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创新 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治理创新的珠海特色
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治理创新的珠海特色
本报记者 伍欣 曾庆民 通讯员 邱智宽
2008 年12 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珠海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珠海市经济市场化和外向程度高、市民的利益诉求和需求多元,从而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市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创新基层治理,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快社会工作发展、加强社区民主自治等方面大胆尝试,实现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水平专业化,社会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搭建社会组织培育平台 社会组织享受政府综合服务
去年10 月,总面积2200㎡的珠海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揭牌,该中心同时挂珠海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珠海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牌子,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社会工作服务于一体,搭建起全市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
珠海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设有创意孵化、能力建设、服务展示、社工服务、党建服务等功能分区,为社会组织提供免费办公场地、资源共享、资金支持、网络建设、项目推广、项目绩效及组织发展评估咨询以及专业培训等服务。同时,委托珠海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运营管理,为社会组织成长提供专业指导服务。
6 月25 日,记者在位于情侣中路滨海大厦二楼的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遇到了珠海市华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红莲,该中心成立于去年3月,成立之初缺乏专业管理和执行能力,迟迟走不上正轨。“ 我以前做公益就凭一片热情,没有专业知识和方法,甚至连项目书都不会写,而且因为视野狭窄,常常单兵作战,事倍功半。入驻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后,接受了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还获得了资源共享跟链接,为我在公益领域奋战打开了一扇窗。”王红莲说。
像华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样入驻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得到资金、场地、能力培训等孵化培育支持的社会组织已有41 家。
“ 在社会组织入驻前,我们就按照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对社会组织进行划分,根据它们对人、财、公关、能力、组织化、基础支持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指导。”珠海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项目助理姜帆告诉记者。
姜帆介绍,先期入驻的41 家社会组织有10 家处于初创期的孵化型社会组织、12 家较为成熟的示范型社会组织、6 家社工社会组织、13 家小微社会组织,孵化期一年,经过成长评估合格的“ 出壳”并给予后续服务,达不到“ 出壳”标准的,帮助它们进一步诊断和提供基础支持。
为了扶持能力和资金最为薄弱的小微社会组织,珠海市民政局在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开辟了小微社会组织服务区,为它们提供专业服务。7 月8 日,珠海市民政局出台了《培育服务小微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明确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将以一季度作为服务周期,每季度为20 家小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
截至5 月底,珠海市社会组织在册数量为1539 家。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通过搭建“ 社会组织之家”“ 党群之家”“ 社工之家”,发挥出“ 三位一体”集合力。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由珠海市新社会组织党委具体负责,每天有两名党建指导员在中心值班,现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指导。目前,12 家示范型社会组织都建有党组织,10 家孵化型社会组织中有5 家建有党组织。
■社工进村居 专业社会服务送到居民家中
香洲区香湾街道北堤社区有上千名老人,养老需求突出。珠海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珠海市慈爱社会服务院,成立北堤社区慈爱长者服务中心,承接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
北堤社区慈爱长者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燕介绍,珠海市慈爱社会服务院在全市设有5 个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除了北堤,还有南水、南门村、平塘社区、平沙镇。北堤社区慈爱长者服务中心2012 年9 月进驻社区,为60 岁以上老者提供养老服务。“ 刚开始入驻北堤社区的时候,老人们都不怎么理睬,我们充分调研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还和社区党员、志愿者一起经常走访慰问社区老人。我们每天都在社区组织健康集体舞、保健操、合唱团等活动,从手把手带着老人活动到扶持社区老年草根领袖协助老人自己开展活动,现在老人们对我们的认可度非常高。”
记者来到北堤社区时,正赶上由社工联络的某心理学会的刘理事长义务为老人讲解心理慰藉课程,现场几十位老年听众非常受用。讲解结束,又来了一些老人,活动开手脚,一场老人集体舞又接着开张了。
在农村,珠海市从2013 年6月开始推行社会工作试点。当年珠海市民政局投入260 万元,在海澄村、南澳村、南青村等7 个村居引入5 个民办社工机构,推进幸福村居建设。这7 个村居中有5 个传统农业村和2 个半城镇化村。
社工机构进驻后,积极回应农村社区及居民需求,开展社区教育、社区安全、社区文体、志愿服务,引导住户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和事务,将老人、儿童、青少年和妇女、留守群体以及困难村民、外来务工人员作为重点服务群体。针对留守老人,南门村社工服务中心根据老人兴趣爱好开展了“粤韵风华”长者服务活动,并开展养生、保健等健康服务;针对留守儿童,海澄社区服务中心举办“社工姐姐,我们去哪儿”的主题成长项目,提升青少年和儿童身心素质;针对留守妇女,南澳村社工服务中心举办“健康与我同行”妇女知识讲座,疏导她们的生活和心理压力。
一年来,社工机构已经为村民提供了近27000 人次专业服务,为服务对象建立档案1567 个,开展咨询和辅导个案300 余个,开展各类小组活动46 个、社区活动286 次。
■改革社区治理体制 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2013 年,珠海市把创新社区治理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入点,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加强居民自治。
该市将社区居委会承担的130 项工作重新划分为“ 社区居委会依法完成”“社区居委会依法协助完成”“镇街、职能部门依法完成”“实行政府购买或委托管理”4 类,明确社区居委会协管协办的行政性事务。制定出台了《珠海市社区行政事务准入管理办法(试行)》,统筹政务与居务,实施行政事务社区准入。
该市还出台了《珠海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体系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深化居民自治,形成了“议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决策(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执行(社区居委会)-协助(社区社会组织)-监督(社区监督委员会)”的社区自治体系。
为了统筹治理和服务,该市在镇街设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居民提供“ 一门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 个镇街政务服务中心、35 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163 个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同时开通了镇街社区网和政务信息及应用平台“ 政民通”,实现了社区议事决策、社区工作考核、社区民主监督网上互动,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模式。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innovation/2014/0828/171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