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二级机构动态社会与公益NGO行动 《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 刘文奎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花费的每1美元意味着将相应节约7美元灾害发生后的救援与重建工作支出,为什么大众要放弃效益如此显著的投资?”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研报告》上发言讲道,“灾难是不可预测的,而防灾减灾工作对于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而灾害中‘人的韧性’将是有效抵御灾害的第一道防线。例如:此次尼泊尔地震发生时扶贫基金会便正在地震中心参与训练。而现状是,基金会中心网副总裁陶泽在发布会表示:目前在我国只有不到1.4%的灾后援助用于灾害风险减少工作。
参会人员合影
2015年5月6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研报告 》(下文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此次调查由中国扶贫基金与瑞森德联合开展。通过本次调查,希望为中国扶贫基金会自身的防减灾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对行业的防减灾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防灾减灾公众倡导活动的一部分,希望本报告的发布能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促进其提升自身的防灾减灾能力。本次报告发布暨座谈会的召开,也标志着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向灾害SAY NO”全国减防灾社区公益活动季的开始。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面向全国三类社区细分为5类人群(即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小学教师、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分别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历时一个月,回收问卷近6000份。
瑞森德咨询中心总监就此次报告进行简单介绍
灾害频发却防灾意识薄弱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的统计,2005至2014年,中国的自然灾害数量居世界首位,按照经济损失计算,居世界第二位。那么,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与减灾能力水平如何呢?此次调查发现:防灾意识薄弱和防灾准备不足是城市居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社区的参与培训比例、灾害关注度最高,城市社区次之,农村社区最低。
即便是防灾减灾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城市小学群体, 95.5%学生在具备基本安全意识的同时,依然缺乏基本的灾害应对知识。同样,城市小学教师的培训比例也较高,为86.4%,但只有六成教师表示有信心组织学生应对灾害,实际上能够回答基本知识题目的仅有不到三成。相较于学校社区,城市/农村社区的防灾减灾更加薄弱。九成城市居民本人或亲友遭遇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灾准备。
培训比例最低的47.0%的农村居民中只有11.0%的受访者关注灾害知识,缺少危机意识。
基金会中心网副总裁 陶泽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尽管95.5%的学校都开展过防灾减灾培训或演习,但学生基本的灾害应对能力仍待提高,仅有45.2%的高年级学生在基本的灾害情境题中做出了正确选择。
突发灾害时,教师的正确导引和沉着应对非常重要,然而,在63.4%的受访教师表示有信心组织学生应对灾害,在地震避害情境题中,做出正确选择的教师仅有24.2%。此外,面对潜在的火灾危险,72.8%的受访教师清楚办公室和常用教室的灭火器在哪里。16.6%的老师表示虽然不太清楚,但是能立即找到。
和过半比例的的老师对胸有成竹相对比受访教师对地震灾害情境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却显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当被问到“在震感持续明显的楼房室内,您会如何反应”时,仅有24.2%的教师能够采取正确做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管委会主席 师曾志
发布会上,刚从尼泊尔参与救灾回来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发言表示:此次报告的意义在于引起大众对防灾意识和减灾知识的重新认识。她提到了此次尼泊尔救灾过程中遇到的两大问题便是:一、语言问题,二、专业安全知识问题。
同时报告也指出,此次调查只是了解我国公众防灾减灾教育现状的开始,很多问题有待深入追问,不仅如此,相关的调查只有落实到更加细分的多元化群体当中,才能呈现出清晰的认识,切实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调研方在未来的研究与调查中,将计划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面向不同群体开展更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
报告呼吁政府、学界、媒体、企业及公益机构从建立防灾减灾知识标准和体系、加强公众防灾减灾能力方面的基础研究、设计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的防灾减灾课程与产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灾害教育中的作用等多种渠道入手,支持灾害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工作。
同时也希望报告中呈现的现阶段我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的发展情况,和防减灾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引起政府、学界、媒体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探讨,以求推动。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cncasw.swchina.org/shygy/nxd/2015/0507/21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