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沙龙互动访谈 慈善救助也需保护隐私权 养老服务不只是一键通

慈善救助也需保护隐私权 养老服务不只是一键通

 

家住白马新村的退休干部李法根:

我想知道要实现城镇97%的老人居家养老,现在的进展情况怎么样了?民政局打算用哪些具体的符合我们老年人心意的行动和举措来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如果后续的服务都将由市场化运作的一些养老服务公司来做,很多服务还需要老年人自己买单,那么要如何体现政府为我们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服务,简单的一键通并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保障。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卫红答: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是中华民族延绵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市立足实际,提出了“9733”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其中,居家养老方面的目标是为97%的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具体任务是,到2015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到2017年,全市城乡社区形成20分钟左右的居家服务圈,建立以“幸福安康、智慧养老”为主题的绍兴特色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各项工作均在积极建设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全市累计建有农村“星光老年之家”2187家,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64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5家,为社区老年人集中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照料等服务。在城市智慧养老服务方面,于年初在越城区蕺山街道龙洲、白马、书圣故里等三个社区启动了市区居家养老“幸福安康一键通”项目,目前已有380余户老年人申请安装“一键通”呼叫设备。“一键通”为我市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多元化的紧急救助和生活照料服务,设有24小时值守呼叫平台,与120、110、119等单位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应急服务。

下阶段,我局将着重以“三个举措”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工作:一是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30家,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扩大建设覆盖率,重点引导和突出农村居家配送餐服务和城市社区日托养老服务。二是全面完成市区居家养老“幸福安康一键通”建设项目,为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提供精品示范点,开通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和老年人“一键通”呼叫设备。三是争取为市区有需求的70岁以上老人、低保家庭老人和特困老人免费配置“一键通”等电子呼叫设备。

同时,市民政局为进一步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养老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与市质监局联手,于上半年启动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将重点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准入、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管理、居家养老——入户服务、居家养老——日托服务及居家养老服务监督检查等工作制定一系列标准和规范,联合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切实加强政府宏观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居家养老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

关键词城市流浪者

网友@violence

绍兴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但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尤其一些景区周边还是有很多沿街乞讨者。这些乞讨者因为饥饿、贫穷、残疾或者其他原因成为我们城市的流浪人,有些确实是情有可原,但也有一些是以此谋生,这也成为影响我们文明和谐的不利因素。不知道民政局在救助流浪者方面有什么切实有力的举措,能够真正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不用再上街乞讨,实现温饱,也引导那些虽有劳动能力,却以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走上正道?

叶卫红答:

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以创建国家等级救助机构为契机,开展了以“关爱救助、传送温暖”为主题的救助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主要街道、重点场所设置了救助引导牌,建立了以市级救助管理站为中心,公安、城管、街道和社区为基础,巡查救助为补充的1+x救助网络体系。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不间断地走上街头,在城区沿街地段、桥下、涵洞、未完工或废弃楼房及可露宿地等场所寻找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说、引导,帮助、救助。对强讨硬要影响市民生活和城市形象,或利用残疾人、未成年人进行有组织的职业性乞讨,民政部门将配合公安、城市行政执法部门坚决予以打击;对想要回家的流浪人员,核实他们的信息后,提供返回家乡车票;对不愿接受救助的,及时提供饮食、衣被及人丹等寒暑临时救助物品;对无民事行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流浪人员,采取积极的救治救助,维护其人格尊严,保障生命安全;对确因打工不着,钱款被盗而流浪的乞讨人员,按其意愿提供务工信息或返乡车票;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将联系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给予安置。

据统计,今年,市救助管理站累计救助了1196人(次),提供医疗救助、返乡车票、衣被和食品等价值数百万元,其中提供医疗救助就高达754人次,让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今年1月,市救助管理站在“护送老大难返乡”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我要回家”专项救助活动,通过一系列有效工作,对滞留在站而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和其他病人进行全面排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及志愿者们对语言的“会诊”、随身物品的析解和公安、残联等部门协作的方法,全方位、多渠道地查询核实,帮助“老大难”们完成“我要回家”的迫切心愿。到目前已将52人送接返原籍与亲人团聚。在这些精神病人中,据向其亲属了解,离家走失25年以上就有10人,离家走失10年以上17人,圆了他们的团圆梦,亲属们也非常感激。

关键词救助隐私

市区接受慈善救助的谢先生

慈善救助包括助学、助贫、助困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未成年人、学生、家庭、老人等。就我所知,民政局救助对象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检索到相关信息,而许多救助金的发放是在会议或者活动现场,这并不利于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如果能考虑到这点,并想办法改变以往的救助方式,我觉得能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我想知道慈善总会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举措?

叶卫红答:

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给予帮助,用爱心来做慈善,这是市慈善总会在工作和实践中努力遵循的工作理念。像今年8月的大学生助学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受助者的心理,改变了以往现场集中发放的方式,以小型座谈会的形式,请一些受助学生和家长代表,通过平等对话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外,今年大学新生助学金已通过社会化发放,既保护受助学生隐私又方便学生及时领取助学金。同时,我们还在受助学生中开展“爱心接力手”爱心传承活动,由受助学生自愿加入,让他们在接受帮助的同时能献出爱心帮助他人。在其他的救助中,我们在确保公平救助的同时,及时征求受助者以及爱心人士意见,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当事人的隐私。

 

关键词慈善公信力

市人大代表孟建新:

我市慈善总会到目前为止共募集到多少善款,这些善款又是如何使用的?慈善公益组织机构的公信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市慈善组织在公信力建设上有哪些具体的动作?

叶卫红答:

今年1~8月,市慈善总会已募集到善款1627万元,救助支出996.5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7731人次。市慈善总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慈善救助:一是通过多元化的慈善项目开展救助,通过“四季沐歌”活动平台开展贯穿全年的救助活动,目前涉及安老、助孤、助学、助医、助残等项目30余个,其中有大学生阳光助学、“向日葵行动”、“蒲公英计划”、“精工点亮生命计划”、万丰奥特“阳光天使”、关爱“黄埔困难老人”等特色救助品牌项目15个。二是日常临时救助,对突发意外的困难群众等开展日常临时救助,充分发挥慈善资金“救急难”的作用。三是从去年11月开始,市慈善总会推出小额慈善冠名基金,根据捐赠人的意愿开展点对点救助。

公信力是慈善的生命,市慈善总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透明慈善的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具体措施有:一是每年由审计部门对年度捐赠款物及支出进行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刊登在《绍兴日报》等媒体上向全社会进行公告。二是加强与捐赠人的信息互通,在大额慈善冠名基金运作中,将每年的经费预算以及慈善项目经费支出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报各冠名企业;在小额慈善冠名基金运作上,我们实行全程公开,救助前先征得设立者意愿,救助过程中根据设立者情况,在设立者同意后,与市慈善总会一起实施救助,即时公开该项目运行情况。如设立者不能全程参与救助的,由设立者委托市慈善总会或者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实施,救助后及时将救助信息反馈给设立者,接受监督。三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市慈善总会的官方网站目前正在升级改版,届时将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做到捐赠和救助情况实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关键词居民自治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白文杰: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渐下移,街道和社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工作。然而我们在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方说外地人口在本地买房落户,要去社区或者街道盖章,但有些新建小区是由物业公司来管理,而有些社区会告知你所在的小区还没有移交,无法盖章。这类问题就显示出我们社区管理和服务上的拖延、滞后甚至空白。

在此我提出我个人的建议,可否由民政部门牵头,推动社区开展居民自治,盘活社区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立社区服务平台,来解决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我们社区的民主自治功能?

叶卫红答:

民政在推动居民自治方面: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阳光居(村)务”建设,推动社区自治。一是指导完成社区居委会的换届工作。全市自选直荐率达到80%以上,实现队伍有序更替。二是督促居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发挥作用。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实现全覆盖,除在居务公开栏及时公布信息外,利用qq群、政务微博、微信等公开发布信息。三是规范社区建立居民代表恳谈会议事制度、社区事务协商制度等,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民政在推动整合社区资源、为民提供服务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今年以来我们厘清了社区的职能,对社区“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的现状进行了专项整治,目前只保留“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三块牌子。二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大厅,深化服务内涵,发挥公共服务的利民惠民作用,将服务内容整合为7大类28项,并上墙公布,服务大厅设有专职工作人员。三是完善社区设施。争取省级福彩公益180万元用于社区设施建设,推进“三社联动”,在社区设立“社会工作室”,今年新增20个;指导培育专业社工服务机构2家,越城区为我市首个省级“三社联动示范观察点”。四是完善信息平台建设。丰富96345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内容,利用服务热线,以专题网站和短信平台为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活求助与咨询服务。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社区实现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关键词因病致贫

蕺山街道书圣故里社区副书记、主任高桂珍:

我们有一些原本生活条件不差的家庭因病致贫,我了解到,我市民政局也有专门针对“因病致贫”设立的专项医疗救助资金,用来帮助那些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渡过难关。然而从申报到获批有一段时间,获批之后等待救助资金还有一段时间,这期间对急需医疗资金的家庭来说是很难熬的,相比于一次性拿到一大笔救助专款,“及时雨”也比较重要。民政局是否有这方面更好的措施,比方说在获批之后给这些家庭进行一季度或者半年度的及时救助,也不一定一次就要很多钱。

叶卫红答:

为切实解决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因病致贫户等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垫付的困难,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市实施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卡通”,凡参加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对象凭医保卡在本统筹区内就医的,已经实现医疗救助费用的直接刷卡结算,实现救助即时即报;对在市外或跨统筹区就医的,经社保部门报销医保费用后,民政医疗救助费用仍实行手工结报,每月可向户籍所在地镇(街)民政窗口申请,经县级民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核拨后予以发放。

对一些原先经济状况尚可,因家庭成员身患重病、支付高额医疗费用而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困难,尚未达到因病致贫户救助标准的家庭,还可向乡镇(街道)提出临时救助申请,报区、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并按规定实行社会化发放。仍有困难的,还可通过慈善总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申请慈善救助。

记者裘玮整理

编辑点评

什么叫民政?百度的解释是:政府处理的有关人民的行政事务,如婚姻登记、优抚、救济等,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民政所为皆“民生”,二是民政所向多为“弱势群体”。从这两个维度出发,评判一个民政官员是否优秀,除了抓好政策制度、善款发放等日常事务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指标是,有没有怀着对民生工作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强烈情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温暖人心。比如叶局长谈到养老时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句话就很实在。但是字里行间中,有些东西还是显得比较原则,比如较多工作性的陈述,较多面面俱到的数据,也许这可以解释为表达严谨,但也有不够通俗之处。

文章来源:http://salon.swchina.org/talk/2014/0916/175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