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C婆婆个案的三个启示(一)

C婆婆个案的三个启示(一)

 

原题:C婆婆个案的三个启示(一)——“打地鼠”还是“密室逃脱”

作者:广州安永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赖学明

笔者简况:赖学明,女,中级社工师,心理咨询师 7年社会工作经验

四年前,身为长者社工领域主管的笔者,正在设计制作长者资料卡,突然办公室外传来阵阵急促的敲门声,迎上去,原来是C 婆婆和阿姨的女儿W阿姨正在机构闹翻了天,拉着机构的护士和医生破口大骂。老人又哭又闹着回家,W阿姨又骂机构又骂老人,一时间闹得不可开交。

先是让C婆婆听社工话,回到自己房间,跟社工好好谈谈是什么事这么大动肝火(前提是,社工借由常规探访已经跟婆婆建立了基本的关系,婆婆和家属都认为社工是可靠的;首先阻止矛盾激化,防止进一步危机发生,是社工当机立断要解决的)。事情起因是,婆婆最近失眠,要求护士加大安眠药量,但是护士是严格按照病历的遗嘱来配药,于是婆婆认为护士存心刁难,不让她睡好觉,于是把女儿W叫到机构,对机构兴师问罪。女儿W阿姨也是心情烦躁,认为机构没有尽到为家属分忧的责任,引起老人的激烈投诉。经过社工耐心的几方交谈取证,获得的信息如下:

护士的配药量,的确是按照主治医生的药方,制度严格规定,是不能随意改变药量的,除非老人重新就诊并提供新的处方。这一点上,我们首先可以确认,老人所针对的投诉对象,确实是没有违规操作的。 老人病情恶化出院后失眠严重,情绪非常不稳定;女儿W阿姨最近家事繁琐,对所有事情都很烦躁。 经过与老人和女儿的共同协商,社工认为可以作为一个个案跟进,与母女达成了协议。首先澄清在不改变药剂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共同对老人的失眠问题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方法。

经过社工的深入了解,情况是这样的:

老人年龄已经87岁,丈夫早逝,乳腺癌晚期,由于家庭成员都需要工作,所以寄托在养老机构,觉得脱离了家庭,家人放弃了自己,心情非常烦闷。最近常常失眠,头痛,于是身体虚脱,没有胃口,走路无力;常常感到愤怒和无助,儿子和孙子都不能天天见面,被抛弃了;找护士和护理员出气,但是还是感到很难受 老人的女儿临近退休,目前还是原生家庭的主心骨,既要上班不能每天陪伴老人,也要面临退休后收入减少的问题;自己处于更年期,情绪波动大,感觉事事不顺;还有刚毕业的儿子,学历不高,还在寻找工作的过程,W阿姨也跟儿子为此拌嘴;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但是在外省谋生存,并不能承担起赡养母亲C婆婆的责任;自己爱母亲,奈何能力有限,丈夫也认为其投入了过多精力在娘家,稍有微词,引起夫妻矛盾,影响了家庭氛围,所以W阿姨也并不愉快。 优势是,该家庭经济情况尚可,老人有退休金,能够负担起各方面的支出;女儿W很孝顺,对母亲很在意。 觉得社工可信任,愿意配合工作。

这宗个案面对的问题,表面上如游戏“打地鼠”,问题像地鼠般接踵而来,不断地在新的洞口冒出。如果社工有虚拟的锤子,能够出一个打一个,就能获得分数,进入下一关卡。但是,绝症、退休、失业、异地无法赡养、医学瓶颈、夫妻矛盾……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社工能力范围内能够轻易解决的。用“打地鼠”的思维,逐个问题解决,也许不是最有效的策略。

 

经过社工、主管和督导个案管理工作会议协商,讨论出方案:

老人的情绪和医护人员的关系处理,及其对目前状况的认知调整问题 对老人家属的支持,尽量支持家属去面对情境,从而完善老人的家属支持网络 长期方案是使这个家庭各个角色的情绪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履行各自的义务,使家庭生活步入正轨。

这个初步的介入计划,分析和总结的思维过程就类同于“密室逃脱”,要完成整个游戏的通关,先要逃出目前的“房间”,找到这个房间的出口、工具、钥匙或者密码。

老人和女人面对的问题是纷杂的,但是首要的,是要让老人在家庭缺乏完整照顾能力的情景下,能够安心适应托养机构的生活、医疗模式,因为生理的安全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如果老人离开托养机构,而家庭又没有能力照顾,那么将是两败俱伤的双输局面。如何让老人适应?是机构存在不适合健康保障权的地方么?不,是老人对目前生活的认知。那么老人对目前托养生活的抗拒主要集中在1.医护用药不按照她的理想;2.家人抛弃她,托养生活不幸福,这样两个矛盾当中。于是社工从几个方面入手服务计划和介入:

组织,联系医疗资源,针对C婆婆的病情由托养机构的主任医师作了一次详细分析,以医生的权威角度,叮嘱她安眠药的用量是合理的,护士对她的健康是很负责的。放松的心情,对于整个治疗体系至关重要。护士也跟婆婆进行了一次冰释前嫌的会谈,给了婆婆一个下台阶的机会,婆婆当场在柜子里找出糖果塞给护士。也要求托养机构在对于身患绝症的长者的照顾方面,需要增加巡房次数,增加照顾过程中的感情渗透。特别是老人临睡前的情绪安抚,着重发挥语言等心理暗示上的“安慰剂”作用。 与老人倾谈,充分认可她的一生成就,提供情绪支持和理性认知。通过现实状况的展现,认识到其独立抚养一对儿女直到各自成就立室,到现在女儿对她的孝顺,自己有退休金的保障等等正面的理解。用“人固有一死”,但能尽力贡献,生活安定已是幸运的观念逐步影响她。 当着老人的面和女儿W阿姨定下协议,女儿W每周末到机构跟老人相处2小时以上;W阿姨的儿子,老人的外孙,每两周到机构跟老人相处2小时以上;使家属认识到,老人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重视和陪伴。特殊情况,电话交流也是被允许的。社工每两周对家属的探视做一次跟进,并与老人交谈1小时,总结情绪调整的情况并随时调整策略。 跟W阿姨保持电话,微信等方式的联系。阿姨遇到家庭、工作的问题能够得到社工的专业意见和情感支持。从而缓解阿姨各方面的压力。使她感觉被认可,被理解,在种种困境前面,有多一个人支持她,帮助她分析,作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改变和应对。个人的思维和信心的转变,能够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老人和女儿,参与机构的缅怀小组,临终关怀家属支持小组,力所能及的兴趣小组等。能够起到转移对病痛的过度悲观,增加母女联系,丰富生活的作用。女儿也能够通过社交活动,结识到同样面对着“人到中年万事忧”问题的同龄人,获得友情的支持。加强生活的正面感受,减低负面感受的作用力。

经过了大概半年的持续跟进,C婆婆的变化非常显著。这一段时间里,老人和家属对机构医护人员的投诉为零,积极配合护士的药物发放。从以前只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时不时按铃骂人,或者打电话骂女儿。到后来喜欢搬个小凳子坐到房间外的走廊里,跟路过的工作人员,和邻居的长者打招呼,建立起了比较良好的社交关系。家属和社工、义工的探访也进入常规化,老人获得的陪伴增加了。参与缅怀小组后,比之前健谈了,为社工提供了过去的工厂生产历史,从而在内容上协助社工制作怀旧晚会的PPT,得到了社工的公开表扬,晚会上收获了纪念品。

这些转变,并不是社工单方面工作的结果。而是家属、机构、新朋友等共同付出的,缺乏了家属的支持,工作的推进将会困难得多。社工正是利用了其女儿孝顺这一特质,调动其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C婆婆情绪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W阿姨在个案过程的投入参与中,也成为了服务的受惠者。其孝顺的举动,也让参与了探视的儿子产生了转变。外孙被母亲重视外婆的行为打动,感受到妈妈承担生活的不易,开始积极根据自身特长,调整好高骛远的心态,去寻找工作机会;W阿姨参与小组的过程中,跟三位附近社区里的妇女成为了好朋友,其中一位是舞蹈志愿小分队的副队长。她们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W阿姨的影响很大。从开始的需要多次邀请和鼓励才愿意参与活动,到后来每次通知活动,都表示只要不用上班都可以……阿姨从当时那个四面楚歌,心情烦躁的更年期妇女,逐渐转变成了能够较好处理家庭关系,有固定朋友,有业余兴趣的态度温和的一家之主。至此,社工与C婆婆母女做了结案工作。

以上个案的第一个反思是,社工在面对纷杂的多个问题时,有分解、综合、组合、重点突破的思维过程,会比盲目地见一个打一个更有效更有针对性。这个个案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不是指具体的介入措施一定放诸四海皆准,而是处理问题的全局观,寻找问题关键的逻辑是科学的,有效的。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4/1117/190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