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陕西省汉中市社会工作助力福利事业发展纪实

陕西省汉中市社会工作助力福利事业发展纪实

付宁

陕西省汉中市社会福利院自2013年被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确定为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试点基地以来,在逐步建立完善儿童社工工作体系、培养专业社工人才的基础上,运用社工工作理念,将社工服务有效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中。

从入院遴选到类家庭生活

儿童养育工作规范化

该院严格执行弃婴入院审批制度,将儿童接收安置工作纳入儿童社会工作范畴。由社工具体负责衔接弃婴入院拍照、检查其随身携带物品、审核证明材料、登记、起名、建档、发布寻亲公告等工作。经确认无误后,根据儿童体检报告,综合儿童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组织社工、医生、康复师、育婴师等对新进儿童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初步确定儿童具体安置点。之后,社工再依照个案工作方法,结合儿童发育及成长指数的变化,对每名儿童的安置点进行科学调整,不断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从而让每名儿童得到妥善安置。

通过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家庭”温暖。该院类家庭的组建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均由社工担任,从而在具体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地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第一阶段为家庭寄养的招募、评估、选择阶段。招募阶段,充分利用专业社工知识,对家庭寄养工作进行有效宣传,确定寄养家庭的招募范围。评估阶段,对申请方进行调查、访问、收集材料,与寄养儿童相互熟悉。选择阶段,培训申请的家长,对申请的家庭进行评估,通过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相互选择,初步确定寄养关系。第二阶段为试寄养阶段。通过对寄养家庭实施督导,对相互不适应的情况予以及时介入,找到问题所在,发挥社工良好的协调作用,同时对双方进行综合评估。第三阶段为正式寄养阶段。在正式寄养初始,儿童社工会组织寄养家长参加有关儿童养育方面的培训,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儿童的需要。第四阶段为督导评价阶段。儿童社工会扎实开展日常跟进监督及抽查工作,帮助家长建立互帮互助的支持网络,并定期组织寄养家长参与团队活动,确保儿童能获得优质的照顾,真正地融入社区寄养家庭。

在遴选儿童-组建家庭-营养配餐-经费管理-儿童教育-心理疏导-调整儿童-家庭妈妈绩效考核等各个工作环节中,社工们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话语权,注重结合“妈妈”与“孩子”、“孩子”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是否真正融洽与和睦等因素。同时,对家庭内儿童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与评估,对“邻居”反馈的情况进行搜集与分析,并询问老师、康复人员及心理咨询师等工作人员对儿童的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论证各项评估结果,以此确定儿童进入“家庭”是否真正获得亲情化的照顾、“妈妈”是否称职、组建的家庭是否妥当等,为进一步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帮助大龄残障青少年发挥潜能

儿童技能培训工作社会化

该院从2005年起在美籍特教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开展了大龄残障儿童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起名为“鹰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儿童社工为工作主体,运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筛选院内13岁以上的大龄残障青少年,通过社工个别化评估后,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培训其基本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引导残障青少年成功克服自身残疾,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最终融入社会,独立、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此项工作延续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有1名孩子结婚生子,5名孩子在社会就业,3名孩子在机构内庇护性就业。

随着儿童社会工作的推进,该院近年来进一步挑选了具有社工专业知识及特教教育知识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执行。从筛选适合儿童进入培训项目-评估儿童综合能力-确定技能培训方案-实施具体培训过程-中期评估儿童能力提升程度-继续强化技能培训效果(或变更培训计划)-末期评估儿童技能掌握程度(确定毕业或继续强化技能培训效果),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将社工工作理念有效融入。对于“顺利毕业”获得了一定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学生,还由负责对外联络的社工多方联系社会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在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梦想的同时,会继续安排社工为他们开展庇护性就业帮助。社工定期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详细记录及评估,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帮助与辅导,促进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最终被社会接纳。

开放式办院广泛吸纳社会资源

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化

该院秉承开放式办院的理念,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积极与NGO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曾先后与英国语言会、儿童乐益会、香港扶轮社、陕西爱加倍社会关怀促进中心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慈善组织的引荐,多次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籍护理师、荷兰CareforTina慈善医疗队、美国籍特教老师以及陕西理工学院外教老师来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有效丰富了院内儿童的文娱生活,提升了工作人员服务残障儿童的专业技能,也促进了国际友人对孤残儿童成长与发展现状的了解,为积极宣传儿童福利事业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同时,该院还定期组织儿童外出活动,由儿童社工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安排,广泛吸纳社会上有爱心、责任意识强的志愿者报名参与,同机构工作人员一同带领儿童走进社区,体验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5/0327/212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