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中山公益文化节:玩“公益飞行棋”了解社工知识
中山公益文化节:玩“公益飞行棋”了解社工知识
原题:中山首个公益文化节落幕,逾百公益组织一连两天摆摊提供 公益体验
玩“公益飞行棋”了解社工知识 和理念进“残疾人体验馆”认识残疾人 的艰辛
市民排队参与亲子互动游戏。
专家义诊。
领导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市民体验手机打印照片。
市民凭记忆蒙着双眼玩"黑暗迷宫"。
孩子们现场进行绘画创作。
5月29日-30日,由市社工委、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主办,市社志联动发展中心、中山商报承办的中山首个公益文化节,在市博览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主办方还为第二届“博爱100”公益创投优秀项目和爱心支持企业颁奖。
从延续20 多年的“慈善万人行”到2013年首届“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中山公益事业文化的内涵近两年悄然向现代公益转变,由单一的扶贫、助困、助学逐渐发展为多元化公益项目“百花齐放”。其中,“博爱100”公益创投帮助不少人圆了公益梦想,催化了不少创新的公益项目,帮助了更多的人。
据悉,前两届“博爱100”公益创投,政府投入468万元“种子资金”成功众筹2600多万元项目总资金,推动230个市级优胜项目顺利实施,直接服务市民超过20万人。
“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的启动仪式很新颖,以“全民公益”形式推出首个公益文化节,让公益项目看得见、摸得着。现场,参展组织准备不少礼品,与市民玩起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公益飞行棋”传播社工理念,“残疾人体验馆”让市民学会平视残疾人,还有盲人迷宫、古村落积木、专家义诊、爱心义卖等。公益组织边摆摊边了解市民的公益需求,市民边玩边参与公益服务。
除了活动摊位,来自本土、周边城市以及香港等地的公益“大咖”,也奉上了十几场涉及公益产品设计、社工专业知识、亲子相处技巧等精彩讲座,让市民在玩乐的同时接触公益、学习公益,也参与到公益中来。活动还吸引了周边城市的学子们前来取经。
现场直击
测脂肪率鼓励市民正视健康
测血压在不少社区活动都能碰到,但在“活宝”APP的摊位,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下称“市慢非所”)现场为市民免费测脂肪率。只要录入年龄身高,站上体重测试仪器,手握测试棒拉伸至90度,不一会儿,你的“身体年龄”,以及身体各部分 (上肢、躯干、下肢、内脏)的脂肪率都会一一出现在显示屏上。市慢非所医生还会给你量身提供日常运动的建议。
该活动联合APP增加趣味性,将参与者的想法通过“活宝”APP共享到“微信墙”上。85后网友“begger”参与了测试,但结果“不忍直视”,“微信墙”滚动播出了他的呐喊:“我的‘身体年龄’竟然有50岁!”
工作人员欧慧慧告诉记者,所谓的“身体年龄”,是根据市民输入的实际年龄和其体内的“肌肉脂肪比”算出来的。通常脂肪含量高的人需要更多的运动,“身体年龄”也会越高。两天下来,有70人选择测量身体脂肪与肌肉比例。
“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让大家正视身体健康。”欧慧慧说,市民如果对身体状况有疑问的,可移步市疾控中心(地址:东区长江路70号),在职业健康监护中心大厅内免费接受“测试身体脂肪比率”等相关服务,医师将为你提供饮食、健身等指导意见。
模拟老人“蹲坑”触动很多人
模仿上肢残疾 ,用口吃曲奇饼;模仿下肢残疾坐轮椅过障碍;模仿听障人士,用手势玩猜字游戏;模仿视力障碍人士,蒙着双眼倒水……一切看似简单的动作,对“残疾人”而言就显得不那么容易。“希望通过游戏引起大家对残疾人日常公共设施的关注,同时,用另一双眼睛看他们,其实,轻度残疾人可以做志愿者,可以就业,可以照顾家庭、服务社会。”负责该摊位的同益社工服务中心苏社工如是说。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的组织者有一半都是残障人士。
同样是模仿游戏,有一点“恶心”的摊位触动了很多人。该摊位用形象的3D效果图和坡度设计模拟一个蹲厕,向市民还原了老人如厕时的困难和无助。摊位负责人、蓝天使社工服务中心谭文彬告诉记者,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平衡感和关节部位不灵敏,老人在蹲坑时,重心要比年轻人靠后5-6厘米,造成起来时容易摔倒。
“这个经过特别设计的蹲坑就是利用物理原理,将重心后移,发现不借助扶手根本起不来。”谭文彬说,不少体验过的市民都为之触动。
谭文彬介绍,家居意外已成为老人的第五大死因,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跌倒上升至伤害死亡的首位因素 。对此,该社工中心目前正进行一个叫“平安扶”的项目,为有困难的65岁以上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残疾人士家庭安装不锈钢防滑扶手。
“许多市民体验过后,了解了项目,不少人现场慷慨解囊。”谭文彬说。
"公益飞行棋"传播社工理念
活动现场,逾百个公益组织摊位忙得热火朝天。在公益嘉年华展区,最受欢迎的是"公益飞行棋"。
"志远社工"对传统飞行棋进行简单改造,格子填满知识点,为参赛者增加"进退道具"。知识点就是社工日常服务的目标或帮扶手段。当你飞到"睦邻友好"这一格时,就可前进两格;当你走到写有"因病致贫"格子,则退后两格,这时社工还会跟你讲解,真的发生不幸后如何面对。
除了公益飞行棋,该摊位通过青春艺术照,物物交换等形式介绍"社区公益"如何开展。如,日常的社工在恒常服务中,就曾带领老人家口述当年的"威水史",让社区老人找到存在感和自信,更加乐于奉献社区;物物交换提倡少持有,推进社区资源的再利用……
公益支持团队拉来15场公益讲座
在公益文化节室内站场,分A、B两区,由市联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市文明办、同心公益周末、《中山商报》"益工场" 等多家公益支持团队带来了15场公益讲座。既有实用性强,如手把手教你如何参加公益创投,亲子沟通技巧,家庭理财等讲座;也有讲授专业公益技能的,如九宫人格社工培训,青年社会创新之路,"一公斤盒子"的前世今生等。
据了解,本报"益工场"作为公益支持项目,担当公益团队"后盾"的角色,成立至今已开展多次公益讲座与学堂,为我市公益组织提供引进公益新理念等服务。作为承办方,本报还推出"博爱100"故事汇公益特刊,供现场市民免费阅读。
项目设计遵循"聆听-创造-交付"流程
设计这样一个简单易用的盒子,背后的工作量并不少,Amber分享了项目设计流程:"这几年来,我们在产品设计上一直应用的是设计思维方法,这是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IDEO提出来的设计流程,包括三个步骤:1.聆听,从用户那儿收集信息和灵感;2.创造,设计解决方案和制作原型;3.交付,将解决方案投放到市场。"
"几年下来,我们发现,这套流程在两个方面改变了我们对设计的理解。首先要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产品,而非在办公室里自我想象;其次,速度比完美重要,尽快做出可用的产品 (原型)。"Amber说。
第一个"盒子"大获成功后,团队又针对儿童成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如踩踏、溺水、车祸等事故预警机制设计出"交通盒子"、"零食盒子"等一系列产品,通过"知识体验、自我链接、行动与应用"层层深入,弥补课本上未涉及却事关孩子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教育环节。Amber说:"我们尝试更多品种盒子的设计,不断地运转'聆听-创造-交付'流程,将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来。"
公益声音:
"互联网公益不仅是卖产品"
市慢非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很高兴参加"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借此机会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牵手互联网。APP"活宝"的一帮90后IT创业者能够联手市慢非所,让摊位更加具有人气。更多的人积极关注疾病预防,为市疾控中心和市民搭建了一个即时互动的网络平台,承担宣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
该摊位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公益组织应该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如今更多的公益组织是想利用互联网,将公益产品、公益募捐实现"千里收钱";但公益信息、公益体验也可以网络化。"之前就看过一些很有'痛感'的公益微电影,感受很大。其实这也是互联网公益,在传递公益理念。但更多公益组织关注前者,没有太多好作品再出现。"
"中山全民公益名不虚传"
本次活动中,草根组织生猛战队推出了童谣音乐会,遇见童年等展出。负责人胡华桐表示,感觉这一届"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要比往届更加全民化,首先是参与的机构、组织更加广泛了,其次是参与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互动形式也更加活泼、深入,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公益"。
"5月29日晚10点左右,还有群众冒雨来看展览;5月30日一大早上,就有市民在场外排队等候看展览。"胡华桐说。
"在公益文化节里,碰到了两个很久没联系的同学,一个叔叔在现场做志愿者,感觉中山全民公益名不虚传。"市民罗小姐说。
“一公斤盒子”的前世今生
“一公斤盒子” 的前世要从2004年发起并延续至今的一场公益活动说起,徒步爱好者余志海自发组织旅游,并号召驴友们在旅途中多背一公斤的物资,带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为他们背去一份爱和希望。随着活动影响力的扩大及时间的推移,驴友们发现,比起物资,孩子们更加缺乏的是教学资源,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尤其缺乏,教学方法以及教具的不当,导致教学情况十分不理想。
“一公斤盒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2008年,余志海注册了“爱聚公益创新机构”,团队针对美术、手工、阅读等研发出创新教育工具“一公斤盒子”。
一个盒子就相当于一节课,里面有支教课程所需的材料以及活动指南等,让乡村老师和志愿者无需培训就可直接使用,开展一堂生动的主题课,给乡村儿童带来多元化的课程体验。将“盒子”销售给企业和基金会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由于概念新,产品看得见摸得着,得到了壹基金、安利等相关组织、公司支持。至2014年年底,共发放超过8000个“盒子”,覆盖27省市自治区500多所学校,直接受益超过6万人。
项目设计遵循"聆听-创造-交付"流程
设计这样一个简单易用的盒子,背后的工作量并不少,Amber分享了项目设计流程:"这几年来,我们在产品设计上一直应用的是设计思维方法,这是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IDEO提出来的设计流程,包括三个步骤:1.聆听,从用户那儿收集信息和灵感;2.创造,设计解决方案和制作原型;3.交付,将解决方案投放到市场。"
"几年下来,我们发现,这套流程在两个方面改变了我们对设计的理解。首先要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产品,而非在办公室里自我想象;其次,速度比完美重要,尽快做出可用的产品 (原型)。"Amber说。
第一个"盒子"大获成功后,团队又针对儿童成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如踩踏、溺水、车祸等事故预警机制设计出"交通盒子"、"零食盒子"等一系列产品,通过"知识体验、自我链接、行动与应用"层层深入,弥补课本上未涉及却事关孩子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教育环节。Amber说:"我们尝试更多品种盒子的设计,不断地运转'聆听-创造-交付'流程,将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来。"
公益声音:
"互联网公益不仅是卖产品"
市慢非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很高兴参加"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借此机会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牵手互联网。APP"活宝"的一帮90后IT创业者能够联手市慢非所,让摊位更加具有人气。更多的人积极关注疾病预防,为市疾控中心和市民搭建了一个即时互动的网络平台,承担宣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
该摊位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公益组织应该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如今更多的公益组织是想利用互联网,将公益产品、公益募捐实现"千里收钱";但公益信息、公益体验也可以网络化。"之前就看过一些很有'痛感'的公益微电影,感受很大。其实这也是互联网公益,在传递公益理念。但更多公益组织关注前者,没有太多好作品再出现。"
"中山全民公益名不虚传"
本次活动中,草根组织生猛战队推出了童谣音乐会,遇见童年等展出。负责人胡华桐表示,感觉这一届"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要比往届更加全民化,首先是参与的机构、组织更加广泛了,其次是参与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互动形式也更加活泼、深入,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公益"。
"5月29日晚10点左右,还有群众冒雨来看展览;5月30日一大早上,就有市民在场外排队等候看展览。"胡华桐说。
"在公益文化节里,碰到了两个很久没联系的同学,一个叔叔在现场做志愿者,感觉中山全民公益名不虚传。"市民罗小姐说。
头脑风暴
公益产品如何设计?
社企大咖:以用户为中心,把捐助者和受助者体验放在首位
公益产品如何设计?需要用到哪些技能和工具?流程如何?……5月29日晚,来自广州爱聚公益创新机构(下称"广州爱聚")的Amber和本土社工、义工、志愿者以及普通市民讲述了"一公斤盒子"的前世今生,并分享其设计的秘诀。Amber说,以用户为中心,把捐助者和受助者体验放在首位,才能让一个公益产品的生命力持续。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5/0601/221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