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风采 不当老板只做公益:梅明和他的社工中心
不当老板只做公益:梅明和他的社工中心
重庆市大渡口区,梅明为记者讲述其在云南鲁甸做志愿者的经历。夏小龙摄
位于重庆大渡口区的梅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夏小龙摄
中国经济网重庆8月25日讯(曾译欧)8月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举国同殇。同日18时,梅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华岩应急救援中心等志愿者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募集物资并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
此行的救援队伍中,包括14名专业级救援队员,他们参加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灾害救援,具有丰富救援经验。队伍中还有2名志愿者、2名社会人士。整个队伍共19人。当他们抵达云南昭通市时,昭通市已对进入震区的车辆实施交通管制,非救援车辆限制进入。
在8月4日的日记中,梅明这样写道:
我们昨天晚上从重庆出发后一直开车,在早上9点到达鲁甸县城,一路路况顺利,除小型泥石流以外基本没啥状况。
因前往重灾区龙头山被拒后,我们通过当地老乡及志愿者的询问下选择了火德红乡的堰塞湖有群众被困的灾情搜救行动。
开车行驶在盘山乡道上非常狭窄和危险,道路后面非常泥泞,只有弃车徒步背救援工具。救援队通过4个小时的搜救,一路劝导当地危险住户居民搬离现有居住地。
因现场10公里半径内没有生活条件,救援队在晚上7:30艰难撤退到乡政府。乡政府无法安置我们吃住,所以只能退出回到县城。9点才吃今天的第一顿饭。
同时找寻了全城没有可以安顿的住所,此刻所有队员已经筋疲力尽到了极点(24小时以上没有停留休息过),于是作为队长我只能选择先撤到昭通市内进行休整,到达房间时间已经是凌晨。
回想起救援的情景,梅明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在通往龙头山唯一的那条路上,不断有飞石砸下来,非常危险。然而我们重庆的志愿者他们徒步30公里,走路7、8个小时,或许只送12瓶水进灾区。这种场景本是可笑,但在震中的很多地方,人肉驮行的水源更显珍贵。”
从2010年起,梅明抱着回馈社会的目的加入了山城志愿者,那时候的他已经是拥有两家企业的老板。在一次走访彭水县新场镇团结村5组和6组的调研活动中,他深深地被当地居民贫穷的生活状态所震撼。
“那是一种沁入骨子里的震撼,足以让人对生活反思很多。而且农家人都特别朴实,他们的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看到我们的志愿者来了,都拿出自家最好的食物招待,而且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还会走老远相送,连农家的狗儿都通人性地追出好几里地,这份感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
此后,梅明通过人脉关系,建立了重庆爱心志愿者车队,但每一次志愿活动的开展都是自掏腰包。
渐渐地,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地占用梅明的时间。公司由于疏于管理,经济效益大不如前,梅明索性关了公司,并在2013年11月在大渡口区民政局注册并成立了重庆梅明工作服务中心,并拥有“爱心联盟网”www.zgaxlmw.com和“社工网”www.zhygw.org这两个网站。
为了公益,梅明不惜当个“散尽家财的败家子”。
谈及做公益的艰辛,梅明显得有些无奈。夏小龙摄
梅明在云南鲁甸灾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每天要接几十个求助电话,还要安排申请各种公益项目,同时要下乡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往往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实在没有精力再管生意上的事,对我的家人也疏于照顾,真的觉得很歉疚。”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再辛苦再艰难,只要还有需要我帮助的人,我都愿意继续干下去”。
可是这样一来,能拿出来支持志愿者活动的财政经费就更紧张了。
直到现在,梅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只有简单的五张办公桌、一张沙发、一个文件柜和一个茶几。可就是这么简朴的配置,还是因为志愿活动物资及文件太多,而显得非常拥挤。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梅明一直在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项目来维持专职人员费用。“民间的力量毕竟很分散也很小,要搞活动,就必须有资金支持,否则寸步难行。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爱心人士能参与到我们中间,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在每一次灾难中,志愿者都会遭到“添乱”的批评,每每听到这些质疑,梅明都觉得很痛心。
他说:“汶川地震过后,韩寒曾在名为《地震思考录》的长微博里,反驳了那些苛责志愿者的论调。其实我部分赞同他们的苛责……但总体来说,在5•12那样大的灾难前,志愿者带去的帮助远比他们造成的麻烦多得多。然而如今的鲁甸,这种观点同样难以成立。志愿者们是用双腿走进去的,没有占用公共资源,同时还为别人提供生命所需的食物。同样,媒体记者也是一步步走进去的,让外界去了解现场真实的情况。无论是志愿者还是记者,只要他们不被滚石砸中、不占用医疗资源、不去吃灾民的食物,那么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有意义的。”
为了让志愿者的笑脸成为重庆的一张名片,梅明和他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直在努力着。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tyle/2014/0826/170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