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联合会二级机构动态社会与公益NGO行动 侗听——倾听来自古寨深处的侗人心声

侗听——倾听来自古寨深处的侗人心声

 

S5MTH`P[R]D(T~{$KR]1CQY

 

A8KA6DL$UDFY3B0789DB]EI

 

10月25日,在鸟巢旁艺慧国际交流中心,来自贵州大山深处侗族大歌腹地榕江县宰荡村的老歌师,携学生与晚寨琵琶歌传人们一起,为首都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原生态音乐分享会。

此次分享会是由公益组织贵州民艺社发起并组织,免费向所有人士开放。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偶然发现。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而宰荡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东北,全村皆为侗族,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

随着商业大潮的冲击,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这些年来在主流的文化面前越来越衰弱,再加上商业文化的冲击,日渐式微。由发起人青曼创设的草根公益组织贵州民艺社,已经连续数年资助宰荡的侗族歌师,并与当地的公立学校、文广局合作,在不同乡镇开设了侗族大歌班,以培养民族文化继承人。从去年起,他们还资助另一种侗族音乐形式——晚寨琵琶歌,不光在中学开设兴趣班,还计划对贫困的民族艺术特长生展开一对一的深度帮扶。

这次是宰荡村和晚寨的老老少少第一次来到北京,年纪最大的歌师已经72岁。分享会上,他们不仅带来了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名作如《蝉之歌》等,还现场教学宰荡独有的《青蛙歌》,并用古寨里欢迎客人的传统仪式拦路歌、踩歌堂等,与到场的数百名观众热情互动。除了前来听歌的孩子们尤为兴奋,大人们也一同载歌载舞,沉浸在浓郁的古风民俗之中。

据来观看演出的前《人民音乐·留声机》撰稿人汪莎评价,这次音乐分享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商业而纯艺术,把侗布侗绣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式,与他们的音乐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场域,具有强烈的带入感和穿透力。

北京中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裁于博文先生当场资助了民艺社所帮扶的兴趣班学生一年的奖学金,于先生说在现场听到如此纯朴的声音让他深深地觉得民族自有文化的神奇,感恩民艺社能有机会让他参与进来,尽他的一份力量。

贵州民艺社发起人青曼表示,接下来还会在石家庄等地与更多朋友分享这份震撼人心的音乐礼物。而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他们会继续推进民族古乐的传承,还将积极筹资拍摄纪录片、录制专业CD,以留存侗族大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珍贵的资料。

“笨拙的行动胜过完美的空想,振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条路有多远有多难走,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困扰过我们,我们只知道,行动就会带来希望!”——青曼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感受这份美,继而加入到共同帮助其延续和发展的事业中来。

文章来源:http://cncasw.swchina.org/shygy/nxd/2014/1027/186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