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我的5年“社工路”

我的5年“社工路”

作者: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陈昭衡

2009年,我大学毕业,专业是社会工作,当时社会大众普遍对社工这个行业还是充满疑问,好一点的可能会说“社工≈义工”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下我加入了东莞大众社工的大家庭开始了社工路,没有偌大的抱负,有的只是满满的热情。

从社会工作行政开始了我的社工路,8个多月的行政工作,让我对社会工作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服务数据的整合、同工的招募、岗位标书的制作与投标、各项日常管理事务工作的开展等等…

2010年6月,我来到我的第一个岗位:莞城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为新莞人开展法律援助服务。虽然已接触社工行业差不多一年,对于开展各种服务也有许多许多的想法,那种做梦都在走访社区的对岗位的热情也一直持续高涨着,但是真正着手策划一线服务的时候,自己心里还是没什么底,对于新莞人法律援助该怎么做,他们有哪些特点?有什么需求?社工如何介入?能开展些什么服务?……我头脑中充满了各种疑问,不知该从何入手。

突然想起一位香港督导曾说过,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回归原点,放空自己。于是我尝试忽略脑海中的疑问,腾出一点空白的空间,“同理”、“接纳”、“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社区融入”、“社区倡导”……各种技巧、理论、工作模式像播电影似的闪过,没错!如同所有服务的流程一样,可以先从建立专业关系、收集需求开始!

于是我们开始穿梭于莞城8大社区、8个警务区、新莞人子女学校、工业区,厚着脸皮的到处拜访…那些傍晚在工业区“摆摊”为员工讲解积分入户、婚姻法、暑期到新莞人子女学校开展普法训练营等等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也正是那一份来自服务对象对我们服务的“好奇”与肯定,还有那一群群早早的来到学校等着参加活动,结束后还围着我们“氹氹转”的学生们的“捧场”更加坚定了我从事社工的决心。

2011年,由于岗位调整,我被分配到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专门协会,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服务残疾人的,有了之前的经验,我迅速的与协会主席熟络起来,向主席们收集协会有关资料:会员多少?有哪些特点?过往曾开展过什么服务?对于社工的期望?等等。主席们很热情的向我介绍了各协会的情况,双方也共同讨论了合作方向等,像是合作已久的工作伙伴般,也正是这种良好的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为我之后在协会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还记得在残联第一个接触的个案,英姐(化名),她是个精神病康复者,丈夫腿脚不好,夫妇俩只能靠摆摊维持家庭一宿三餐,没想到女儿25岁的时候突发精神病发,这对一个低保家庭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英姐的情绪更是濒临崩溃。跟进这个家庭,当时我真的感觉无从下手,只能从英姐的情绪出发,给予一些简单的同理与情绪舒缓,向新涌医院的社工了解其女儿的情况后反馈给她,更多的时候是听她“诉苦”甚或是“哭诉”。慢慢的英姐的女儿病情稳定了,英姐的情绪也平静下来,结案后半年,她基本每月会给我打几次电话,有时只是闲聊几句,但每次挂电话前她都会说:“昭啊,你对我真好,比我的亲人都好啊!”每每让我感觉受之有愧,我感觉自己似乎没做什么,也没能帮她解决实际的问题……甚至有一点怀疑自己的专业性。

4年多的社工服务经验,让我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有打击更有收获:在为可爱的新莞人子女小涛(化名)筹得12万手续费后,小涛爸爸兴奋的打电话告知准备去广州做手术;去年母亲节整合社会资源,收到了许多社会热心人士的电话,实现了盲人妈妈带女儿去吃一次牛扒的愿望、为家庭困难的盲人妈妈圆了给女儿一台读书机的梦想,当时的那份激动与温暖的感觉仍时刻鼓舞着我;意外的拉到迪卡侬运动器材公司运动鞋一批价值近10万元用于开展服务的物资,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兴奋与满足感顿时让我幸福感爆灯。

我逐渐明白了原来我给服务对象带去的哪些点点的微光,也能给他们带去一丝光亮,这让我既感动又心酸:原来服务对象要的其实很简单,有时甚或一个问候的电话都会让他们感动不已,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宗旨之一不正是为这些被社会大众所遗忘的人们送上一份温暖与一丝光亮吗?

“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我们始终坚信服务对象是有能力的,我们要做的绝不是代替他们,而只是在旁帮着扶一把,而他们终究会蜕变为我们社工路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4年多的一线服务,我在逐渐摸索出一些持之有效的服务模式,特别是对于盲人群体,透过家访、节庆康娱、各类成长活动的开展、日常的接触等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我一说话,盲人们基本都能清楚的喊出我的名字,过往开展的活动也取得了大家较高的评价,并且很多盲人也说只要有时间他们都会来参加我开展的活动,这是我所引以为豪的,也是我工作动力源泉,同时也迫使我不断的创新服务,优化服务以不负盲人朋友们对我的信任与认可,我也因此而更有自信,相信未来的几年,我可以做得更好,无论是服务深度还是广度上,还是社会工作服务品牌的构建与推广……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4/0922/177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