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文章 与你同行——庆贺青海社会工作协会成立十周年
与你同行——庆贺青海社会工作协会成立十周年
作者:青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郭瑞
一、相识
2005年底,那时我刚来师大工作,开始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认识更多的前辈和指路人,一切都如自己想象当中的老师样过活着,可很快这种平静就被打破了。有一天,梅院长(梅岩,原师大人文学院副院长)给我打电话,让我代替他去西安参加一个农村社区发展的培训会,同行的是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喇英才。说老实话,我性格稍显木讷,害怕与领导相处,可当见到喇英才会长时,他却与我想象中不同,显得和蔼好相处。通过几天的培训,言谈举止间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干劲,愿意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愿意通过社会工作协会这个平台使更多人受益的人,就这样我算是与协会相识了,其实更多是因人识会,算算至今也近九年时间了。
二、帮助
青海社会工作起步晚,可利用资源较为有限。论帮助,青海社会工作协会是师大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和引路人。首先是专业教学方面,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早期,限于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及传统理论教学方法都较难满足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实践要求,而喇英才会长多次的讲座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尤其对本地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实务方法的应用都有独到的见解;其次是我个人成长方面,我从接触协会至今,参与其组织的专业培训会已有多次,强化了专业认同,树立了专业理念,并尝试构建自身对本地区社会工作体系的理解,另外,协会亦有让我开讲座和培训的机会,虽然当时自己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并未成形,有时与协会在培训内容上的沟通也不够顺畅,但终归这种锻炼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是对本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承担方面,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远不如东南沿海地区,一是社会工作的社会需求空间有限,二是本地区人才培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承担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组织相对较少,四是老百姓对于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不高,等等这些方面都要求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要在国家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及构建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方面有组织牵头的作用,要能承担得起本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事实证明,协会做到了。
三、感悟
从我个人来看,青海社会工作发展到今天的成绩,这与协会多年的努力分不开,表面上看有两所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而协会在这过程中也不断的使师生能参与到多类型、多层面的培训会当中,让他们走出课堂,加强与其他地区社会工作间的交流和合作,何况协会在本地区开展多项社区发展及救助服务亦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开展多次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训班亦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工作人才办公室合作,亦致力于本地社会工作人才的就业及融入工作。
当然,针对协会这十年来的工作属性也有受邀专家提出有不同意见,主要是围绕工作内容及使用方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归属性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好话题,在此表述自己的浅见。首先,青海社会工作协会的角色定位应该为指导协调本地专业机构的服务工作,其职责应侧重管理,因为本身带有官办背景的社会组织这是先天优势,虽然协会也实施了多个服务项目,这与本地区社会工作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缺乏相关;其次,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开展的社会工作其本身带有很大的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社会组织的运行及项目的实施都和主要承担者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更重要的体现在承担者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再次,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必然会使社会工作本土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带有了极其复杂的色彩,倘若一味用某地区的标准来衡量和构建,最终只会“缘木求鱼”;最后,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本身来看,无论是助人方法还是助人内容都经历了从早期简单慈善救济到后来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过程,青海社会工作如被视作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早期阶段,协会在开展的项目中更多运用行政社会工作的方法则是客观需要,如果在现阶段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较高的水平来评价社会工作刚起步地区的专业发展水平,那也欠缺科学性。
总之,对于协会这十年来所开展的工作我们更应该从积极的层面予以评价,毕竟在青海开展社会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其专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都还有不少欠缺的地方,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要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需要时间和多方的努力。
四、建议
经过协会十年的努力,青海社会工作已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者,亦受益于协会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开展的多项工作,也想借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一是继续明确协会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做好本地社会组织的指导协调工作;二是逐步强化协会在助人方法上的“自助”,在原有助人工作的基础上,实现“自助”这一更高层次;三是对十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探讨这些内容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间的关系,提炼出本地区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我相信青海社会工作协会必会引领青海社会工作进入下一个辉煌时期。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www.swchina.org/ztwz/2014/1013/182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