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手册 一个时间旅行者的鲁甸日志(二)

一个时间旅行者的鲁甸日志(二)

鲁甸日记(2014)

——致鲁甸灾区这群可爱的社工

作者:云南省妇联副主席马迎春

2

10月3日 星期五 晴

上午到鲁甸商会里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物资调拨组办公室(同时也是鲁甸8·03地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向荣的两个研究生邹爱群、李昆在这里工作,服务社会各支队伍、没日没夜地工作,来自广东的白净姑娘爱群晒黑了,彝族小伙李昆更瘦了。

地震刚发生,向荣教授和连心党支部书记兰树记就到了灾区,带领连心社工团队配合民政部门搭建了社工服务平台,并在鲁甸县城和火德红镇灾民安置点建立了连心工作站,云南各支社工队伍集结打出了“云南社工”品牌,改变了以往散兵游甬的状态,又承担起为省外服务队穿针引线的任务,他们默默地低调的工作着,发现和鼓励当地的草根社会组织,开展社工服务技能培训,走访慰问各服务点,收集整理工作简报,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做了幕后英雄。不张扬、不高调、不宣传自己,甘为绿叶陪衬红花,这种全纳的胸襟与大度赢得了省内外各支队伍的称赞。

最让向荣着急的是,专业社工服务队项目的延续和当地乡土社工人才的培养,不然,三个月或者半年周期结束后该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龙头山镇葫芦桥社区广东服务队,参观了他们开展的茶室,露天影院和儿童之家、灾民服务中心。与刚开接任的林队长和新老队员交谈,广东服务队由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几个城市轮番接力,带来了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对本地公益组织传帮带之后的项目生根、人才发芽。

在路边小店草草吃一碗羊肉米线,我们又来到了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在一群帐篷的平地上分头走访了两个儿童之家,一个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国妇联基金会支持的,帐篷宽敞明亮,由“爱,行动起来”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在做,里面有20多个孩子在绘画、游戏、六七个志愿者在带领。我们给每个点的孩子送了一包糖,让他们感受到经历过风雨后,就是“彩虹”糖,甜而欢乐的生活一定会回来的。

往坡上走,河对面是一片废墟的龙头山镇政府,我们在活动部副部长赵宗平与上海社工队第一任队长范斌(华东师大社工系主任)和接任队长顾东辉(复旦大学社会与公共政策学院书记)等新老队员座谈,围绕如何把灾区服务做实,如何培训基层干部让各级官员了解、理解并支持社工谈了很多。

驱车上山,从武警工程部打通的生命通道盘旋而上,来到翠平社区走访住在帐篷里的广西社工队,陈队长(广西南宁爱心蚂蚁公益组织发起人)和他的十一名队员全部都在,他们以学校社工为主,要做到春节以后,就凭他们住帐篷、钻山沟,坚持半年,我就很欣赏和佩服他们。还有慧慈基金会派出的心理咨询师宋老师,温和慈祥五十开外,在做心理支持工作。

隔着公路走过去几十米就是壹基金支持的壹乐园和天府伙伴凉山汉达项目点。负责人李白和村民小组长兼翠屏文艺队长(也姓李)以及项目工作人员都在,他们成立了文艺队,组织了国庆联欢晚会,让灾后的人们从悲伤中走出,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欢乐,看到了希望,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农业合作社等发展方式,帮助村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这个路子是对的。

小董说了八个字:迎春花开、欣欣向荣。寓意我和向荣是志同道合的姊妹,相互支持鼓励甚至鞭策。说实在的,我是打心眼里佩服她,个头不高,外表温文尔雅,而内心却是如此的强大,多少生活的坎坷、工作的艰辛、道路的曲折,多少委屈、酸楚、痛苦、无奈与不甘,可她一次次站立起来咬牙坚持过去,这是一种怎样的坚韧呵!如果没有高远的使命感、殉道者的牺牲精神,圣徒般对社工事业的虔诚,对人类人间人们的大爱,不可能做到。吴涛多次说过:“像向荣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为了证明我对这种金子般的良心不仅仅是道义上的支持,我策划了此次的行程,追随着向荣的脚步到灾区来。远在英国留学的儿子在微信上问我:为什么突然要去鲁甸?我回答:为了证明我不只是口头革命派、袖手旁观者,为了走进社工群体,学习社工精神,反思妇联工作。

向荣让我穿一件云南社工的马甲,我不敢穿,不配穿,连续报名参加了三年的中级社工师考试都没考过,虽然三门课程都分别及格了,但两年就作废,明年还得继续考。我坚持着,因为我看到,看到这个社会,需要社工,更需要坚持的社工!

向荣啊! 你是孤独的前行者,引领者,我要用行动证明你并不孤单,你的身后有我,有无数的云南社工,有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的同道人,还有一批一批追随者这个梦想和付出自己行动的新人。走吧!继续前行!让我们用心灵、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相互支撑,抱团取暖,去照亮黑暗的隧道,捕捉希望的光线,丰厚自己的人生!用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共勉:当我们回首往事,不会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会为虚度光阴而叹息;因为:人们啊!我爱你们!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manual/2014/1010/181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