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社区 北京社区青年汇:执着的专业化追求之路

北京社区青年汇:执着的专业化追求之路

近年来,在北京的社会工作“圈子”里,以服务青年人为主的社区青年汇异军突起,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一定的规模。自2012年北京团市委探索建立50家社区青年汇试点以来,如今,北京市已有502家社区青年汇。按照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青年汇工作的意见》“每家社区青年汇至少配备一名青少年专职社工”的要求,当前社区青年汇的专职社工人数已达700余人。然而据记者了解,这些专职社工中真正具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的人数不足三分之一。那么如何确保专职社工的服务质量和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呢?记者采访了北京团市委社区工作部部长林宇。

台——为专业化发展奠基

社区青年汇的建立初衷是为了联络、协调和服务北京广大的流动青年人口。在2012年社区青年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3年北京团市委决定建立350家社区青年汇。这就意味着,要聘请350名专职社工。

“一次性找那么多专业社工不太现实,于是我们还聘请了一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背景的人员。”林宇说,“从总体上来讲,社区青年汇的专职社工在专业性上确实存在天然的不足。既然先天不足,我们就进行后天弥补。”

但怎么从专业性上进行弥补?长期在团系统工作的干部们也不是很清楚。为此,自2012年起,北京团市委多次组织人员去广州、深圳学习社会工作经验,通过培训、参观、交流让团干部对社会工作有了感性认识。

然而,了解社会工作并不意味着可以真正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林宇说,“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平总体欠缺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寻找专业团队充实工作力量。”

构——为专业化发展蓄力

专职社工进入社区青年汇后,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他们进行管理和专业指导。“而北京的社工机构大多都处于发展上升期,规模和经验有限。既然如此,我们便打算建立自己的机构。”林宇谈道。2013年2年,北京厚德社会工作事务所正式成立,直接受北京团市委的领导。

为保证厚德社会工作事务所能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北京团市委通过聘请专业资深社工、与香港无国界社工进行合作等形式,很快厘清了专职人员和工作思路。此后,厚德社会工作事务所与其他6家社工机构一道,共同承接了北京团市委的社区青年汇项目,在人员招聘、服务督导、活动举办上进行了积极实践。

林宇告诉记者,建立社工机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还为了探索一套适合本土化要求的社工机构运作模式,积极推动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而如何培养青年汇社工的专业能力,提升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仍然是北京团市委急需破解的难题。

导——为专业化发展护航

“从起步阶段便向专业化发展”。这是林宇经常强调的一句话。

为保证社区青年汇的专业性,北京团市委加大了支持力度,促成北京厚德社会工作事务所与香港无国界社工达成合作协议,直接购买香港的专业督导服务。

“既然广州和深圳的经验都是向香港学习的,那么我们便直接请香港的资深社工过来,从起步阶段就按照香港的专业体系进行打造,以确保我们能够朝着专业性方向发展。”林宇谈道。自2013年起,北京厚德社会工作事务所聘请了3名全职香港社工,在事务所中担任督导,而这种聘请全职香港社工的模式在北京尚属首例。

香港的督导来到事务所之后,第一年主要对一线社工进行直接督导,第二年便在团市委的要求下,帮助厚德社会工作事务所进行本土督导体系的建设。林宇说:“聘请香港督导的目的一方面是请他们来帮助我们保证服务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还是为了本土化建设,培养本土督导人才和督导体系是落脚点。”

才——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人才的专业化培养离不开全方位的培训。为此,北京团市委专门设计了社区青年汇专职社工胜任力培训体系,主要形式包括日常培训和阶段性集训。日常培训主要是依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专业资源,邀请资深社工专业老师为专职社工上课,讲授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阶段性集训则为每半年一次的大型训练营,对全体专职社工进行实务训练,目的是培养社工以专业的视角看待问题、理解服务对象及在实务工作中运用专业方法的能力。

除了对专职社工进行培训之外,北京团市委还定期选拔优秀社工人才去广东、香港进行参观学习;与清华大学合作开设社会工作硕士(MSW)班,与北京大学合作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专升本培训班,支持专职社工进行深造;为部分非京籍专职社工提供免费的青年汇宿舍等。

长期在团系统工作的经历,让林宇深刻认识到人才的宝贵性。他说:“培养人是工作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如何让几百名专职社工对社区青年汇有归属感,并愿意留下来与我们一起做这项事业,一直是我们考虑的问题。下一步,社区青年汇还会在社工的压力疏导与情绪管理及日常团队建设上下功夫,最终把青年汇的专职社工打造成为北京社会建设发展中一支年轻的专业化生力军。”(房光宇)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community/2014/1201/192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