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国际视野 看国外如何对待无家可归者 我们又该做什么

看国外如何对待无家可归者 我们又该做什么

我国北方寒冬将至,每个生活无着人员的冷暖都牵动着人们的心。目前我国对于那些生活没有着落或者是沿街乞讨的人员采取自愿接受救助的原则,只要他们愿意,每个救助站都能为他们提供救助服务。那么外国的“ 生活无着人员”是怎么过冬的呢,笔者通过翻阅书报刊,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的“ 生活无着人员”如何度过寒冷的季节。

在美国,冬季里,收容所的工作人员经常上街劝说“ 无家可归者”搬到庇护所住宿,他们称之为“ 扫街”服务。这项服务光靠政府部门努力远远不够,纽约市社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签订了合同,组成六个工作组:曼哈顿区两个,其余每个区一个,负责“ 扫街”工作。遇到天气预报说要大风降温,夜里有大雪,就会有许多义工在纽约第五大道边的中央公园空地搭帐篷。这是因纽约市政府规定,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政府必须立即搭建临时收容所,警察将街上的“ 无家可归者”强制性劝到临时收容所里。社区非营利组织和教会慈善团体的人也会协助政府收容所搭白色帐篷供“ 无家可归者”栖身,并向他们提供免费食品。

在德国,每到寒冷的冬季,无家可归者便成了德国公众和媒体关注的对象。据德国有关部门统计,德国目前大约有2.2 万人无固定住所,仅在首都柏林就有近8000 人,其中大部分人到了冬天就去社会提供的临时住处或者朋友家过冬,但也有约1000 人宁愿露宿街头。德国无房者联合会因此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和善待无家可归者,不要把求助的无家可归者拒之门外。柏林红十字会两天出动两辆大巴巡回在街头,收容无家可归者并给他们送去食物和温暖。

对于无家可归者的救助在发达国家更多的是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来开展,政府在其中更多的是在起着引导的作用。通过发动民众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来实现对于无家可归者的救助,不但能让人们真实地了解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还能引起社会对其更广泛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global /2013/1129/16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