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风采 追忆:“外展社工之父”徐祥龄最后48小时
追忆:“外展社工之父”徐祥龄最后48小时
昨天,在徐祥龄的办公室里,徐太太正在确认追悼会的流程。东莞时报记者 李梦颖 摄
“外展社工之父”徐祥龄的最后48小时
亲手做的服务中心招牌还没挂上,他就走了
徐祥龄追悼会将于明天举行。老人虽然已经走了,但他作为东莞社工界的一面旗帜,东莞社工的灵魂人物,后人将永远铭记在心。
这位为公益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老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主持最执着的公益活动——促进农民工融入本地社区的“乐融杯”乒乓球赛。
昨天,本报记者通过深入走访,还原徐祥龄人生最后48小时的工作和生活点滴片段。
时间:14日上午11时至12时
地点:石涌新莞人服务中心
干木工活亲手为中心招牌做框架
上午喝过早茶,徐祥龄开车来到石涌新莞人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中心日常管理的河南人杨正宣看见他喊了声“徐先生”,开门让他进来。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门前的招牌经过风吹日晒已经破损不堪,徐先生去广告公司重新定做了一张涂塑帆布的招牌,但是缺一个框架把招牌支起来挂上。这天上午,徐先生就是要自己用木头制作这样一个框架。
“那天天气还挺热,他从车里把电钻、锤子这些工具搬出来,就一个人忙活起来。”杨正宣说,徐先生经常带着工具到这里敲敲打打,而且从不要人帮忙,“有时候要搬梯子上墙头钉横幅,他也是自己做”。
看着满头白发的徐先生一会锯木头、一会敲钉子,杨正宣觉得老人家其实也是乐在其中。“我们中心里许多木工活都是徐先生自己做的,比如那些储物架。老人家真是闲不下来。”杨正宣说,中午12点多,徐先生的框架做好,还举起来问他做得怎么样。“徐先生还说,打算第二天把新招牌挂上去,结果第二天他就离开我们了。”杨正宣说。
时间:14日16时30分
地点:自家楼下咖啡店
一边喝咖啡一边与店主聊民生话题
徐祥龄先生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去自己居住的小区楼下咖啡店喝杯奶茶。“他喜欢那里的安静氛围。”徐太太说。在去世前一天,徐老先生也如往常一样,去那里喝奶茶。
“徐老先生就像我的爷爷一样,很和蔼,很慈祥。”咖啡店老板何女士说,“因为他有糖尿病,所以他会定期拿代糖过来,放在我们店里,我们就用代糖给他调奶茶。”
何女士说,徐老先生每次来店里都会和她打招呼,那天徐先生一边看报纸还一边与她聊些民生话题。因为一直敬重徐先生,何女士把徐先生列为店里“VIP”客户,并在收费时悄悄为他打折。
时间:14日21时
地点:石涌新莞人服务中心
组织乒乓球赛,提前为获奖证书签名
6月14日21时许,横沥镇石涌新莞人服务中心人头攒动,“乐融杯”乒乓球比赛正在这里激烈进行。
这是徐祥龄先生策划的第一届公益乒乓球比赛,参赛者既有外来农民工,也有本地居民。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球场竞技,促进双方和谐共荣。
徐太太谭翠莲赶到时,看到徐先生正在赛场来回忙活,有时还会到裁判席抗议计分不科学或不公平。看到这一幕,徐太太笑了。她知道,徐老先生酷爱乒乓球运动,每次一到赛场就像打了“鸡血”非常亢奋。
看到太太来了,徐祥龄走到跟前,指着赛场说:“这个活动很好。以后每年都要办一次。”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他对徐太太最后的嘱托。徐太太说,她会按照徐先生的嘱托把乒乓球赛办好,以后球赛名称就叫“祥龄杯”。
在赛场上,徐老先生一边看比赛,一边给第二天要颁发的获奖证书签名,一共签了14本。这也成了他最后的绝笔签字。本次比赛的奖品是徐祥龄亲自设计的一个杯子,杯子表面喷涂的是一个乒乓球拍,球拍上有每一位参赛者的笑脸,旁边有一句话“社会共融乐在其中”,表达了农民工与本地居民共融快乐的公益理念。
时间:14日22时
地点:自己家里
走得太突然,父女没能在父亲节团聚
当天22时,徐祥龄开车与太太一起回家。徐太太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平时徐先生每次一回家第一时间就洗澡,奇怪的是,当晚他并没有马上去洗澡,而是赶着安装防蚊窗。徐太太劝他不如请人来做,徐先生说,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
徐太太就说,“那我给你做宵夜吃吧。做饺子怎么样?”徐先生说,很好啊。于是,她在厨房里拿了一个锅,还没来得及装水,就听到“砰”的一声,发现徐先生倒下了。
“他晕倒了,他晕倒时没有看我一眼,也没留下一句话。”徐太太第一时间打电话叫了救护车,然后紧紧抱住徐先生,给他掐人中、手腕穴道。她说,“那时候,我的感觉是英雄倒下了。”
刚好徐先生的女儿原计划15日父亲节那天来看他。徐太太马上给女儿打电话,让她赶过来。他们的女儿在15日凌晨1时赶到了医院。“我们俩陪着他整整18个小时。但是徐先生却再也没有醒过来。”徐太太说。
听到徐老过世的消息,邓乐保骑着自行车赶到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东莞时报记者 李梦颖 摄
惊闻徐老离世,农民工骑单车赶来告别
他的儿子在徐老的帮助下留莞读书,昨天还打电话安慰徐太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来唁电哀悼,称徐老是中国社工界楷模
徐祥龄老先生与世长辞,全国公益界继续表达哀悼与怀念,东莞社会工作网页面变成黑白致哀。
昨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来唁电深表哀悼,称徐老先生是中国社工界楷模。深圳社工协会发来唁函称“徐老用毕生的付出为我们阐释了‘社工’精神、意义和使命”。
还有不少曾经受他帮助过的人,在得知消息后赶到横沥与徐祥龄告别。横沥一名农民工骑自行车赶到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上香磕头,几年前,他的儿子在徐祥龄夫妇的帮助下,才留在了东莞读书。
农民工骑自行车赶来最后告别
昨天下午1时45分,横沥镇农民工邓乐保骑着自行车赶到隔坑社区服务中心。
他看到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大门紧闭,门口张贴了一张讣告:中国“十大社工人物”、香港“外展社工之父”、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创办人徐祥龄先生,因脑动脉破裂于昨日下午4时10分在横沥医院安然逝世,享年83岁。
“这是真的!”邓乐保眼睛红了。这个60岁的湖南汉子,用黑黝黝的手背使劲揉眼睛,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邓乐保告诉记者,“要不是徐老先生,我儿子上不了这里的高中。徐老是好人啊!”昨天他看到报纸,才知道徐先生病逝。他简直不敢相信,非得亲自来看看。
徐老帮农民工的儿子留莞读书
邓乐保来自湖南,在横沥镇打工二三十年了。老来得子,2007年时,儿子邓石亮正面临中考,作为外省户籍学生,邓石亮很难留在东莞读普通高中,如果送回老家,就要成为留守儿童。
怎么办,距离开学只剩下半个月时间。邓乐保看到报纸报道徐祥龄的公益行为,就试着给徐祥龄写了一封信,请求他帮忙给儿子找一个读书的机会。没想到三天后,他就接到徐太太电话,通知他到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去面谈。
在徐祥龄夫妇帮助下,邓石亮留在东莞南开实验学校上普通高中。后来,邓石亮考入厦门华侨大学,即将毕业时被选拔进了某军区,今年4月在狙击手考核中获得第二名,被评为集团军“狙击手训练尖子”称号。
令人欣慰的是,邓石亮也是懂得感恩的孩子。自从得到徐祥龄夫妻帮助后,邓石亮每逢节假日就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做义工。
昨天下午2点左右,正在部队训练的邓石亮接到父亲的电话,才知道徐老先生的去世消息。他给徐太太谭翠莲打来电话,一边聊一边安慰徐太太。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tyle/2014/0618/15097.shtml