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未成年人社会工作:特别的他们需要特别的爱
未成年人社会工作:特别的他们需要特别的爱
原题:特别的他们需要特别的爱
六一儿童节,人们印象中是儿童欢天喜地的日子,大多数孩子都会在这天收到祝福和礼物,学校和相关社会机构也会在这天为孩子们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以示庆祝。就在多数孩子享受节日带来的欢乐时,有一些孩子却在想着如何找到妈妈,盼着早点回家,他们就是待在救助机构的孩子们。
2013年以前,待在救助机构的孩子多为走失或被遗弃的孩子。在他们被民警或是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送到救助管理站时,工作人员就开始为他们寻找回家的路。幸运的孩子,不用在救助管理站停留太久就可以回到亲人身边,而有些孩子回家的线索却是杳然无讯。这部分孩子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在救助管理站待上一周多的时间,尔后他们会被送到当地的福利机构,很多时候,福利院成了这些孩子第二个“家”。
2013年至今,随着民政部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受保护儿童的范畴更宽了,从传统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向面临生活、监护、成长等困境的未成年人延伸,包括因父母重病、吸毒或服刑而事实无人抚养、失学辍学、留守流动、遭受家庭暴力、贫困家庭等困境未成年人等。由此,救助管理站需要面对的孩子更多了。
救助管理站里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相比,缺少家的关爱。生活中鲜为人知的蹉跎让他们变得“特别”。
家庭关爱的缺失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很不利。对于小家庭监护的缺失,社会大家庭的关爱无疑是很好的弥补。这是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也是政府职能部门努力在做的。由此,一些爱心组织和个人开始积极响应,有的着手为这些孩子捐款,有的赶在节假日去看望他们,送去些日用品。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平时关心少,节日集中关心多,只有到了某某节日,大家才会想起救助机构的孩子们。
如果将这些孩子家庭关爱的缺失拟作是一种“病”,那么我们就得对症下药,不能有病乱投医,应该像那首歌唱的那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从“流浪乞讨”到“困境”,救助未成年人的面广了,种类多了,更多的时候救助机构救助困境未成年人并不是简单的帮助一个孩子,而是其背后的家庭。那么,救助机构如何努力让“特别的他们”都能得到“特别的爱”呢?
政策支持、财政保障、社会力量的参与等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笔者看来,常态化的专业人才队伍配备,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救助服务和持续性的帮扶更是保证“特别的他们”获得“特别的爱”的必备条件。
救助困境未成年人,现有救助机构是个很好的硬件平台。但在很多地方的救助机构仍存在基础设施简单、人员结构单一的状况。对于一般流浪乞讨者的救助也许尚可满足,但谈及对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就有些捉襟见肘了。面对不同情况的困境儿童,需要各个方面专业的人才参与到救助之中,比如,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医生和教师。当然,有人会说现在救助机构里不是有社工、志愿服务的医生和教师吗?的确,社工在救助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社工不是万能的,而志愿者全凭一腔热血又很难做到随叫随到,所以专业人员常态化配备是提供专业救助的一个关键。
谈及社工,个案工作是他们的强项。个案工作很大的优势就是提供的服务非常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而面对情况各异的困境儿童,需要的正是这个。目前,多地的救助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专职社工对困境儿童进行个案服务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困境儿童的救助和困境家庭的帮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次个案的服务可能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要想真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需要救助机构予以长期的关注。其实,救助困境儿童或是困境家庭就像是中医治病,重在对自身身体机能持续性的调节,最后战胜病魔,更多的时候靠的是自己,专职社工的角色正是那个开对了方子的中医。
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已经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试点已成为今年民政工作的重点内容。时至今日,民政部已在98个地区启动国家级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各省先后确定了106个省级试点。试点在继续,“特别的爱”在持续发酵。
同一片蓝天下,每一个“特别的孩子”都应该得到“特别的爱”。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5/0603/222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