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工作模式研究探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工作模式研究探索

 一、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试点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是新农村建设亟待开发的领域,探索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专业性、技术性,以及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对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万载县农村社会工作试点始于2007年,通过六年来探索,已充分彰显民营社工队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活力,既有效延伸了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又起到了连接城乡、服务基层的重要补充作用,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的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试点路径探索

国家民政部试点:江西省万载县,运用西方社工技术介入新农村建设领域,初始是从改革传统的政府包揽社会服务起步,后来延伸到诊断农村社区自治、民主管理与公共服务层面,逐渐发展成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万载模式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通社工服务绿色通道,彰显社会工作以人为本魅力。新农村建设抓什么?社会工作如何切入?作为民政部工作试点,初始,县委感到责任重大。围绕此问题专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一次大讨论。一致认为,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涉及硬件、软件两大类。在硬件方面,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重点落在贯彻执行党的科学发展观政策,不搞折腾群众的政绩工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软件方面,集中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八个字上,是新农村建设在文化层面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挖掘社会工作“软实力”特征,把好服务农村四个着力点“农村维稳、农民致富、社区救助、智残康复”,通过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彰显社会工作以人为本魅力。

首先,在村“两委”设立社工岗(社工委员),在专业社工机构,设立热线电话、社工直通车、职业公示拦、知识宣传栏等。通过热线电话接收村民咨询,满足农村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其次,在政府网站设立《社工论坛》供专职社工、社区居民,交流个案、小组心得,了解服务项目、普及社工知识;其三,在电视台设立专题节目,宣传社工理念、传播科学技术、沟通社工与村民心理距离。县社工协会主席介绍,在村两委会设立社工委员,有利于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延伸到农村,既宣传了社工知识,又营造了社工服务氛围,使社区人对社工理念有了清晰认知,社工实务也有了广阔的应用平台。具体做法是:

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组织专业人才介入。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社区普遍现象,这些孩子生活缺少照料,行为缺少管教,学习缺少辅导,情感缺少关爱。县社工协会在当地社工委员配合下,通过创设“少儿乐园”,组织“春游爬山、手拉手”活动,模拟“爱心妈妈”和“幸福家庭”情境,矫治儿童孤僻心理,让幼儿心灵感受到亲情温馨,重燃起爱的火花,促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⑵为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开展专业化服务。针对农村家庭“空巢化”、“赡养纠纷”等社会问题,以社区老年体协、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起老年社会支持体系,组织他们开展老年健身文体活动,倡导“让天下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解难”,激活了农村老人“康乐健身”愉悦感、幸福感;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负担重、情感缺失、身心健康受损等社会问题,以“妇女互救会”为依托,成立妇女帮扶中心,从文化娱乐、生产生活等方面安抚、帮扶,保障了她们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⑶开展济困扶贫、社区矫治、邻里纠纷等援助活动。针对自然灾害困难户、劳力缺乏特困户等“三农”弱势群体,及时组织社工援助活动,在政府主导下,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社会爱心平台,既安抚情绪,又实施救助,缓解了他们燃眉之急;针对农村“三瘾”行为(赌瘾、毒瘾、网瘾),配合公安、卫生、司法“三下乡”活动,开展“矫正咨询、心理诊断”服务,促其回归社会、回归正常;针对那些吵架、斗殴、偷盗、不诚信等农村陋习,在普及法律知识同时,运用个案分析“1对1”疏导沟通,矫治其不良心理行为,确保了社会和谐;介入农村社区民主自治事务,化解邻里、家庭纠纷,引导乡风民俗,营造了“和谐在社区”的互助友爱氛围。

⑷开展智残康复服务,为其提供生理、心理援助。针对农村残疾群体面较大,康复设施落后等现状,在政府支持下,举办多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培养残疾人群体中的专职社工,协助成立“自救康复中心”,让他们活跃在农村社区,为弱智、残疾者,提供生理、心理援助,通过学习各类生产技术,提高生活自理和生产自救能力,帮助他们振奋精神,完成“自信、自立、自强”的心身转变。

第二阶段,全面领会新农村20字内涵,拓展社工服务的社会化职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内容,如何在服务“三农”中,全面拓展社会工作独特功能?万载县社工协会、百合服务社、综合福利中心等社工机构,经过多年来实践,如今已从四大着力点,延伸到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⑴延伸到争创文明卫生村镇活动领域。小街小巷楼院卫生、村镇结合部卫生,是新农村硬件建设难点,通过设立社工岗,社工带领义工,分片包干、规划整治责任到人,逐步解决了这个“老大难”。比如,针对农村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塑料袋乱扔的“脏乱差”陋习,通过开设健康讲座,制订门前三包、庭院绿化、公共卫生制度等,引导村民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争资金、跑项目、鼓励社会捐助,添置垃圾桶、建起垃圾场,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水电路气房”五大民生工程,使村落旧貌换了新颜。

⑵延伸到维护农村网络社会安全领域。青少年上网成瘾,过去是“法律管不到、学校管不了、家长没法管”,通过社工介入,设立“少年网瘾干预岗”,开展个性化心理诊断,配合学校、家庭、社会,进行疏导、沟通,建议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强监管,使这项工作获得孩子们家长的一致好评。

⑶延伸到村落文化领域,使断流的优秀文化复苏。例如,白水乡、永新村,曾是远近闻名“百合文化村”,也是港商资助的全国首个妇女“蓄金会”试点,发展了百合加工、扫盲班、文化教育中心,助残扶贫中心等公益项目,享有“平等参与、助人自助”的民俗优秀文化传统。但从2004年以来“蓄金会”呈现危机,优秀村落文化也随之断流。社工介入后,与妇女们“同劳动、同学习、同聊天”,理清蓄金会经济问题,化解了会员心中郁结,通过帐务公开、民主选举,激活了蓄金会组织体系,不仅使断流的村落文化复苏,还开拓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百合花地婚纱摄影、百合花季一日游、百合花季少年乐园等鲜活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

⑷延伸到社区民主管理领域,积极参与“难点村”治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也是“三农”矛盾多发区。让职业社工扮演乡镇政府与村两委或村民之间“中介人”角色,能杜绝官本位,让处于弱势的农民,得以维护其草根发言权。通过改善民主管理,协调各方情绪,沟通彼此心理,消除双方心结,使原先较紧张的党群、干群关系得以缓解,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不少乡镇领导、村两委干部,从社工介入“难点村”治理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主动要求社工介入,协助改善农村社区的民主自治管理。

⑸延伸到社会生产领域,引导农民科学致富。各示范社区服务中心,普遍设有“爱心帮扶坊、技能加油站、谈心室、心灵驿站”等个案诊断小组,开辟有“种植业、养殖业、家电业、烹饪业、汽修业”等专业基地,为解决农民致富问题,拓展了广阔的专业服务领域。不仅使社工技能获得提高,社工机构也通过成功介入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协调沟通、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缓解了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少,政府社会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

第三阶段,积极探索本土化改革新路,科学破解社工人才短缺瓶颈。构建和谐社会重在人才支撑,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遵循这个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社科界专家指出,社会工作是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都具有不尽相同的发展模式。故此,必须根据各地实际,探索符合本地特点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模式,走中国特色本土化发展路子。首先是科学谋划,学会融入全局,只有融入全局,才能认识规律,把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新时期、新阶段,城乡“打工潮”仍然很浓,社会工作人才高度分散,只有通过重点领域突破,整合各方人力资源,才能科学破解社工人才短缺瓶颈。

万载县的实践体会是,坚持“社会化与本土化”结合,通过多元渠道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本土社工责任意识、技术服务意识,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更牢固,发展的空间更宽广。尤其注重扩展培训范围,将社区管理者、驻区职工都包纳其中,创造出“存量盘活、多元吸纳、专业引领、转换提升”科学方式,整合了一支本土化的“社工、从工、义工”队伍。一是整合机关、企事业在职社会工作人员,使原本分散的人才资源实现“存量盘活”,壮大了从业者队伍;二是多元吸纳,将那些散居在社区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村书记、老农艺师等“六老”资源,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技工等组织起来,扩大了志愿者义工队伍;三是通过党校、职校定向培训,实现本土社工素质的“转换提升”;四是政府牵线搭桥,与著名社工院校签定合作协议,实施“专业引领”传帮带,激活了社工人才成长链,推动本土化人才的滚动式发展,这个可持续人才战略,对各地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工作创新,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延伸政府公共服务的万载模式启示

二、延伸政府公共服务的万载模式启示

人类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考查西方社会工作缘起与发展历程,无论是初级阶段基督教爱心救助,还是发展阶段西方各国福利政策与专业化制度,都缘于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问题,既启动了社会工作,也激活了社会工作,最终推动了社会进步。正如专家总结说:“没有社会问题,就没有现代社会工作,只要有社会问题存在,就有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就中国“三农”现状看,发展黄金期、矛盾凸显期,既是新农村建设前提,又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环境。首先,社会转型期“阵痛”是二者共同背景;其次,农村社会弱势群体是二者关注重点;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对农村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也是社会工作追求的以人为本目标。缘起于西方的社工模式,如何回应中国“三农”难题?“万载模式”路径给我们的启示是:

1、坚定一个思路: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全民共建。首先,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健全体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教育培训,编织起延伸到农村基层的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机制;其次,采取“盘活存量、多元吸纳、转换提升、专业引领”科学方式,发展“社工、从工、义工”三支队伍,为统筹城乡社会服务“均等化”提供组织保证。三是改革传统的政府包揽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调动民营资本和职业社工积极性,拓展社会工作的社会化职能,使之真正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四是构建“政府主导、社工服务”制度体系,为各级社工机构提供可持续发展经费保障,让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务实成效,以彰显政府职能转型后的社会机制活力。

2、以社区诊断为突破口:巩固和完善社区民主管理自治机制。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社工介入行政村管理,除个案、小组方法外,社区诊断是重要突破口。首先,要结合行政村换届选举,宣传贯彻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其次,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帮助建章立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推动社区自治管理,依法治理社会事务;其三,引导、帮助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提高村两委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区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因此,以构建“示范社区”为特征的专业化社会工作,必然成为政府关注的新农村建设大事。政府实现管理职能转移,应改变过去大包大揽做法,把涉及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化职能,如民主管理、公共服务、乡风民俗和社区利益诉求等,交还给社会,在政府主导下,启动民营机制和专业化运作,延伸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乃至民主自治政策的实惠,才能真正体现“和谐在社会,活力在社区”的优越感。这个转变,必须有专业人才介入,通过培养“示范典型”影响带动周边。既要在纵向持续推进典型引路,又要在横向创新点面结合机制,运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因地制宜、滚动式发展,争取在“十二五”期未,全国约有20-30%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本,达到社会工作专业要求的示范社区标准。

3、国际视野、本土路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社会化新路。本土化社会工作在中国古代就不泛实例。如,孔子大同理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鲧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省刑法、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等。可见,中国式社会理想,小康、和谐等社会工作理念,都孕含着丰富的“社会责任”内容,这不仅是东方文化精粹,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根基。它与西方从基督教义演绎而来的“爱心救助、普世情结”,施舍弱者的“救世主”人道精神、个人责任观等,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执政为民、权为民用”,不仅是我党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宗旨,我们倡导社会工作,目的是“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是一种改良或安抚。诚然,西方国家从社会责任出发,创立的许多福利性政策,如“助人自助”社会工作理念,对我们仍然有可参考价值。但不能全盘照搬,忽视民族传统根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国际化视野,探讨本土化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社会化新路。

4、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激发农民自觉参与美丽、幸福家园建设。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对政府投入期望过高,却对自身作用发挥意识颇淡”的“等、靠、要”,甚至不作为思想。党的各级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通过引导社会服务,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设“连心桥”,可起到执政党在群众中不可替代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如何通过引进社会服务,启迪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只有通过专业社工人才介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美好愿景,宣传示范区农民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新观念、新风尚,使“学有榜样、干有信心”,才能激发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这一新提法,将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使社会工作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意见》亦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社区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二要坚持社会化,发挥党委政府、农村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三要坚持分类指导,既要整体推进又要解决薄弱环节、重点项目和关键问题,将传统服务方式同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提高示范社区服务水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务院《意见》精神,以及万载县实验路径均表明,把社会工作重点放到农村,以创建和谐村社为载体,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统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能等,都可以在农村社区得到延伸。万载县的众多示范社区案例也证实,只有把农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好了,政府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都可以转移到农村社区,这对于缓解政府压力,创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机制,推动乡风文明、保障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陈晓平)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3/1129/18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