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专题文章 立足于千方百计地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访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喇英才

立足于千方百计地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访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喇英才

 

作者:许娓

背景: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于2004年6月4日成立,几年来协会通过链接境内外众多资源,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海地区需求的公益项目:一是发放捐赠:向近20个县发放环保型太阳灶2430台;发放160辆轮椅;给86名耳聋患者发放助听器;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96万元资金,为400名孤儿每人发放捐助款2400元等。二是人畜饮水项目:从中国社工协会甘泉基金会申请资金310万元,成功修建了1808眼水窖;争取加拿大基金资助11万元、村民自筹资金5万元,修筑自来水主管道长7400多米。从世界银行争取资金11万元修建水窖102个;争取澳大利亚资助款9.2万元,改造了民和县官亭镇的供水系统;争取救世军资助24.6万元,实施前河乡甘家川村饮水项目。三是重建学校项目:重建农村小学5所。四是培训项目:已经培训过520多名村主任、440多名社区主任,110余名NGO组织和项目负责人,150名农村妇女,500多名社工人才。已培训1000多名民政和妇女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四是医疗救助项目:先后救治先天性心脏病400多例、唇腭裂130例、尿道下裂13例、小儿疝气3000多例。此外,协会在助学、抗震救灾等方面有所建树。

今年已经67岁的协会秘书长喇英才在协会6年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中国社工协会评为“2009年度十大中国社工人物”。

早闻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喇英才在青海的口碑和名气很大,6年来,他带领着协会8人小团队,给青海人民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但是,随着社会工作的逐步推进,质疑青海社工协会“不正统”的声音也随之出现。作为一个西部社工协会,其角色和功能是如何定位的?近日,趁喇英才秘书长在北京开会的间隙,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青海的做法是雪中送炭”

 记者(以下简称记):随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地纷纷成立社工协会,但是社工协会究竟可以做什么,究竟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大家并不十分清楚。青海社工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作为西部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省级社工协会,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喇英才(以下简称喇):上海、深圳的做法是锦上添花,青海的做法是雪中送炭。近几年我们有一个体会,就是社会工作要紧扣主线,主线就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是十七大报告确定的。在我们西部,感受更深。

记:西部总体经济不发达,贫困人口的面比较大。

 :是的,青海省是全国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全省37个县中有国家贫困县15个,省级贫困县10个。农村年收入低于1300元,牧区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人口为138.36万人,占农牧民总人口的37.6%。如果按照世界通用的每人每天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贫困线来计算,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有250万人,占农牧民总人口的71%。全省纳入城市低保生活困难群众22.06万人,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10%。因而,民生方面的需求比较广泛,也比较紧迫。生存权、发展权、接受教育权这些基本问题上需求比较多。我们立足于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困难,作为政府工作的拾遗补缺。社工协会协助政府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证明是行的通的,也是很有效果的。

记:需求为本,本身就是社会工作的理念。据我的了解,协会成立6年来,做了二三十个项目,运作资金达2000多万元,感觉协会链接境内外资源的能力特别强。

喇:协会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链接资源,为贫困的青海老百姓服务。我跟你说几个数字。先说一个饮水的问题。青海饮水困难,我们争取资金将近400万元,有一万六七千人解决和改善了饮水状况。看病方面,我们实际治疗三千五六,以一户四五口人算,受益一万多人。光社工人才的培训有3000多人,每人发挥一些作用,效果也是很明显。

 

“我不争正统不正统,我只给老百姓干实事”

记:有人可能会质疑,那社工协会和慈善组织有什么区别?

喇:是的,的确有人质疑,说青海社工协会做的就是慈善。但是,我们认为,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不是相冲突、相排斥的。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慈善组织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十七大说到社会建设问题,民生问题,就业、医疗、教育都是民生问题,那协会是不是该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呢?我认为我们的大方向是没错的,尤其在西部地区。你说,当老百姓看不上病的时候,是不是社会问题?当老百姓喝不上水的时候,是不是社会问题?有没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从指导思想上来看,社会工作者要观察社会现象、化解社会矛盾、研究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构建社会和谐。老百姓吃不上水,青海有的妇女早上4、5点钟就起床,到很远的地方去排队等水,有的人驮水时骡子就从悬崖上摔下去死了。现在我们协会在青海影响比较大,就因为我们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记:“助人自助”是有先后层次的,先助人,再自助。

喇:在青海这样一个贫困地区,首先是要帮助人,要输血给他,让他生存下来,然后提高造血功能。当然,造血功能是根本性的,但它需要以生存为条件。西方现代社会工作它也是从为贫弱者、基本生活处于困境者提供支援和服务起步的。每个地区的发展阶段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如上海不存在喝水问题,但青海恰恰需要解决喝水的问题。社会工作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反映、解决老百姓的疾苦。只要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事,就去做。但是,有人可能认为我们“不正统”。

记:可能会认为不太“专业”。

  喇:专业化、职业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不要离开现实去看待社会工作。这几年青海好几万人通过我们社工协会受益,我们认为就是成功的。

记:可以说,社工协会和众多公益组织共同承担了很多慈善救助功能。

 :现在不是说公益精神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公益精神应当多多提倡和发扬。青海的救助需求广泛,需要众多的民间组织一起来做。

记:公益的“蛋糕”做得越大越好,而不要把功能区域划分得特别清楚。

喇:是的,公益的面要做得更广一些,你有什么能力、资源,地方上有什么需求,你就做。比如去年我们和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做疝气治疗项目,就很有意义。疝气患者在青海较多,基层民政局向我

们反映,引我起们的重视。经过初步调查,全省有四五千名小孩患疝气。按照省发改委规定的服务价格,一例疝气手术费用在3500—4000余元之间。贫困家庭是很难承受的。一开始我们找医院,说我们做的是公益,能不能把医疗费降下来,少挣一点或者不挣,医院最后把手术费降到1500元。然后家长承担一点、民政补助一点、基金会资助一点,这样来解决。

记:协会实际上承担了一个很好的协调人角色。

喇:我们承上启下、沟通左右、供需对接,起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我们不是基金会,没有钱,但我们可以把多方面的资源调动起来。我们既组织钱的资源,又组织病人,又组织医院,承上启下搞协调。就这样,我们完成了488例疝气手术。但是觉得治疗的速度太慢,还没治疗的孩子太遭罪了。我们就找了民政部公益和慈善促进司当时的司长王振耀,他给我们出主意,说给当时的李学举部长写一封信。部长很重视,信批给了窦玉沛副部长,窦副部长就找了李嘉诚基金会。他们就和民政部一块来青海考察,回去向李嘉诚先生汇报了,李嘉诚先生觉得是个很有意义的事,3分钟就敲定了。2009年11月,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的疝气治疗项目启动,除了青海,把甘肃和宁夏纳进来。到2010年4月又扩大到12个省区。你说一个小小的协会,推动这个事情意义不大吗?12个省区的患病贫困孩子都得到了治疗。所以我不争正统不正统、专业不专业,我只给老百姓解决问题,只干实事。

 

“基层有什么需求,我心里有数”

记:感觉协会的中间人角色做的特别好,上面连接资源,下面连接救助的需求。

喇:我的资源就是我对青海非常了解,而且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基层有什么需求,我心里有数,人家又愿意资助,两方面正好对接上了。我和众多基金会的合作是1+1>2。我们合作的目标是:叫资助方满意、叫群众满意,叫党和政府满意,叫自己也满意。

记:印象特别深的是,玉树发生地震后,协会反应特别快,感觉到协会当时处于民间组织救灾的一个核心。

喇:我们是以民政厅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团,救灾本来就是应该的。我又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对青海的情况比较熟悉。扶贫基金会、友成基金会、中国社工协会、救世军下来救灾,都找我们协调,我们作为青海的民间组织责无旁贷。大家都信任我,我有心办事,也能办点事,能协调一些关系。地震后,不熟悉的人不让上玉树,我就跟人家说,到玉树和谁接洽,介绍他们找孤儿学校校长、民政局局长等。

记:我注意到,协会很注重培训,从村主任、社区主任、NGO人才、社会工作者等都培训过。

喇:我们认为基层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很重要,方法上要“授之以渔”,所以我们一直在做培训。从2006年开始我们培训村委会主任。第一次培训的资金是从加拿大基金拿过来的。就是想培训好一个班长,带好一个班子,带动一个村子,目的还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好。一次培训当然不可能脱胎换骨,但我跟他们说,希望你们回去,每个人给老百姓办一两件实事、好事。

“推动社会工作主要靠党和政府重视,协会起协助作用”

记:协会近两年开始注重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培训。比如从2009年5月份起,在德国米苏尔基金资助下,与省民政厅、省妇联联合实施“青海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训项目”,2年内将对全省民政、妇联系统各级领导、业务骨干、社区干部及专业从事社工的1000多人进行全面培训。为什么协会的培训开始转型?

:首先,我得说明:我们协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社工人才培训和社会工作的发展。2007年5月、7月、8月我们在德国米苏尔基金的支持下,分别在格尔木市、西宁市办了3期社会工作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培训班。培训社区主任150多名。12月间我们办了一期以妇女干部为主体的社工人才培训班,培训妇女干部40余名。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讲座。11月我们还邀请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系教授叶少勤在西宁宾馆举办了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香港地区社区服务理念内容和方法,省区150多名社区干部听了讲座。2008年6月,我们又与省民政厅人事处合作举办了“社会工作专业水平考前培训班”,我们一直致力于和政府合作,从社工人才培训入手,推动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当然2009—2010年的培训规模大、周期长,因而影响较大。

记: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推动,协会除保留原有的慈善救助功能外,角色也在进行一些调整?

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西部本来就比较少,而且目前岗位、职称、待遇的问题还没解决,怎么职业化?现有的人才都不好保留。年轻人几百块工资,怎么生活?推动社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主要靠党和政府重视,我们协会在其中起协助推动的作用。现在我们青海也在探讨本土的社会工作怎么来开展。我认为,社会工作就是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多样的,本土社会工作首先要允许多样化的社会服务的探索。

记:您从厅一级干部(纪检组长)退下来,曾经的官方身份是否对您在协会发挥的作用很大?您认为协会和政府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

 喇:我在青海民政系统多年,跟地方的人脉关系还在,对工作的确有很大帮助。但我们决不是抢政府的饭碗,我们协会和政府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合作关系。政府的职能之一是提供公共服务。公益性社会组织也是提供公共服务。不存在排他性。关注领域和社会职能的一致性,决定了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社会组织和政府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而且国内外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只有和政府合作,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

记:协会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困惑?

: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经费来源,始终是困扰人的一个大问题。别看我们做得红火,但我们始终有忧患意识,有压力。协会光生存就是一个问题。比如我们协会的大学生,每月给1200~1500元的工资,主要靠自己筹资。所以我们争取多做项目,多给老百姓办好事,这样我们从项目经费里也就可以有一笔工作经费,这样协会才会有一个良性循环。二是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既要坚持好现有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三是协会具有半官方性质。协会的理事比较庞大,以政府部门的居多,但作用发挥得不够,我们要研究怎么来发挥他们的作用。

——原载于《中国社会工作》2001年5月(专业版)

文章来源:http://www.swchina.org/ztwz/2014/1014/182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