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从抗争走向平和的中国社会转型之路
从抗争走向平和的中国社会转型之路
从抗争走向平和的中国社会转型之路
——读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当前,中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民众对公平和公正的追问意识增强,群众利益诉求、意见表达及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特征,因而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近年来,以“抗争”为特征的群体性事件及个体极端行为时有发生,这是社会矛盾爆发的主要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审视和解析中当今中国这些政治社会学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于建嵘的《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Contentious Politics:Fundamental issues in Chinese political socilogy)就是这样一部系统论述抗争性政治的学术专著。他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2010年8月,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四章,由导论、社会冲突与社会稳定、集体行动与维权抗争、群体行为与社会泄愤、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构成。
该书作为抗争性的政治视角下系统阐述政治社会学的专著,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博弈的特点,并依此提出了抗争性政治的基本命题。于建嵘认为,目前中国的社会冲突主要是以底层民众的抗争方式表现出来的。围绕“抗争政治”的主线,该书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第一,关注底层社会和弱势群体。在该书的“导论”中,于建嵘认为底层社会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价值观,还是一种研究方法。他所努力的就是要揭示这种社会存在,张扬这种社会价值,坚持这种研究方法。为了贯彻这种价值和方法,在实际的研究中,就要深入到底层社会的内部结构中去,采取实证观察方法,从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中探索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而,要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精细观察,获取第一手的客观材料,归纳出底层社会发展和演进的逻辑。
第二,正视边界冲突和利益博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在所难免,政府职能转变也是大势所趋,如何清晰划分政府管理和社会冲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边界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是现代化背景下由国家主导的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民主权利文化的发展过程。在多样化的制度性冲击和约束下,出现了利益多样化、利益分化和利益积聚同步发展的趋势,决定和形成了目前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各社会主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这都决定了各种权力和权利边界的相互交叠和模糊、体制性规则和习惯性手段相互兼容的状态,在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利益成为明确的表达方式。国家权力运行应当促进公共利益的增长,公民权利和利益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宗旨,无论是在制度安排还是制度运行中,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第三,审视生存伦理和权利意识。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己权利的维护和实现。因而,即使在不触及其生存底线的情况下,一旦民众的权利遭受侵犯,他们也会起而抗争。生存意识固然重要,但是,权利意识越来越在民众的维权抗争中占据主要位置。主导民众行为的已经不再是人们的生存愿望,而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即对于自身权利的重视。在该书的第一章中,于建嵘力图加以理论建构,研究涉及三农与农村改革问题、底层工人维权、信访制度、群体性事件与社会抗争等诸多领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身体力行,注重实证分析,深入到社会实践的第一线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诸如安源工人群体、上访者群体等,获得第一手资料。篇幅较长的第二章“集体行动与维权抗争”。不同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专著,收录在这里的论文,是典型的社会学论文,基于案例研究和调查问卷。事实上,这部文集只有四章,其中第一章综述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的政治社会学理论;第二章分量最重,或许也是核心的部分,可视为关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中国社会的考察与拓展。
第四,从抗争走向平和的中国社会转型。该书第三章中,于建嵘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
抗争性政治研究作为政治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解释的是从利益博弈到管治困境的过程和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当前中国的社会冲突是一种利益博弈方式,涉及的是不同阶层和民众的具体利益。因此,抗争性政治也就成为一种以政治的眼光对底层民众的制度化或反制度化行为进行解读的框架,并构成了政治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一定程度勾勒了从抗争走向平和的中国社会转型之路的图景。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5/0105/199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