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医务社工——“初来乍到”如何“站稳脚跟”
医务社工——“初来乍到”如何“站稳脚跟”
作者:佛山市福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马创
社工中国网消息:刚到医院,我需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步,我必须要先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结合以往服务经验,我认为建立关系的方式有很多。但前提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24小时生活”及周遭“生态环境”。这意味着在进入新的服务驻点时,驻点社工要花很多时间、精力来思考如何打开服务局面并“站稳脚跟”。
为了跟工伤职工(以下简称“工友”)“混个脸熟”,我就带着笔记本和初评表,每天跑去治疗区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受伤情况和伤后情况。“初来乍到”,很多工伤职工包括治疗师都不知道我是谁,跟我说话时也爱理不理。根据经验,工伤职工心理防范意识比其他群体相对较弱,这跟他们多年在外打工经历有关。同时他们很希望有人能够倾听自己的受伤经历。但医院往往缺少这种环境。此外,在治疗区也能够跟医护人员有些沟通,有助于日后建立专业合作关系。经过几天的“走动”,我想他们应该已经能够认得我了。为了打开服务局面,经过沟通,我计划开展1次生日会。活动之前少不得要“造势”。我就在治疗区和护士站张贴宣传单页。此外,趁晚上休息时间(不提倡,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我和实习生两人去病房逐个统计工友信息。两天后,当我们走在走廊里时,有工伤职工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还没下班啊”“人还没招够吗”。这让我非常高兴,高频率的“露脸”终于使工伤职工逐渐记住了我们。
接着,我们需要让工伤职工熟悉我们,包括工作时间、服务内容等,进而能够主动找社工。在我看来生日会是非常重要的活动,首先通过生日会我们可以和工伤职工建立专业服务关系,其次工伤职工也能够从中体验、思考社工服务的内容及性质,最后我们也能够从中发掘服务对象的需要。比如通过这次生日会,不少工伤职工对我们的接纳度大大提高,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给我们听。同时,我们也发掘到服务对象需要存在差异性,例如同为工伤引起的心理/情绪问题,男性主要因为工厂不公、尊严受挫,女性则受伤残肢体本身及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因此,男性更多地需要系统辅导,而女性更加需要心理关怀。这就为我们后续服务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跟服务对象建立起专业关系非常重要,同样,驻点服务也离不开“资方”或“合作伙伴”的支持。这也是我曾经“吃一堑”后得到的教训。庆幸地是医院这边比较支持社工工作。但我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资方”像信任其内部系统的职工一样信任我,使我能够在专业服务过程中“自由”发挥。我总结有两种方法,“时常给他找麻烦”(强调不是惹是生非的意思)和“经常给他说进度”。两者是前后关系,后者为前者做铺垫。首先,我们要经常向合作方汇报工作进度,使其清楚我们服务的内容及进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说明进度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哪些资源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进展就方便很多了。在此不做多说明。
都说社工是“自杀式”行业(社工是消灭社会问题的卫士),但在医务领域却并非如此。共勉!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4/0916/175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