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残疾人 社工助力 东莞近200残疾人成“护花使者”

社工助力 东莞近200残疾人成“护花使者”

园艺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近日,由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作的微项目“爱生活、爱园艺”园艺治疗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园艺活动,让约200名残疾学员从“被照顾者”变身为“照顾者”,锻炼他们的体能,让他们调节情绪、发挥创意、促进社交等。

残疾学员变身照顾者

该项目利用东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周边的部分闲置空地作为园艺基地,项目开展对象为托养中心重残部、精残部、智障部三个部门约200名残疾学员。

项目社工曾丽丹介绍,残疾学员需要康复训练,而园艺治疗是在他们日常康复训练外的一种较为简单方便的方式。“他们可以通过园艺活动锻炼身体,尤其是小肌肉、手眼协调的锻炼。”

此外,在心理及认知方面,残疾学员可以学习认识不同的植物,掌握他们的生长特性、学习制作干花、压花,并通过观赏等调节自己的情绪。在社交方面,残疾学员可以相互交流心得,在园艺种植的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残疾人群体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他人的照料。”曾丽丹称,而在整个园艺中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他们从被照顾者变为照顾者,提升了自我效能感,生活有所寄托。

学员将分类开展活动

当然,项目起步之时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学员残疾类型存在差异,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开展园艺活动时较难统一。”曾丽丹称,为此,社工在开展项目之前,将学员进行分类,后期邀请学员分别负责自己擅长的领域,对于坐轮椅的重度残疾学员,在园艺场地设置上,则在高度等方面加以调节。

此外,园艺治疗不单纯是园艺种植,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对此,社工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园艺治疗的认识,包括参加培训、书籍学习;通过多种渠道,与花木基地等建立联系,获得技术支持;招募社会爱心人士,以义工的方式协助整个园艺过程。

“如何让项目可持续地运作,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曾丽丹表示,目前,社工已与一些爱心企业形成了较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有望在今后项目的开展中获得部分志愿者资源及资金的帮扶;在技术方面,东莞市花卉协会还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及部分物资支持。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cjr/2014/1223/197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