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手册 昭通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鲁甸地震工作总结

昭通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鲁甸地震工作总结

鲁甸8·03地震社会工作总结

昭通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昭通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一家昭通本土的社工组织,在民政部委派的五支社工服务队到达后,在民政局的安排下分别在广东、上海、北京、四川以及中国社工协会服务队跟队学习。

一、工作概况

惠民社工在以所跟随服务队为主导的活动中对龙头山镇葫芦桥安置点、龙泉中学、灰街子安置点以及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安置点的居民进行服务,服务对象涵盖了老人、儿童、妇女、学校师生以及其他民众。工作中通过个案、小组以及社区等方式,让在地震中失去家园以及亲人的灾民获得心理以及物质上的安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找回生活的勇气。工作中也不断向所跟随的服务队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努力拓展自己知识面并积累相关经验,现具备独立完成小组活动的策划,社区活动的组织以及个案处理的方式方法,为今后服务中心的工作及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二、服务详情

近三个月里,惠民社工与中国社工协会服务队开展了“甘家寨红旗茶社”、“影音沙龙”等活动,使用喝茶休闲和电影观赏等方式,让村民走出帐篷,聚在一起,说出心里的不安及伤痛,缓解心中的压力。制定名为“红旗同步计划”的生产自救计划,通过将安置点中妇女制作的鞋垫、毛线包等手工制品在网络上售卖,在使她们闲暇时制作的手工作品转换为一定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对安置点村民生活情况的关注,为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便利。开展“健康卫士”活动,针对社区内老人以及有健康需要的人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许多村民在震后血压有明显升高,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为村民测量血压的同时询问身体情况,并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在学习期间惠民社工的小张(化名)在中国社工网上发表了文章。

惠民社工在灰街子安置点和上海社工服务队学习,在灰街子安置点开展社区服务,从理论和目的说:我们利用丰富的理论对社区资源对受灾群众开展活动,帮助他们建立与家庭、社区、邻里关系并进行心理开导,帮助他们从地震中走出来,享受生活的乐趣。从实践上说,其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针对社区全体灾民开展了“让爱飘逸”“社区大舞台”;针对儿童开展了“小小花椒天地——我是宣传员 ”;针对妇女开展了“太阳花妇女之家”巧妇团”;针对老人开展了“社区关爱大使活动”、还进行了个案跟踪和走访。

惠民社工与北京社工服务队在龙泉中学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教育。惠民社工有幸得到机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了一个主题为“健康小卫士”的学生兴趣小组,通过专业社工小组活动,通过情景模拟、课堂分享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必要医疗常识,同时让小组成员以“医疗小知识传播员”的身份将小组活动中所想所得传播到日常学校生活,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卫生知识。

惠民社工与广州社工服务队在葫芦桥安置点开展“妇女手工天地”活动,通过召集当地妇女,交流做鞋的心得,在提升手工技艺的同时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并利用网络平台将妇女们制作的鞋进行网络售卖,实现助人自助的精神。与广东服务队开展“社区大舞台”,创造一个居民自娱自乐的平台,让他们在施展自我才华的过程中忘却伤痛。

三、工作成效

通过三个月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了一些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知识,更对我们机构的自身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作为地方社工组织,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很有必要,我们在处理个案时充分运用了初步评估、同理处境、肢体安慰、心理按摩、认知重建等知识和技能,去面对困难、挫折、紧急事件和危机状况,克服自身负面情绪,运用灵活的思维,多角度地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从各支服务队的工作中学习了如何促进团队协同工作,整合各方资源,使资源合理的运用到需要的地方,从而达到更好的工作成绩。

四、发展期望

在几支民政部委派的队伍离开之后,各个安置点仍然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作为一支昭通本土的社工队伍,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查找自身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仍将贯彻“助人自助”的理念,为灾区居民服务,利用自身资源解决居民需求,并希望本地社会工作能够得到政府及各个部门的继续支持,促进昭通社会工作迅速而有序的发展,提高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共建一个稳定而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manual/2014/1223/197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