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上海公益社工事务所探索家庭社工案例介入模式
上海公益社工事务所探索家庭社工案例介入模式
作者: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 社工 薛春华(助理社工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原题: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探索社会工作家庭关系类案例介入模式
在社工处理完成的近30例个案中,百分之六十为家庭关系问题,在针对这些个案的处理过程中,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社工逐渐总结出一个普适性介入模式,套用机构督导的评述总结为“3X”模式,这一模式,也已成为社工当前处理个案中的常用模式,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证了一定的介入效果。该模式中的“3”为介入过程的三个介入点,“X”代表针对介入个案的特异性额外需要借助的介入技巧。
这里的“3”个介入点分别为:家庭成员角色的认知与能力的提升、案主的自我效能建设、家庭成员社交技巧的学习三个方面。“X”代表的介入方法往往依案主类别的特异性而变化,比如:精神疾患案主需要借用精神分析与理性疗法的技巧,重症案主可能需要危机干预及临终关怀的技巧,丧失亲人类案主需要哀伤辅导等技巧。总之“3X”的模式,从社工实践经验观察验证,基本适用于当前接触的个案。
“3”之一:家庭成员角色认知与能力的提升
从社工服务的曹路镇个案来看,许多存在问题的家庭,家庭成员对自我在家庭中担当的角色与相匹配的责任与义务往往不是很明确,就会造成家庭成员中父不父、子不子、妻不妻,从而家庭成员无法很好的协调心理认知与现实状态的落差,对家庭关系造成影响。社工往往就会通过深入沟通,与家庭成员一起探寻自己在当前人生中的正确位置与相应的责任义务,且立足案主家庭的特点寻求成员间的认同,与责任义务的协调和均衡,从而使家庭关系保持一种带有案主家庭特质化的平衡。必要时也会对为达至平衡而需学习的家庭成员提供个性化小组的学习机会。
“3”之二:案主的自我效能建设
在社工看来,个案介入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即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可以说是保证个案介入过程中,案主行动的动力激发利器,可以说,整个个案的介入过程,便是案主自我效能建设的过程。事实上,从社工预估到确定接案,案主已经具备了实施“自我效能”建设的基础,作为一个有意愿接受社工后续服务的案主,自我效能已经在发挥着激发案主行动的作用,而这一效能也将跟随着社工的介入,一路陪伴案主具有行动力的去实现“自助”。因而在个案介入的过程中,社工需时刻注意通过技巧去激发案主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他的自信及行动力,也能保证个案介入最终的“助人自助”。
“3”之三:家庭成员社交技巧的学习
社工处理的个案,家庭关系问题产生的大多数根源在于沟通不畅,不畅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没有沟通或少沟通,其二是误沟通与无效沟通,这些问题均可以通过教授家庭成员有效的沟通技巧来解决。沟通问题的解决也是家庭拥有良好情绪氛围、良好凝聚力及行动力的保证,因此处理家庭关系问题时,家庭成员沟通技巧的教授是个案介入的基础,是夯实个案介入效果的关键。
此外,“3X”模式中的“X”除上述社工例举的类别外,还有许多,介入过程中,社工需要视案主类别选择合适的介入理论与技巧,以配合前三项大的介入点,以三项大介入点搭建的介入框架为基、辅以个别化具体化选择的介入理论与技巧,塔建房梁,帮助案主构筑稳固坚实的空间,让案主实现丰满而充实的成长。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5/0515/219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