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帮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 实现个人价值

帮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 实现个人价值

 

邢军,男,28岁,家住水风井社区望麓园巷2号,智力残疾,二级。从邢军母亲了解,在邢军刚出生的时候,医院的护士因为疏忽不小心将刚出生的邢摔在了地上,所以导致了邢的大脑受损。父亲几年前遭遇车祸导致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只能每天在家休养。邢军妈妈在家润多超市打零工,照顾两父子的日常生活。

问题诊断

(一)经济问题:家庭经济困难,收入微弱。案主智力残疾,没有工作,再加上父亲肢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仅靠母亲打零工生活。

(二)就业问题:案主本身智力残疾,外界歧视比较严重,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案主的母亲非常担心如果等到自己老了以后,案主没有工作如果养活自己、照顾自己。案主母亲希望案主能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

(三)人际交往问题:案主因本身患有智力残疾,由于不明白人情世故,在与人交往中经常受到一些不知情人的欺负,案主本身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害怕别人的歧视。

理论基础

(一)人本治疗模式理论,我们认为案主的处境是所处的环境造成的。案主的自我评价是消极的,社工希望通过个案辅导,创造一种积极的环境,促使案主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同时使案主认清事情的原委始末,有利于案主接受和承认自己或者他人的不协调,主观上要求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二)人本治疗模式理论认为在个案辅导过程中应关注个案辅导关系,社工应促进案主发现和认同自己优势和劣势。寻找就业机会,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个案中社工要重视案主在个案过程中积极的行为和思想。

(三)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案主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的,因此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充分发挥案主本身的能动性。案主的主要问题都可以明确界定,依靠案主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为案主的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更加高效地为案主提供服务。

服务目标

总目标:给予案主家庭(包括父母)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建立良好互助关系。邀请案主参与残疾人小组活动,为其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增加其生活、人际交往的信心,利用社会资源,协助案主解决工作问题。

 

具体目标:

(一)定期走访案主家庭,了解其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及突出问题。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二)与案主母亲会谈,给予其心理、情感上的支持,让其认识到生活的美好,帮助其重拾生活的信心,并且案主及其母亲能感受到爱的关怀,减轻案主、案主母亲对于未来过多的担忧。

(三)就业问题。了解开福区内的残疾人就业动态,并积极发掘社会资源,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工作。

(四)定期开展残疾人社区活动,不仅为案主也是为望麓园所有社区的残疾人提供良好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的人际氛围,减缓案主在人际交往产生的紧张感。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募捐形式辅助案主家庭。

一、    服务计划与过程

(一)服务计划:

2011.11.28——2011.12.28

1.初步建立关系,了解案主生活状况、家庭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

2.开展社区活动,为案主提供充满安全感的集体氛围,减缓案主人际交往的紧张感。

3.定期回访,保持良好的专业关系。

4.了解案主自身特点,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具体服务过程:

1、2011.11.28

初次走进案主家庭,了解到案主的基本家庭情况和基本问题,并了解案主目前面临就业压力,案主母亲也非常担心案主将来养老问题。从案主母亲的介绍中了解到,案主虽然智力残疾,但是案主母亲母亲是军人家庭出生,对案主管教从小就非常严格,经常带着案主去参加社区、残联举办的学习、文娱活动,案主目前就在参加残联开设的一个短期电脑班。案主母亲担心孩子学完电脑以后,没有工作整天在家呆着,一会受到一些街坊邻居的嘲笑,二担心案主会跟着一些小混混学坏。案主母亲对于社工的到来感到非常的惊喜,也希望社工能够帮助案主解决就业问题。

 

2、2011.12.03

案主及其母亲参加了由我中心志愿者项目组举办的“关爱残疾人,我们在行动”的社区活动,在活动开展中,案主和母亲十分积极,案主母亲很诚恳地与在场的残疾人分享了生活的一些经历:面对孩子的医疗事故,父母都没有放弃案主,案主父亲前几年车祸,案主母亲勇敢的挑起家庭的重担一直到现在。从这次分享中,我们了解到案主母亲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心疼自己孩子的人,她教育孩子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孩子想吃的,只要孩子听话,就会买给他,因为这样孩子在外面与人交往时就不会随便找人要吃的。她会给孩子买很多报纸、教学DVD,让孩子在家时不会空虚,尽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知识。虽然她的孩子从没上过学,但是她教会了孩子认字,很多做人的道理。此次活动让案主再一次学会了感恩,也让案主母亲肯定了自己。案主母亲一直对生活不放弃,努力教育儿子的精神也令社工学习了很多。

3、2011.12.5

在了解案主的就业需要以后,我们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帮助其联系了开福区怡智家园,怡智家园是一个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学习手工制作、知识的非营利性组织。并且帮助其报名参加区残联的“串珠子、增收入”的就业项目。在今天进行家访时,向案主简述了为其联系的工作地点和性质,并且得到了案主及其监护人的同意。

4、2011.12.5——2011.12.15

积极帮助案主准备就业所需资料,帮助案主复印身份证、残疾证,为其去怡智家庭学习、就业做准备。

5、2011.12.16

带领案主及其母亲前往怡智家园,报名参加“串珠子、增收入”就业项目,并与怡智家园工作人员沟通案主在怡智家园学习的注意事项。

6、2011.12.23

社工前往怡智家园看望案主,并向怡智家园工作人员了解案主在怡智家园的现实状况,了解到案主一开始刚刚去怡智家园,还是不是很适应,不怎么做声,也比较排斥老师,因为案主不能吃辣,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社工比较担心案主来回安全问题。社工与照顾案主的老师沟通关于案主的家庭、生活情况,老师了解案主情况以后,能帮助案主更好的适应环境。

7、2011.12.27

家访案主,案主母亲介绍了案主目前在怡智家园的情况: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怡智家园的环境,并且上课十分积极,上课有时候还比较爱插嘴,十分活跃。至于社工担心案主来回安全问题,案主母亲表示自己的孩子虽然记性不好,但是经过自己的精心教育,孩子记好来回的路线、小心车辆安全回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由于案主每天都有了固定学习的地方,而且学习也会有补贴和就业机会,不用担心案主受到一些街坊邻居的嘲笑或者被小混混带坏,案主母亲减轻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8、2011.12.31

案主及其母亲参加我中心志愿者项目组举办的“爱的礼物,传递无国界“社区活动,在此次活动之前,我们特意了解了案主的需要,为其采购剃须刀在活动中作为礼物送给了案主。活动开展时,志愿者给案主了许多爱的抱抱,让案主非常的放松、积极,案主和母亲一起演唱了《世上只有妈妈》歌曲,活动结束后,回访案主时,案主说自己非常期望以后能多多参加集体活动,他喜欢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这让社工感觉到案主已经没有了以前对于陌生人的警惕,并且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这让案主母亲也感到非常的开心。显然,今天案主在人际交往中取得重大的进步。

 

9、2011.1.5

去案主家回访,与其母亲会谈。案主母亲对于社工提供的服务表达了感谢,并与社工分享了目前自己的孩子在怡智家园的趣事。案主的母亲表示,物质并不丰富没关系,她最在意的就是孩子的快乐、孩子生活的充实,非常感谢社工为孩子提供了精神的港湾,以后她有时间也要做社区的志愿者,为社区的居民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目前,此个案还在继续跟踪服务中。

服务评估

(一) 案主在与人交往的紧张感和排斥情绪,已经减缓了很多,并且对于集体活动有了美好的期待

(二)就业问题的解决,通过社工的不断发掘社会资源,终于帮助案主找到了一个学习、就业的地方,由于案主参加的就业项目只有半年的时间,社工会继续跟踪案主就业状况。

(三)案主母亲得到了社工的心理干预以后,并且案主有了定期学习的地方以后,压力减轻,焦虑情绪明显降低,心境平静了许多。

(四)针对案主实际需要,社会资源的最大化争取。了解到案主母亲很重视案主学习新的知识,社工为案主争取了免费收取《三湘都市报》一年的服务。了解到案主及其父亲使用剃须刀经常受伤,在“爱的礼物,传递无国界”活动中为其赠送了电动剃须刀作为礼物。满足了其部分实际需要。

个案反思与总结

(一)经常走访案主家庭,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案主及其家人的信任,才能顺利的开展个案服务。

(二)社工最大化的利用社会资源,这一点是与居委会截然不同的工作方法,也是社工的一大优势。

(三)案主的许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的解决通常能使其它问题得到缓解;

(四)社工是为案主解决切实、关键的需要,提供真实、用心的服务,有时候虽然社工不能案主解决经济上的大问题,但是给予案主心理、情感支持,细心了解案主切实需求,社工也能得到案主的认可。

 

(五)但本案也存在一些问题:

1、我们本身的理论知识背景及经验稍有欠缺,有时不能很好的服务案主。

2、在初次接触案主,案主已经28岁了,但是心智只有几岁孩子家里来人了会比较热情,会给人一个个大大的拥抱,社工尤其是女孩子没有心理准备,会显得很尴尬,在后来了解到这只是案主表达热情的一种方式,他也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在工作开展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理智对待,事后去了解清楚。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4/0821/168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