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儿童青少年 在社工帮助下 "13岁流浪儿回家跟爸爸过年
在社工帮助下 "13岁流浪儿回家跟爸爸过年
据《青年报》报道,在市救助站住了一个多月的13岁流浪儿小武(化名)前天终于回家了。
去年12月26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开展“零点关爱”行动,崇明站的社工在“扫街”中发现了小武,本报当月29日也做了《“中途驿站”入住首位13岁流浪儿》的报道。前天,小武终于被送回家,与父亲相见。后续关于监护人是否履行职责社工还会跟进,而村委会也在帮助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
虽曾说过父亲老打他
但最后还是哭着说想爸爸
去年12月26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在全市14个区县统一开展冬日阳光“零点关爱”行动,小武被社工发现时正蜷缩在崇明北门路上一家台球馆内,外套又脏又薄,因为多日未洗澡,还有一股酸臭味。
据小武所言,他的家位于崇明岛中部靠北,行政区域属于江苏海门。从小父母离异,嗜酒的父亲总打他,他从10岁开始就在外流浪,以乞讨为生。
社工了解情况后,先带他入住为离家出走或无家可归的青少年免费提供的“中途驿站”,两天后小武被送入市救助站,阳光中心社工郭士杰进行全程跟进。
过了42天救助站生活后,小武要回家了。前天一早,蒙自路上的市救助站内,小武脸蛋泛红,他早已穿上一身干净的衣服,绿色厚外套,藏青色新鞋,背着红色新书包,包内放着益智类拼图,手上拎着年货大礼包,这些均是救助站为孩子提供的新年礼物。
将要离开救助站的小武话并不多,问他“想不想回家”,他也只是微微点头,脸上并没有露出高兴的表情。社工郭士杰说,他与小武有过一次长谈,在说到“家毕竟是最温暖的地方”时,小武哭了,还表示很想爸爸。上周,郭士杰与救助站工作人员又前往江苏海门实地了解,并当面和小武父亲做了沟通,才促成了这次回家。
学会叠被子
“画”名字到写名字
前日下午,在江苏海门市海永乡永北村村委会,小武的父亲现身,他看到儿子后笑了笑,用本地话说道:“侬晓得回来啦。”父亲的话并没让小武有过多反应,他只是看了父亲两眼,微微点了点头。他跟在父亲身后,回到了属于他的家。
而一个多月的救助站生活让小武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不少。
不讲究个人卫生,不叠被子,流浪生活让小武养成了这一习惯。为此,郭士杰为小武制定了细致到小时的“一日生活制度表”,青年报记者看到,制度表中有写道:“8:00-8:30,洗澡(做好个人卫生);8:30-9:00,早锻炼;9:00-11:00,上正课。”郭士杰说,严格按照制度表生活,能避免孩子因为较多空闲时间而去做无聊的事,减少打架事件,培养孩子的自律也很有帮助。
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小武花了一周时间适应快速起床,叠被子,刷牙洗脸做个人卫生。如今小武叠的被子有棱有角,从打扫居住的房间开始,到主动帮助阿姨打扫公共区域,进步很快。郭士杰也从个人情绪、行为上为他做了系列矫正,“比如学会自我行为约束,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情绪管理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试着提升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同时,会写自己名字也是小武的一大进步。基本没读过书的小武目不识丁,甚至都不认识自己的名字。郭士杰手把手教他从“画”名字到“写”名字,每天练习一张A4纸,小武在监督下认认真真写完。会写名字让小武也很开心。前天,他在记者面前写下自己的名字,字体较为端正,仅花了10秒,而刚开始,“画”下自己的名字要用几十秒。
村委会协调
争取年后让小武复学读书
小武是回家了,但当务之急还要解决他的上学问题。村支书蔡书记表示,他已经联系了乡里分管教育的领导,通过乡里与学校沟通,争取年后新学期开学时让小武复学,“如果不上学任由孩子在社会上流浪,对于他的成长毕竟有影响。”
而郭士杰表示,阳光中心社工和崇明救助站还会进行后续跟进。
[记者手记]
希望救助站不再出现小武的记录
记得去年12月底第一次见到小武,社工带他去吃饭,他一口气点了青椒炒肉片和咕噜肉,就着一碗米饭吃得很香,“饿”是他对社工说得最多的一个词。社工与他聊天,说起流浪时以乞讨为生,睡在肯德基、游艺厅里,小武并不回避,唯独提到家,提到父亲,他的小脸马上沉了下来,变得沉默。
时隔42日,当在市救助站再次见到将要回家的小武时,话没有第一次见到时说得多,但他会兴致勃勃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一个多月来学会的新本领,每天都在社工的指导下练习,一张A4纸上密密麻麻写满自己的名字。
如今,在外一个多月的小武已经坐着救助站的专车回到父亲身边,有新衣服、有年货,希望他与父亲能过一个温馨的农历羊年。家的温暖是能提供食宿的救助站无法给予的,能教他识字和做人的道理的社工也无法代替家人的关怀。
真心希望,作为监护人的父亲这次能真正负起责任。去年小武在崇明救助站已经有了7次信息记录,今年不要出现第8次,不要让屡次回家的儿子再次流浪街头。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etqsn/2015/0213/206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