点真正为社会工作伦理起到了本土化建构作用,又有多少“本土化”了的伦理探讨指导了实践,是需要和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如果这些讨论不能指导实践,尤其对于社会工作这一强实务性学科而言,其自身意义就更岌岌可危。

一、社会工作伦理的学术热门与职业冷门矛盾

社会工作伦理是指导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其本土化发展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密不可分。社会工作自80年代末重新嵌入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如同在其他绝大部分国家一样,分化出了两种角色存在:其一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系下属的二级学科,其二是作为一种专业的实务工作存在。按理说,二者的发展应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发展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但就目前而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远超越了其作为一种实务工作的发展,一直存在的脱节现象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演越烈。其中诸多原因,最主要的仍是高等教育领域扩招与现实社会工作环境的不符。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是作为整个高等教育扩张的组成部分而迅速发展[i],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设专业教育的4所高校到目前为止超过200所高校;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能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却是紧缺的。专业的社工机构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直辖市或东南沿岸较发达城市发展成熟,而其他非专业的与社会工作专业强相关的岗位中,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秉持“精兵简政”方针,民营化、私营化、市场化的大潮流使得政府无意再添一副碗筷[ii],市场机制中各企业自身建设也并未完善,能供给社会工作者的岗位也很有限,而广大社区基层工作无论从薪金待遇还是工作性质都难以令广大高校毕业生满意。加上目前一般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度有限,社会工作专业声望资本匮乏,就产生了对高校师生而言的社会供给与自身需求的巨大差异,和对社会而言的高校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巨大差异。

然而这并不妨碍社会工作专业在学术界的发展,毕竟高校囤积着大量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资源,且现实社会也依然在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以“社会工作”为主题的论文从1988年的20篇发展到2001年的150多篇,2006年突破1000篇,此后每年论文数目都在2000篇以上,2013年、2014年均突破4000篇;同时,社会工作伦理的讨论也应潮流兴起,检索以“社会工作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为主题的论文,都分别从2001年(该年王思斌发表具有“本土化”标志意义的《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10篇左右发展至2009年突破百篇,2013年、2014年均超过300篇。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伦理的本土化毫无疑问正成为学术热门。

 

二、伦理本土化的学术讨论与实务运用的距离

如前所述,同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进程中表现出的“专业实践先于专业教育”、“民间专业组织实践先于政府介入”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超前于本土的专业实践。[iii]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实务为根本的学科,学术发展应依托于大量实践基础之上,若不然,就必然有很多与实务脱节甚至毫不相干的学术泡沫充斥其中。大部分关于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教授学者都有过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以权威教材著者为例,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广泛使用的教科书《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的作者之一的拉尔夫·多戈夫(Ralph Dolgoff)教授,本科、硕士与博士都是社会工作专业,拥有丰富实习经验,另一位作者弗兰克·M·洛温伯格(FrankM Loewenberg)更是有多家社区中心工作经历;反观中国,“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社会工作概论》的主编者王思斌、夏学銮等知名学者,多是历史系、哲学系毕业的教书匠,一直以观察者、研究者而非实践者的语言与视角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研究。而广大真正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士由于制度、职业分工与社会观念的士与民、读与行之别,很少能参与教材编写或走上高校教学的讲台,实务与学术成了不同方向发展的两个圈子。因而我们影响较广的研究范式与实践就已存在隔阂,显现出重视系统的构建、描述与分类,理论的套用和阐释,而缺少和忽略与现实案例结合的总体特点,再加之各路学者对权威范式的走样模仿,社工伦理本土化俨然成了社会工作的皇帝新衣。以下就将列举一些笔者认为专业伦理本土化学术讨论所存在的问题。

(一)中外比较的讨论范式

由于伦理具有哲理性和形上性,许多本土化研究的论文将社会工作伦理作为中外文化的比较的桥梁大作议论,有的学者进行了新教伦理与佛教观念、西方人本主义与中国儒家思想、西方平等自由社会追求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对比[iv];有的学者则进行了西方的“博爱”与中国“差序之爱”的异同考究[v],等等。我们不可否认诞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有其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这种宏大的对比有其存在的文化意义,但有多少实践意义呢?在中西密切交流的今日,中国社会并不全然接受也不全然排斥西方文化和价值,不同文化在社会中是呈交流融合状态的,应社会现代化而生的社会工作在其专业化、本土化过程中应以实践、实用为导向,“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在具体的工作者与案主互动中,哪种文化语境有用就用哪种,以此总结出自己的专业伦理。譬如在堕胎与否和同性恋婚姻等具体问题上,依中西价值的差异确实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实践中发展和建构伦理。而以文化比较的视野将社会工作的文化语境绝对化、类型化,在诸如新教伦理与佛教因缘观念的差异的抽象讨论上建立的伦理必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新教与佛教各种的理念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本身就难以评估。

(二)传统文化的概念游戏

在伦理本土化学术讨论热潮中,中国传统文化(由以儒家文化为主)被视为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重要资源。这类探讨存在的问题是:其一,以许多已不适用于今日的传统文化去理解社会环境和指导实践。譬如,有学者提出儒家“均贫富”、“大同社会”的社会福利思想,并指明这种思想是“将社会福利当做维护统治秩序的手段”,而西方社会工作则将社会福利视为“公民应当享受的权利”,并认为在这一观念上要进行本土化的适应[vi]。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也讲公民权利,这种传统观念显然是过时了的,何来本土化适应之说?其二,很多学者将贴出儒道释墨的诸多关于君子、仁爱、礼学、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典句,企图将社会工作专业化以传统文化武装起来。诚然,照搬西方模式将使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开展遇到困难,但满腹经纶是否就符合现时中国社工的需要?在这些讨论中,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的助人事业的“专业性”似乎被拿掉了,而作为一种单纯的助人事业任学者往其中堆塞各种传统文化的概念、理念。笔者认为传统文化能为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中提供不少接地气的话语术,比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于“同情心”,可在实践工作与伦理操作守则建立中发挥一定作用。但以传统价值观直接嵌入当下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构建,不但不会成功,反而很可能弄巧成拙。

(三)困境制造与口号构建

伦理本土化学术讨论习惯制造困境,而建构乏术。很多困境,如前面已零星提到的一些,大多是学者在中西文化比较中作为饶有兴味的差异而提出的,但多未给予有效解决方案,仅提出要“予以注意”的口号式方案。如有的学者认为儒家“礼学”的人伦秩序致使中国人的求助模式注重血缘、亲情、熟人关系而不愿向陌生人或制度渠道求助,但并未予以解决之道,只说要像儒家一样“积极入世”,将专业性与文化特性“两相结合”以促进本土化[vii],而规避了人情关系的建立对专业性干扰的重大伦理命题。还有学者指出,西方社会工作基于新教伦理能对“坏”的职业从事者(如刑满释放者、吸毒人员)一视同仁进行服务,而中国作为一个道德先行的社会无法使社会工作者安心为“坏”职业人服务,不然中国社会将削弱对社会工作的信任。对此该学者认为只能尽可能绕过“坏职业”这块“是非之地”,借助“好心有好报”的传统思想资源去弥补。[viii]这里也是十分明显的逃避专业伦理命题,而且将社会工作专业化置于无法突破道德审判的低洼。

而在专业伦理的建构上,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类似中西伦理价值对话与融合的口号和宏大命题,将“以人为本”(黄耀明)或将中西结合之“爱”(徐亚丽)作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伦理的核心,但鲜有人提出一套完整的专业伦理体系。王思斌主编的被广泛承认的国内教材《社会工作概论》中,提出了对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操作守则四层次构建,“专业伦理”部分却写着“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的社会工作的伦理法典”六层次内容。[ix]可见,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本土化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依然是模糊不清的。

 

结语:以实践解答伦理建构问题

回顾历史,1987年民政部与北京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恢复;2000年前后,上海浦东新区开始在医院、学校、社区设置社会工作站,标志着内地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实务的发展近十年,故而超前的脱离实际的讨论也不是不可理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通用流行的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也经历了近半个实际的发展: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引入社会工作后,直至1947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才建立了正规守则,1960年才第一次使用正规的道德守则。可见,伦理守则是社会工作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x]伦理本土化不是文化对比或传统差异的学术问题,而是个现实社会的实践问题。只有充足的实践基础之后,社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广泛和专业的工作体系之后,关于不同文化土壤对于社会工作的影响差异才能充分显现,进而专业伦理与完备的操作守则才能建立,并且建立过程不可能仅由学者、政企领导的话语圈完成,一线工作者必须参与进来。研究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诸学者若指望在目前做出有意义的学术成绩,应该更多投身于实践与个案研究,为将来专业伦理的制定打牢基础,架空实践的学术成果大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

[i] 熊跃根.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10年的经验反思[G]//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96

[ii] 隋玉杰.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谁认可?认可什么?[G]// 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21

[iii] 熊跃根.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10年的经验反思[G]//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96

[iv] 孙健.西方社会伦理在中国本土化的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8-60

[v] 徐亚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D]山东:山东理工大学,2011:10-14

[vi] 戴诗.儒家传统思想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本土化构建[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10):18-19

[vii] 涂宇明.儒家传统思想对社会工作伦理的影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38-39

[viii] 潘绥铭.社会工作伦理准则本土化的探究[J]中州学刊,2012(1):100

[ix]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3-54

[x] 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G]// 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5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many/2015/0611/223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