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手册 指尖上的公益—我如何运营伦教社区公众微信平台
指尖上的公益—我如何运营伦教社区公众微信平台
原题:指尖上的公益——我如何运营伦教社区发展创新中心公众微信平台?
(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陈韵怡)“你知道伦教社区发展创新中心吗?想要关注伦教公益,参与伦教公益吗?可以扫一扫关注我们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这上面会整合伦教各组织的资讯统一发布到上面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遇到认识的人都会介绍伦教社区发展中心,都呼吁身边人关注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伦教公益。这好像已经不是因为工作职责所以这样做,而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因为,创新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对于我来说,就像我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着她成长,并和她一起成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社会服务也需要借助网络媒体来宣传推广,继微博之后,现在最为火热的就数微信。也许开微信、看信息已经成为了我们每天必做之事,其实每一篇我们所关注的信息后都有微信经营人所耗费的心血。
自从我接手工作之后,仅仅2个月左右的时间,微信粉丝量增长了近3倍。中心运营不久,很多相关的组织、村居、学校、企业和伦教居民都对伦教社区发展创新中心不太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宣传事务至关重要。而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宣传方式,因为现在不管走到哪都能看到智能手机的身影,智能手机的出现,加速了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车载电脑。)的进程。而微信作为一款手机软件与个人信息紧密相关,新媒体的智能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上网,这是PC(手提电脑)所做不到的,而微信公众平台相比于其他网络平台,在社会服务信息传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首先,微信公众平台能够通过熟人网络,小众传播,传播有效性更高。微信不同于其他类似社交平台的特点,就在于其建立的好友圈中均是已经认识的人,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是一种熟人网络。其内部传播是一种基于熟人网络的小众传播,其信任度和到达率是传统媒介无法达到的,因此创新中心微信平台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伦教居民关注。
二、其次,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随时随地为组织、村居、学校、企业和伦教居民提供服务信息,服务信息时效性更长。微信公众平台丰富了媒体内容传播的形式,让宣传不再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更加便于用户的分享。同时用户除了使用聊天功能,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通过转载、转发及“@”(提醒)功能来将平台上的公益资讯分享给好友。除此以外,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直接将消息推送到手机,因此达到率和被观看率几乎是100%。
三、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其便利的互动性是区别于其他网络媒介的优势所在。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居民可以像与好友沟通一样来与中心公众号进行沟通互动。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即时向公众推送信息,迅速更新。
四、最后,微信公众平台的营销成本更低,可持续性更强。现在中心把居民聚集到公众平台可向居民每天推送信息,让居民对中心的认知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伦教社会服务、参与到公益事业。
基于对微信公众平台重要性的了解,公众平台宣传方案也随即跟上,通过实施让伦教社区发展创新中心公众微信平台粉丝量有成倍增长的成果。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伦教社区发展创新中心的公众微信,我制作了以“指尖上的公益”为主题的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的海报用于附贴在各新闻的底部宣传中心微信。并且制作了同系列的二维码贴纸,粘贴于中心场室中明显能够看到的地方,方便前来中心的群众关注。除此以外,宣传策划部参与到多场外展活动,如村居灯谜活动、暑期学生义工闭幕礼活动等为大众解答关于中心的疑问并且借此宣传中心公众微信平台。
除了线下在硬件设备上、参加活动方面增加大众的关注之外,其实在线上也同样可以实现粉丝量的增加、阅读量的提高。
首先,经微信数据分析得出,大家在非工作时间更愿意阅读公众微信资讯。因此,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通常会选在晚上七点到八点粉丝阅读高峰时段发布信息,或者是早上八点半左右发布信息,以现今流行的一种“厕所读物”的形式呈现。通过这两种方式,创新中心的公众微信阅读量得到了稳步的增长,增加了固定的阅读群体。
其次,通过对每天发布的信息进行阅读量,转发量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用户兴趣点。如对与身边公益、本地新闻、伦教义工招募等资讯相对比较感兴趣。根据这些真实的数据,在公众微信平台开发新的栏目,例如“伦教新闻”、“公益资讯”、“伦教义工招募”等,通过丰富栏目内容,增加了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量以及粉丝量。
现在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正在初期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好的质量更高的将社会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呈现给居民大众,并借助这种网络化的媒体来带动公益氛围,仍是需要继续探索和攻克的。因为,时间上现不容许我们能够实现与所有人接触的心愿,但是网络化媒体可以帮助我们搭台,进而让大家在网络上参与互动。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manual/2014/1121/189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